2011年至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并完成的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遗址保护行动跟踪研究”,在此对研究成果进行简要介绍。
大遗址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构成复杂的特征,最关键的是保护难度极大。中国的遗址绝大部分是土遗址,与土地关系密切,土遗址难以保存又比较容易被破坏,其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中,列出了100处大遗址的名单,《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增加至150处。这个名单还在持续扩充中。大遗址的分布格局,由“六片、四线、一圈”组成。
大遗址保护是现阶段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最为复杂、最为棘手和最为典型的问题。除了自然破坏因素以外,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对大遗址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严峻的形势催生了大遗址保护政策的出台。这个政策实际上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讨论和酝酿。2005年,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设立了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接着又出台了大遗址保护“十一五”和“十二五”专项规划。
近年来大遗址保护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12年,中央财政共安排大遗址专项经费50.13亿元,支持了103个大遗址的1151个项目,六大片区和四条文化线路得到了重点支持,每一个都投入了数千万至数亿元的经费;地方政府的投入几十甚至百倍于中央政府,如大明宫遗址共投入120亿元,其中只有1.799亿元来自大遗址专项经费;这1151个项目,包括154个考古勘探和发掘项目、222个保护工程、134个展示项目和61个安保和监测项目等;编制了国家重要大遗址保护规划纲要,90处大遗址的保护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复,其余大遗址的规划正在编制中;2010年和2013年,国家文物局公布了两批共24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54家立项名单;新建了31家遗址博物馆;90%以上的大遗址有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为27处大遗址制定了26部法规,26处大遗址纳入了遥感动态监测,为大运河、长城等大遗址建设了网上监测和早期预警管理平台;有5处大遗址在此期间申遗成功。
通过上述行动,极大改善了遗址的保护状况和环境,同时也促进了遗址所在区域民生改善和城市形象的提升。以大明宫遗址为例,2007年,大部分遗址还被工厂和民居占压,十几万人生活在遗址上,严重影响遗址的保护工作。借助大遗址保护行动,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中央和地方政府共投入120亿元用于遗址保护和区域改造,征收了遗址区3.2平方公里土地,搬迁了10万人,实施了数十个保护展示工程,于2010年建成了考古遗址公园并对外开放。在此之前,由于对各项建设活动的严格管控,遗址区内居民的生活状况很差,收入低,人均居住面积小,也缺乏基本的公共设施。保护改造实施后,居民搬迁至统一规划建设的小区,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公共设施也配套齐全,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遗址公园除了提供一个新的教育和休憩场所外,还为部分搬迁居民提供了工作,如公园的绿化、保洁和安保工作等。在大明宫遗址公园,还能见到常见的遗址展示和阐释的方式,如为了确保遗址安全,建设了各种各样的保护设施,有简易的、现代的、古代风格等多种类型;在阐释方式上,有博物馆展示出土文物、露天展示、复原展示、标识展示、小型模型展示、说明牌和导览等等。大遗址保护行动也能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可能的直接受益方有建筑业、文化产业、旅游业,还带来了土地和房地产的升值、就业机会的增加等等,像良渚遗址保护所带来的潜在收益每年可能有3.68亿元左右。
当然,在大遗址保护行动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由于经费和人员等各种因素限制,部分大遗址没有得到中央财政支持,按兵不动;因遗址保护而搬迁的居民的社会关系断裂和心理影响以及遗址“空心化”现象有待研究;投入巨资建设遗址公园和博物馆,但大部分运营处于亏损状态等等。这些问题有待引起关注和进一步研究。(作者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