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让中国非遗保护与世界接轨

2017/4/27 14:10:36 点击数: 【字体:

让中国非遗保护与世界接轨
培训期间,学员随同培训师一起进行非遗保护田野调查,模拟清单制定流程。
 
    本报记者  薛  帅  文/图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高校的培育土壤,更离不开相关领域教师与研究者的不懈努力。4月17日至26日,由文化部非遗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亚太中心”)主办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师资培训履约班”在江苏苏州开班。参训的百名学员覆盖了参与2017年度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78所高校。
 
    “参训学员均是高校教师,他们桃李满天下,将把所学内容在人群中高效、准确、广泛地传播。未来,培训成果或将远远超出预期。”亚太中心主任梁斌说。
 
    深入学习《公约》,紧迫而必要
 
    此次培训,亚太中心邀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培训师,向参训的相关院校讲师、教授及院系负责人详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要义及履约知识,对批约履约、清单制定、申报、保护计划等环节进行培训,并结合田野考察,提高学员对《公约》框架下非遗保护理念的认识。同时,学员与培训师、学员与学员之间可借此平台进行对话交流,彼此分享非遗研究与从业经验,并结合案例探讨国际视野下的非遗保护工作。
 
    “《公约》我曾经接触过,但从未如此系统、细致地学习过,整个培训过程令我受益匪浅,深觉在我国非遗保护各层级、各环节推广学习《公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讲师孙非寒认为,通过对《公约》文本内容的细致学习,他深刻认识到《公约》是全球非遗界凝聚的共识,其运作机制、工作方法都值得系统学习。
 
    “每次学习都有新收获。”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闵杰说,这是她第二次参加亚太中心的师资培训。她举例,诸如《公约》强调的“社区”概念与传承人群的自我价值认同,都应引起国内非遗研究领域的关注。“非遗保护不能脱离创造它、认同它的人群以及社区独立存在。我们要激发传承人群的自主保护意识,帮助其提高传承与保护非遗的能力。作为研培计划的参与者,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把《公约》作为要点进行传播,真正为传承人群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程颖也分享了其心得体会。她告诉记者,本次培训格外注重对非遗生命力的关注和阐释,强调要确保非遗的生命力,保存它的价值。“这跟我国目前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一致,就是要让文化基因有自我更新与传承的动力。”她说。
 
    逐层渗透非遗保护理念
 
    “研培计划是一项加强传承人群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介绍,该计划旨在让传承人群“带着问题上大学”,在有针对性地学习、研修及师生互动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传承和再创造能力。在2017年初发布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7)》中,《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均被列为该计划的必修课程。
 
    欲寻千里马,先觅好伯乐。“《公约》精神要逐层渗透到非遗保护的各个方面。”梁斌坦言,通过高校的师资力量,要让《公约》逐步向基层推广、渗透,在更多的社区与人群中“开花结果”。
 
    作为教科文组织的二级机构,亚太中心担负着向亚太地区48个国家和地区宣传推介《公约》精神、实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能力建设战略的任务。自从2012年正式运营以来,亚太中心已经举办了21期能力建设培训,覆盖27个国家,直接受益人群超过680人次。
 
    在国际视野中审视中国非遗
 
    培训中,学员还与培训师一同进行非遗保护田野调查,以昆曲、芦墟山歌、滑稽戏等非遗项目为案例,学习如何实际操作非遗项目认定、清单及保护计划制定,认识社区参与的重要意义。田野调查中,学员们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带着事先准备好的问题逐一采访传承人及所在社区相关人员。
 
    “通过模拟清单制定过程,可提升社区成员与传承人群对非遗项目的认知、兴趣与自豪感,这对于他们保护非遗的自我认可与身份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达到了强化社区延续性的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培训师张敏说。
 
    “学习《公约》,其实也是在掌握申遗的世界话语权。”除了培训师的身份外,张敏曾多年在中国从事非遗保护。在她看来,我国的非遗研究者们要学会并且习惯在国际语境下谈非遗保护。“《公约》如同一座桥梁,是世界非遗保护传承人共通的语言。”张敏说。
 
    “《公约》所倡导的清单制定是一套国际化、标准化、正规化、科学化的工作流程。中国的非遗保护之路需要《公约》精神的指引,更要从概念、思路、流程上正本清源、规范操作。”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研究所讲师方云看来,专家学者应了解学习、熟练掌握这套国际语境下的非遗保护工作流程。
 
    方云告诉记者:“高校教师把握着非遗理论研究与传承发展的方向,所以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要学会运用《公约》,用国际眼光去审视观察中国非遗保护事业,让中国非遗保护事业与世界并轨发展。”
 
    “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学习和重温《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深刻领会其精神要义,能够让我们深化对自身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知,更好地做到根植历史、关注当下、面向未来。”王晨阳说。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