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勇
“小桥流水人家”是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然而这首元曲小令《天净沙·秋思》的最后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却描述了另一番景象。几百年后,乡愁诗人余光中那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乡愁情绪抒发得淋漓尽致。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一个故乡;每一个村落,都是一个群体的精神家园。冯骥才说:“中华文明最遥远绵长的根就在村落里。”
今天的中国,在“记住乡愁”的语境下,因片面城镇化导致的村落断崖式消失的现象有所遏制,从顶层设计到民间自觉,从美丽乡村建设到传统村落保护,从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到中国美丽田园等等,各种关于留住乡愁的举措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一片繁荣的背后,却出现了另一种隐忧,由于种种原因,过度开发,盲目保护,将村落当作旅游商品、当作形象工程,在不少地方已经引起较大争议。有些地方,传统村落甚至成为作嫁衣裳,在强大的资本和自负的官员面前,成为随意捏拨、任人摆布的对象,村落依然是村落,村落的主人要么被改头换面,要么不知所之。
今年两会期间冯骥才先生指出,目前已公布4批共4153个传统村落中出现两大突出问题和十大雷同现象,他指出的两大问题就是空巢化与过度旅游开发,十大雷同中有旅游为纲、腾笼换鸟、开店招商等,都与不合理地安排村落里的人有关,村落主人迁走了或者原本的生活形态遗弃了。
没有了村落里的原住民,纵使满眼修旧如旧的古建筑,它们所承载的信息也会疲乏苍白。人与建筑本就是融为一体的,每一座房子都在诉说每一个个体与家族的命运,承载每一种独特的家风。这样的信息需要人的存在和传承才不会戛然而止。
没有了村落里的人,这个村庄创造了再丰富的民俗形态、再独特的传统技艺,也只能失去活态传承的生气,成为寂寥的记忆。如果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静止地展示给游客,失去了整体依存的文化生态,就难以逃脱消亡的命运。而那些曾经祖祖辈辈在这个村落里居住的人们却流落他乡、有家难回。
今年3月,笔者到福建宁德屏南县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漈下村采访,这个贫困的乡村被称为首座以原住村民为主体的艺术村,“人人都是艺术家”,村里有数十位老人妇女孩子每天劳作上课之余,画起油画,还通过互联网将油画销往各地。许多游客纷纷住村长期学画,差点因为没有师资而停办的村小学,却成为了“贵族”学校,30多个学生有11位老师,其中9个是从全国各地被吸引而来的支教老师。来自上海的高级翻译高蓉蓉原打算支教半年,教了一年还舍不得离开。
古村落到底要保护什么?除了保护村落里的古建筑、民俗技艺,更应保护村落里的民风美德、礼仪风尚,那些人间烟火,嘘寒问暖。中国古村镇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郑国珍认为,传统村落里的人是传统村落里的“心脏”,只有“心脏”跳动了,村落才有活力。
留住古村落,更要留住村落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