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聚焦我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

2017/2/13 9:59:22 点击数: 【字体:

聚焦我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

 

  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七,二十三时三十四分,立春。

  当天一大早,朋友圈便被“立春”两个字刷屏。有人引经据典、诗意盎然:“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出自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出自杜甫《立春》)有人信心百倍、祝福满满:“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春’是温暖,万物复苏,鸟语花香。”也有人心动不如“嘴”动,谈起立春传统美食:“立春,吃春饼,春饼卷起来。”“咬春,春饼吃了好运来。”更有人睡得迷迷瞪瞪被家人从床上薅起来——正是阳气上扬的关键时候,万万不能被春“打”在炕上,“立春”重于一切。

  有多久,传统文化习俗没能在年轻人中有此“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威力了;有多久,因为传统节日隐退于热闹时髦的“洋节”身后,而引来忧虑重重。然而,近年来,似在不知不觉中,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又“忽如一夜春风来”,开始在街头、坊间、微信朋友圈里,引发一拨又一拨地广泛关注与热议了。

  春节前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工程的意见》,号召“要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

  去年年底,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这个有着“中国第五大发明”美誉的“二十四节气”在传统社会中曾发挥过怎样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又有哪些科学价值?其申遗成功又有何重要意义……不久前,中国民俗学会和中国社科院联合召集我国民俗领域的专家学者聚焦“二十四节气”,共同探寻一年四季、时光流转中的“中国智慧”。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展现中国智慧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会让我们去主动找寻许多已经日渐丢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施爱东说,比如关于传统意义上“年”和“岁”的区别。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施爱东称,现在人们已经很难理解“年”与“岁”有什么不同了。其实,它们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年”是指从大年初一子时始到大年三十亥时末这样一个世俗时间的朔望月周期,而“岁”则是指从一个立春开始至下一个立春之前的太阳年周期。也就是说,“年”主要是阴历,普通年是12个月,也即354天(如逢闰年,则是13个月共383天或384天),“年”的时间长度是不固定的。而“岁”是阳历,它是精确的太阳回归年,时间是固定的365.2422日。“如此精确的历法,显示出令世人吃惊的中国智慧。”

  许多重要的传统文化知识,已经在历史的传承中被模糊和淡化了,甚至是混沌难分。我们对于古人的许多误解,其实都是缘于我们遗失了理解我们先人的“钥匙”。施爱东指出,“‘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让我们拣回不少类似的冷知识,这些冷知识未必是今天物质文明发展的必备武装,但是,理解它们,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对自己的祖先多一点敬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诗意、更加丰满。”

  山东大学教授刘宗迪则认为,“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除了增进全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之外,会更进一步促进青年一代对于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中国农耕传统的了解和热爱,其中所体现的“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与时偕行、天人和谐”的传统智慧,也会与现代生态思想相呼应从而更加深入人心。

  谈到传承“二十四节气”的价值与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表示,“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国人对自然时序的理解有关。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一套思维方式,比如“阴阳五行”的观念,主要用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来理解时间的流转。“二十四节气”维系着中国人乃至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价值,传统时间制度与观念,代表一种文化归属。在每个节气点,通过共同的仪式活动以及食物,带来一种共同的感受,凝聚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从历史走向未来,传统“节气”不“过气”

  “‘二十四节气’,不但在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中地位相当重要,现代生活里‘节气’二字依然不‘过气’!”北京大学陈连山教授长期关注中国古代岁时研究,并撰写过《端午》等相关著作。他认为,“二十四节气”申遗非常有意义,因为“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历法的阳历部分,它的功能不是用来记日的,而是来记录岁时的,是中国人顺应自然方式的根本框架。因此“二十四节气”规定了中国人岁时的标准,至今在人们的生活中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最根本的东西,到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在山东大学教授王加华看来,“二十四节气”在传统社会的民众日常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应用与指导价值,即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指针”作用,这也是“二十四节气”在传统时代最基础、最重要的功能。基于农业生产在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农事进程决定着民众社会生活的节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十四节气”亦是日常生活的重要指导性时间节点。此外,“二十四节气”在民众社会生活中还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民俗内涵,比如,变身为节日,有丰富多彩的节令活动,产生了诸多有特色的饮食习俗等,再比如,它们还与民众的娱乐、饮食、仪式活动、身体养生等紧密相关,深深融入了人们生活之中。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彭牧则认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基于直接的生产、生活经验而形成的时间体系,它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节气不仅仅是人对于自然宇宙的观察与确认的结果,更是人在与自然和谐互动中对生命节律的深刻洞察。那么,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早已实行公历时间的中国当下,除了与农事生产直接相关外,“二十四节气”的意义何在呢?彭牧教授认为,中医关于“二十四节气”与“生命节律和养生”的理论,在某种意义上,表明了个人身体经验和宇宙自然节律之间的内在关联。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二十四节气”体现出在标准化的世界时间中,民众身体所保持的不同的时间节律与时间经验。

  还原“二十四节气”真貌,正确“传承”才能准确“传播”

  “应当以申遗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开展对于‘二十四节气’的学术研究,促进有关‘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的准确传播。”刘宗迪教授指出,要使“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扬,首先要正确理解“二十四节气”,包括其起源、功能、文化内涵、现状等等。比如,按照自然节律(天文、物候)安排农事是各农耕民族的普遍现象,因此,“节气现象”并非我国所独有。同时,中国境内一些少数民族尽管接受了夏历的节气,但有些民族仍有自己因地制宜的农事节气制度。

  清华大学刘晓峰教授指出,与申遗成功相伴随,报纸杂志等开始出现很多相关的研究和文章,这是可喜可贺的,但是也有一些说法欠缺科学依据。比如有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认为“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对于“十二”这个数字的神圣化,这既不符合“二十四节气”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古代人的认知方式。刘晓峰分析“二十四节气”的内部结构,指出它的产生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由以圭影测日,到发现夏至冬至,再到认识两分两至,并进一步细化到“分至启闭”(“分”指春分、秋分,“至”指夏至、冬至,“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结合以月相观察为主要标志的一年为十二个月的月数知识,最后形成的就是由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结构而成的“二十四节气”的过程。“科学而准确地还原、认知和研究‘二十四节气’,是今后保护和推广‘二十四节气’最核心的环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安德明以“二十四节气”为例,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特征,厘清某些认识上的误区。安德明认为,“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意义不仅在于进一步加强“二十四节气”相关理念和实践的保护,更在于推广和深化“二十四节气”的正确理解。他认为,同许多处于濒危状态的非遗项目不同,作为一项贯穿一年四季、遍及中国大江南北的时令知识系统与生活实践,“二十四节气”至今仍然鲜活地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和影响,也是人们理解自然变化并据其安排日常行动的重要参照。因此,可以说“二十四节气”与其他非遗不同,它不仅没有濒危,反而在现实生活中生生不息地活态传承着。

  保护弘扬“二十四节气”,让其“活”在当今岁月中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我省民俗专家纷纷表示,地大物博的燕赵大地自古就是“二十四节气”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播地之一,对于其申遗成功后如何“追根溯源”,以及如何进一步做好相关的保护和推广工作,是我省传统文化研究保护工作的关键课题,应该及早行动起来。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对天体运动、自然更替、时序变化规律长期观察研究的科学总结,是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等农业生产和人民大众生活的指南。这一源于远古的自然崇拜现象,初成于先秦时代,定型于汉代,到唐宋挣脱神秘禁忌增添了娱乐、礼仪内容,部分节气转化为有特定精神文化内涵的民族节日,并在明、清传承中得到丰富和完善。”省民协主席郑一民认为,燕赵大地既是传说中盘古开天地和伏羲女娲成婚补天教稼之地,又是炎帝、黄帝、蚩尤三大部族融合统一之地,自然也是“二十四节气”的重要发源和传播之地。古圣先贤是创造“二十四节气”的主人,并由他们在代代相传中把许多节气升华为民族文化盛典和节日。“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既涵盖天文、地理、历法、数学等多学科知识,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和情感。将“二十四节气”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又一重大贡献。郑一民说:“列入世遗不是目的,目的是用这项文化财富激励当代国人爱国爱家的情感,用古人勇于探索、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创新发展当代文明。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和精神需要,用新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对‘二十四节气’文化中蕴涵的传统智慧进行提炼、升华、传播、弘扬,让这项古老的农耕智慧在现代社会中获得新的意义和新的生命,借以安顿现代人的文化乡愁。”

  “我们下一步要做的,是让‘二十四节气’更自如地‘活’在我们当今岁月中。”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绍本认为,“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表明它的内涵和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长期的农耕社会里,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一直生活和奔走在节气文化的五彩画廊里。从‘老辈子’开始,就通过在地球上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当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进而形成实用的知识体系并以其指导着生产和生活实践。细心考量,这些节气给出的气象变化原则和大致阶段,大多形成于黄河的中下游,包括四季分明的燕赵大地。因为这里曾是古代社会的生产中心,土壤肥沃,地势较为平坦,种植发达。古人很会变通,各地的人们根据身边的自然变化,产生出丰富多样的‘二十四节气’本地化知识。由此出现的北方农谚更是数不胜数,单说‘小麦播种’,在河北北部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而到冀南就有变化。南北之间增加或减少五个纬度,就要有一个节气的变化。可以说,历代的劳动人民在总结‘二十四节气’灵活指导农业上,确有一套丰富的经验。河北的乡亲们对‘二十四节气’更是分外钟爱,作家孙犁的小说里,就分别以‘芒种’和‘小满’来给男女主人公命名,可见其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血脉之中。”

  刘绍本认为,当下继承和发展“二十四节气”优秀传统文化,就要贯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和理念,依据“二十四节气”所提示的法则,来调理行动和生活节奏,接受整个自然界“知冷知热”的关怀,学会敬重自然。同时,还要让许许多多习惯于都市生活的年轻人了解“二十四节气”,不忘乡愁。具体方法可推行非遗进校园、非遗进课本、非遗进课堂,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国民教育中去,进而滋养文艺创作,融入平常百姓生活。这样,才能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更好地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转化为不可或缺的当今岁月的组成部分,逐渐形成人人自觉继承和发展的喜人局面。“要让‘二十四节气’传承下去,只有让其‘活’在当今岁月中,全民参与守护、传播和弘扬,才是中华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和复兴的最生动的景象。”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北新闻网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