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西洋楼遗址 袁艺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从圆明园、周口店、秦始皇陵的起步,到集安高句丽、殷墟的试点,从金沙、三星堆、汉阳陵的探索,到大明宫、隋唐洛阳城的全面启动,再到良渚、鸿山的规划实施,2010年以来,通过建立考古遗址公园整体保护大遗址的方式,逐渐得到各界的认可。
目前,由国家文物局认定挂牌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共有24处,立项44处。山东、江苏、浙江等省还公布了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十三五”期间,我国还计划新建10到15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时,决策者们一定要谨慎,要量力而行,尤其要切实避免“三气”:
一是考古遗址规划的“俗气”。考古遗址公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园,而是一个集研究、展示、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考古遗址”是限制词,决定了这种公园既要有助于促进考古学科的发展,又要能保护和改善遗址环境。因此,公园里的各类设施及景观设计,都必须以遗址内涵和价值的保存与展示为前提。
中国的古代建筑大多是土木结构,因而大遗址几乎都无地面建筑,可视性差。为了满足休闲娱乐的功能,公园里搭建一些符合遗址时代、内涵的临时建筑,无可厚非。然而,在探访国内的考古遗址公园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考古遗址“公园化”的情况不时出现:在设计规划时,仅按照一般的城市公园要求来设计景观,而忽略了考古遗址的特性。亭台楼阁、水榭假山,一些与遗址没有关联的内容被想当然地放进来。有的为了迎合游客,在遗址区内摆放假文物,搭建违背历史真实的假景观。
二是遗址公园展示的“傲气”。中国的大遗址,大都地上一无所有、地下气象万千。面对空荡荡的遗址,让不具备充分知识储备的观众自己去脑补曾经的繁华世界,要求就太苛刻了。如何摆脱学术研究的傲气,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人们了解考古成果,考验的是管理者的水平。
西安大明宫朱雀门的展示性保护罩,对于公众理解当年大明宫的巍峨奢华,无疑是有帮助的。但为了避免对地下遗址造成伤害,搭建这样的保护罩是受到严格控制的,更多时候,要通过文字、图片来展示,新兴的虚拟现实技术则能更加逼真地将观众带入当年情境。
此外,开放考古发掘现场也是一种较好展示方式。近距离观察考古人员工作,见证一件陶器出土的全过程,对绝大多数观众来说,都是一次绝妙的体验。
三是考古公园建设的“官气”。当前,一股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热潮正在各地涌动。但记者隐隐地有些担忧:公园建成后,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毋庸讳言,很多地方政府希望将大遗址作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增收的资源依托,通过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发展旅游,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旅游,区位条件是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像西安、成都这样的旅游城市,将位于市区的大遗址建成遗址公园是不错的选择,起到了“盘活”文化资源、对公众进行历史和审美教育的目的。而对于那些地理位置偏僻的大遗址,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未必是明智选择。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公园靠什么收入维持正常运营?有的考古遗址公园资金投入动辄几个亿、十几亿。如何收回成本?这个问题被不少地方政府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国内那些区位条件不好的考古遗址公园,莫不如此:挂牌开园初期,当地人纷纷前往。有限的本地游客资源很快消耗殆尽,但当地又没有区域外旅游线路,于是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考古遗址公园又沉寂下去,鲜有人光顾。它非但没有提升当地经济水平,甚至成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