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海宁江南皮影戏。 高剑平 澎湃资料图
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就在中国落地生根了。
2004年中国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十多年来,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
但较之于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保护,“非遗”保护的概念还很新。“非遗”是什么,又应该如何去保护?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下称“亚太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和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共同主办,文化部非遗司、外联局指导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师资培训履约班”于2016年11月7日至14日在上海大学举办。
这是国内首个师资履约培训班。学员主要来自参与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57所院校的第一线的师资。
“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更需要专业人员对于《公约》精神的准确理解。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培训,必将有效推动我国非遗保护科学发展,使非遗保护工作能够更准确的履行《公约》的要求。” 上海文广局王玮副局长在开班仪式上表示。
“非遗”保护要“可持续发展”
教科文培训师爱川纪子提到,在2003年《公约》刚被批准的时候,任何人都不知道什么是非遗,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种民间的艺术,大家也不太在乎,“非遗”似乎不像世界文化遗产那样受人尊重。
十几年之间,“非遗”的概念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目前已经有170个缔约国,中国于2004年正式加入。
今年6月《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新增了在国家层面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可持续发展这一章节,为各国非遗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11月,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出席传统工艺青年人才论坛并作了题为《正确认识非遗,是正确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的前提》的发言,谈到,“非遗是世代相传、并在适应周围环境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得到再创造的文化遗产,具有为相关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这种文化遗产是鲜活的而不是静止的。它是传统在今天生活中的现实体现,并在传承中不断被赋予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
“非遗”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被重点提了出来。
“非遗”如何体现传承和发展
“我们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思考某些问题,和民俗界、人类学的专家有时候会有些争执, 非遗 如何体现传承和发展?是保留非遗最原真的一面,还是允许它去发展变化?大家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里写得很清楚,是在 发展中保护 .”苏州工艺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保护“非遗”,最重要的第一步是要厘清概念,也就是要了解《公约》,在《公约》范围下开展保护工作。“此前没有《公约》,很多人把 非遗 理解为文物,认为它是静止不动的,但静止不动 非遗 就死掉了。”
科文驻华代表处的欧敏行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的文化遗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形式,它和其他的比如纪念物以及文物、书籍这些形式是不一样的,“它是对于我们传统的一种令人感到骄傲的一种表达,它给予我们文化感,包括表演艺术、仪式、知识以及生产各种传统工艺的技能等等,它代表了我们的身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是代代相传的,但它又非常的脆弱,面对其他更加流行的社会形式,它现在面临着消失的风险。”
“在社区不同的群体中,不断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再创造来应对周边的环境,来反映他们与大自然、与历史的关系。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它们身份和延续性。” 欧敏行认为这种特质正是“非遗”的价值所在,而“非遗”专家学者的任务,就是去保护这种发展着的独特文化形式,宣传它们的价值。
“非遗”的概念中,“文化空间”是重要组成部分
在很多人概念里,“非遗”更像是与“民间手工艺”和“民间表演形式”相对应的概念。而爱川纪子强调,在“非遗”的概念中,“文化空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认为 非遗 的含义就是关于实践表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的器具、物品、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文化空间是指我们做非遗的场地和场所,当然大部分的情况下,大家能够想到的就是一个舞台,但 舞台 只是关于文化空间的一个罕见的形式而言,大部分的 非遗 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的社区、一个集中的地方来进行的。比如说在非洲经常可能是在森林当中进行的。”爱川纪子表示,这种文化空间要被保留,首先就不能毁坏森林,如果为了经济的发展把森林砍伐掉了,这个地区文化空间就被毁坏了。所以文化空间的保持将会是“非遗”保护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9日,与会学员还随同培训师一同进行了非遗保护田野调查,访问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和青浦区朱家角镇,以锣鼓书、琵琶艺术(浦东派)、浦东说书、吴歌、摇快船和江南丝竹等非遗项目为案例,学习如何实际操作非遗项目认定和清单制定,如何制定保护计划,以及社区参与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