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到南博看法老·王特展 古埃及VS扬州汉代文

2016/8/9 9:29:46 点击数: 【字体:

木乃伊面罩
 
 
 
彩釉珠宽领项圈

 
 
彩绘云气鸟兽人物漆面罩
 
  “法老·王——古埃及文 明和中国汉代文明的故事”特展将于8月10日在南京博物院揭开帷幕,其中展出的汉代文物部分,江都王陵出土的珍贵文物是主角,南京博物院工作人员还精选了 馆藏的汉代文物参展,扬州博物馆也有6件扬州地区出土的汉代珍品赴南博助阵。记者昨获悉,该展览正在紧锣密鼓布展,来自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150件古埃及文物已经运抵南博。这是埃及木乃伊首次在江苏展出,是一次高端的展览。那么,代表古埃及文明最好的文物和中国汉代具有“扬州元素”的珍贵文物“邂逅”,会带来怎样的文化碰撞呢?记者昨特邀筹备该展览的相关人员解读代表性展品的相似与差异,带您先睹为快。
 
  看点 1
 
  木乃伊面罩VS汉代漆面罩
 
  彩绘镀金木乃伊面罩代表着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表达死者希望能成功进入来世的希望。这件面罩的面部鎏金,前额刘海呈卷曲状,头发饰有彩绘,颜料有轻微斑 驳,顶部灰泥剥落。头戴的假发套形如秃鹫女神张开翅膀覆盖在头部,从脸颊左右两边垂至胸前,上面分别画着伊西丝和奈芙蒂斯跪在金圣书上,各自对着面前一具 小木乃伊哀悼;再往下分别画着3位坐着的圣人。面罩背部绘有红色钩边的发带,发带的两端各自延伸出一条蛇,象征瓦吉特女神。发带下面绘着一具站立着的木乃 伊。据悉,公元前2000年,彩绘木乃伊面罩很常见(用石灰、亚麻、纸莎草制作),整具木乃伊都封在木乃伊棺内。到了公元前332-前30年,这种面罩又 开始流行起来,并且身体其他部位都缝有相应的木乃伊面具。
 
  出土于1974年扬州东风砖瓦厂汉墓的西汉·彩绘云气鸟兽人物漆面罩,木胎, 由顶面、左右侧面、背面四块拼合而成。顶面呈前挑式盝顶,侧面下端各留一马蹄形缺口,便于拿放和枕端伸出套合,背部中央开一方孔,以便墓主灵魂出入。通体 髹朱漆地,以黄、黑色彩绘云气纹,云气间饰珍禽、瑞兽。整器髹漆工艺成熟,纹饰华丽精美,不可多得。“漆面罩”流行于西汉晚期,作为古代丧葬礼具的一种, 除了蕴含汉时人们浓烈的升天、升仙思想外,同时还隐含着东夷文化圈中数千年传承的天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据扬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参展的西汉·彩 绘云气鸟兽人物漆面罩是以复制品代替原件出场。“早期出土的汉代木漆器较难保存,目前无法展出,所以选用了复制品,同样可以起到展示的效果。”
 
  看点2
 
  彩釉珠宽领项圈VS西汉串饰
 
  在整个古代埃及历史中,彩陶器和其衍生产品玻璃被广泛地作为石质珠子和坠饰的代替品。它既可以作为日常的装饰珠宝,也可以为死者佩戴。串珠宽领项圈是一 种典型的具有仪式重要性的埃及装饰。这种装饰通常用金和其他罕见的石头制成,由蓝色、黄色、绿色、白色和红色的彩陶珠组成。四排彩陶珠子代表着果实、叶子 和花。第一排是蓝色、黄色和红色的枣;第二排是蓝色的葡萄;第三排是绿色的叶子;第四排是黄色和白色的莲花花苞,两头是莲花彩陶。起初,项链由一根细绳串 起一些相同或不同材料的珠子连接而成,并常常在下端垂吊护身符、珍珠、贝壳、环圈及筒形珠子等。后来,出现了把很多根串珠合并起来而构成的项圈,这些漂亮 的项圈大体仿效花环、果环和叶环的样式。根据每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不同,项链或项圈的材料也不尽相同。地位显赫的人的项圈多是由金银制作。
 
  这种项圈象征着死后的复生和多子,希罗多德曾把最有名的莲花称为“埃及的露特丝”,意思是“埃及之花”。莲花象征着纯洁、节操和高尚的品格,成为忠贞与 爱情的代名词,埃及人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还举办莲花节,赏莲花,买莲花,交流对莲花的感受,吟诵有关莲花的诗歌。青年男女还通过莲花来择偶,将莲花 作为爱情的信物。此外,埃及的不少建筑都刻意建成莲花的造型。莲花花开花落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从此项圈的莲花装饰中,我们可以充分领略那种今生与来世无 尽延续的古老观念。
 
  在中国,自古以来佩戴饰品可以给自己的颜值加分,出土于1996年扬州市郊区西湖胡场14号墓的西汉串饰,位于女墓 主的胸部,应为墓主生前配饰之用。串饰选用金、玉、玛瑙、琥珀、玳瑁等材料制作成珠、管、胜、坠、壶及辟邪、鸡、鸭等形状的小饰品连缀而成。其饰品大小不 同,色彩丰富,纹饰各异,制作工艺精湛。每件小饰品皆有极细的穿孔,其中盖扁形金壶和无盖圆形金壶采用敲打、焊接、镶嵌等多种技法制作,尤其精美。
 
  看点3
 
  猫木乃伊VS汉代铜牛灯
 
  在古埃及神话中,猫是守护女神巴斯彻特的化身。巴斯彻特的最初形像是野猫的头部和女性的身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形象转化为家庭宠物猫。转变之后,巴 斯彻特更受欢迎了,人们给她建造神殿,并定期举行盛大的仪式和活动,歌颂巴斯彻特女神的丰功伟绩,于是,爱猫更加深入人心。古埃及人不但对活着的猫视若神 物,顶礼膜拜,对死去的猫也小心翼翼地加以厚葬。在死后的猫身上涂上香料,掏空内脏,施以各种防腐原料和技术,将猫做成数千年后仍栩栩如生的“猫木乃 伊”。
 
  上世纪80年代初在邗江发现的广陵王刘荆墓中出土的错银铜牛灯,非常精美,也是南博的镇馆之宝之一,由灯座、灯盏、烟管三部分组 装而成,灯座是一俯首站立、双角上耸的黄牛,牛腹中空,背负圆形灯盘,灯盘一侧设置扁平把手,便于转动灯盘,盘上饰两片可以灵活转动的灯罩,其中一片刻镂 空菱形斜方格纹,起到散热、挡风和调光的作用。当灯火点燃时,所产生的烟尘通过烟管导入灯座腹腔中的清水被溶解,从而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新。为何是牛的造 型,专家认为,牛是古时农耕的好帮手,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有吉祥丰收之意,表现出古人对美好生活的留恋。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扬州晚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