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文物保护需专业力量“撑腰”

2016/4/21 11:57:10 点击数: 【字体:

 

    笔者近日从山东省文物局拿到一组数据:“十二五”期间,山东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01处增加至19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606处增加至1711处。面对数量上的增长,山东文物部门负责人在欣喜的同时还有一丝忧虑。“文保单位多了,与之伴随的是文物工作领域不断扩大,文物保护任务日益繁重,这与文保机构不健全、人才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不禁让人反思,目前我们的文物保护到底缺什么?缺钱者有之,缺物者有之,但最关键的还是缺人,缺少专业力量的“撑腰”。

    受制于认识误区,如今有的地方仍存在文物管理机构不完善、文保人员缺乏的情况。地市及以下的文物管理机构人员普遍偏少,文物管理所、博物馆机构不完善、设施设备差、专业人员更少。有的基层文保单位看护员岗位不齐全,且缺少必要的工作装备和防护用具等,直接影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笔者在山东一个地市探访发现,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是文广新局,除少数县区设有文物科,其他县域文物工作多由图书馆、文化馆或其他人员“兼管”。随着文物工作任务日益繁重,文物工作人员多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综合来看,专业文保人员、执法人员的严重“缺编”,是当前文保工作的制约因素之一。

    而在博物馆,围绕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近几年各地着力让文物“活”起来。普通民众受专业知识所限,无法近距离感知文物魅力。面对民众对博物馆等公共服务场所日益高涨的热情,对文物进行研究、阐发的专业力量却鲜有增加,这又构成了一对现实矛盾。

    笔者建议,应从省级政府层面规范市、县级文物行政管理机构设置,设立文物管理所或文物保护中心,聘用文博专业技术人员,增加文物保护骨干力量。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应聘请文物看护员,解决田野文物无人看护管理的现状。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增强文物保护“造血”功能,在更多的高等院校设立文物考古、博物馆文物保护管理专业,培养文物维修保护设计、施工、监理人才,建立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综合素质较强的文物保护专业队伍。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