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坟坝遗址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一组,地处长江右岸小地名为庙岩河的二级台地上,南北长60米,东西宽约50米,埋藏面积约3000平方米。遗址位于三峡水库消落区,长江水位的反复消涨对遗址形成了一定影响,近年来的取土活动对遗址造成了较大破坏。
作为三峡水库消落区考古发掘年度项目,2015年7月至9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完成发掘面积866平方米,清理灰坑10个、沟7条、窑2座、灶4座、柱洞2个、墓葬2座及瓮棺葬1座,出土陶、瓷、铜、石等各类遗物及标本近千件,时代涵盖新石器、商周、汉、宋元、明清等多个时期。
新石器时代遗存以一座土圹石室瓮棺墓(W1)为代表。该墓土圹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剖面呈筒形平底,墓室以砂岩石板砌筑,墓底平铺石板二块,左右壁各围石板二块,前后壁各围石板一块。葬具为口部相互套合的2件网格纹夹砂褐陶罐,从其形制判断,应属于玉溪坪文化早期陶器,年代为距今5000年左右。墓内填土为浅黄色沙土,结构疏松,纯净,无包含物。罐内人骨已不存,葬式不明。
商周遗迹包括灰坑、窑等。其中,H10位于T9北部,叠压于第5层下,打破第6层。平面呈不规则圆形,剖面呈筒形平底,斜直壁,壁面粗糙,底部边缘明显,均不见加工痕迹。灰坑内填土为灰褐色砂土,结构疏松,包含大量红烧土、碳屑颗粒,较多鹅卵石及其碎块、红砂岩碎块等,出土较多鱼类骨骼、夹砂陶片、少量泥质陶片。器形有小平底罐、钵、瓮等,纹饰可见粗绳纹。另出土少量石制品,如石斧、石片等。鱼类可见草鱼、鲢鱼等。Y2位于T2西南部,叠压于第5层下,打破第6层及生土。由窑室、火道、操作坑三部分组成。窑室平面略呈圆形,弧壁,圜底。窑壁内侧为青灰色,外侧渐变为橙红色。火道连接窑室、操作坑,剖面呈椭圆形。火道口有两块不规则石块。操作坑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直弧壁,底部较起伏。窑内填土为灰褐色砂土,夹杂红烧土块、窑壁、石块等,包含大量夹砂陶片、少量泥质陶片、草木灰及木炭颗粒。可辨器形有缸、罐、盆、钵、尖底器等。纹饰有网格纹、附加堆纹、拍印纹、凹弦纹等。出土遗物以陶器、石器为主。其中,陶器以夹砂陶居多,主要器形有花边口缸、高领罐、小平底罐、尖底盏、尖底杯、圜底钵、“8”字形捏纽器盖、纺轮等,纹饰有绳纹、网格纹、拍印纹、戳印纹、凹弦纹、附加堆纹等。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有少量磨制石器,器类有斧、锛、凿、铲以及石核、石片、磨石等。根据层位关系及堆积判断,本次发现的商周遗存应属石地坝文化,年代为商末周初。
汉代遗存以一座同冢异穴的双室墓(M2)为代表,封土可分4层,残高1.9米。该墓两墓室平面均为“刀”形,呈竖向轴对称布局,甬道间以横长方形通道相连接。墓葬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等部分构成。其中,右室墓门有一浅浮雕阙,单出,悬山顶,其下为楼部、枋子层及阙身。墓壁、券顶等以条石砌筑,墓室内主要以条形花纹砖铺地。墓内随葬品有“军假侯印”铜印章、釉陶釜、灰陶钵等。根据随葬器物组合以及墓葬形制,判断该墓时代应在东汉中晚期,下限可至蜀汉时期。
本次考古工作收获颇丰,新石器、商周、汉至六朝时期均有代表性遗迹、遗物发现。以2件陶罐套合为棺,以石板为椁的瓮棺葬,在三峡地区以往考古工作中较少发现,为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遗址堆积延续时间较长,新石器、商周时期遗存对于研究涪陵地区的先秦文化面貌以及补充、完善三峡地区新石器至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序列、聚落考古等问题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M2规模较大,结构保存较完整,有助于加深对涪陵乃至三峡地区汉至六朝时期墓葬形制与特点的认识,为研究同时期墓地选择、丧葬习俗以及汉代职官制度等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