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们在雕像的臂膀上挂上白色的花环,身着金色服装的表演者向雕塑丢失的足部抛撒花瓣。
上月,柬埔寨国家博物馆前人潮涌动,人们期待着见证一次历史性的会合:一座公元七世纪印度雕像的头部与身体终于对接。游客们在雕像的臂膀上挂上白色的花环,身着金色服装的表演者向雕塑丢失的足部抛撒花瓣。
诃里诃罗(Harihara)是毗湿奴与湿婆合体而成的神,法国研究人员从曾经的东南亚殖民地带回了诃里诃罗的头部塑像,自1889年来,它就一直陈列在巴黎的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如今,这座诃里诃罗雕像作为两国礼节被护送回国,与其他诃里诃罗像比肩而站,唯有颈部的粘合彰显出了其独特的经历。雕塑的回归仪式上,柬埔寨副总理索安(Sok An)表示,“这次团圆,象征着国运昌盛。”
光线充足的国家博物馆中,堆砌着大量古代的文物,有些甚至还盖着一层岁月悠久的蓝绿锈斑。一眼看去,这座博物馆与世界上任何一座博物馆并无二致。而你若凝神细看,便会发现丛丛雕塑中,不论是观音、难近母还是佛陀,这些7世纪前吴哥窟时期的雕塑大多有所残缺。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毕竟这个国家的历史就是一部殖民与战争的血泪史。
不论是观音、难近母还是佛陀,这些7世纪前吴哥窟时期的雕塑大多有所残缺。
近年来,顶级的博物馆开始陆续将柬埔寨这些珍贵的文物送返故土。比如,2013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送回的两座跪侍像,2014年诺顿西蒙博物馆送回的毗摩像和2015年克利夫兰博物馆送回的哈奴曼像。过去20年来,美国大使馆公开送还各国的艺术品有97件。
“文化财产的回归,在世界舞台而言,开始有了长期动乱后宣誓主权的意味,”考古与艺术犯罪研究员唐纳•耶茨(Donna Yates)介绍。全球层面来看,近年来艺术文物送还故土屡见不鲜,这一现象鼓舞耶茨展开了一场为期3周的免费网课——《文物走私与艺术犯罪》,吸引了10000多名学生注册听课,其中包括前FBI探员、考古学家、警察或博士研究生。
耶茨的这门网课,将文化遗产作为了一个整体,不再局限于学术和政府。有一项作业,要求学生讨论他们对于希腊埃尔金石雕回归的看法——1816年来,这一直都是大英博物馆的藏品,石雕回归时曾引起了轩然大波。希腊当时的文化部部长阿里斯蒂德斯•巴尔塔去年12月做初出了一项惊人的公告:希腊将不再追回这项文物。但对希腊和其他国家而言,这个决定并非争论的终结。
事实上,文物的采集与所有权混乱依然是历史学家、博物馆长、考古学家和政治家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法律制度明确的当代文物挖掘中,也普遍存在于明确的法律颁布前,那些背井离乡的文物背后的道德规范中。耶茨的课程中,有一部分讲的是市场、需求与中立的状态。而希腊的法庭考古学家克里斯·托罗吉安尼斯(Christos Tsirogiannis )博士的观点更加简单:“文物市场不存在什么黑市还是白市,文物市场只有一个。”
然而,文物被带离故土并不仅仅是因为市场需求,还有一些更高尚的原因。以展览“发现与再现:保护伊拉克犹太遗产”(Discovery and Recovery)为例:2003年,美国士兵从萨达姆·侯赛因几近摧毁的秘密警局中抢救出了一批文物,是为了保护犹太遗产免受战争的摧残。这些文物在全美进行展览,将来的某一天这批文物将被送往位于巴格达的伊拉克国家图书馆与档案馆保存。
但由于伊斯兰国掠夺、出售、破坏文物的报道频出,这些文物至今没有机会回归故里。英国地图经销商与历史学家飞利浦·博尔登(Philip Burden)表示,文物的背井离乡往往是他们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不管这到底对不对,如果没有被带离故土,许多……文物其实无法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或许可以揭示一部分反对文物回归的论调。
耶茨认为,“全球都有这样一种笃定的信念,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民们对本土文物享有主权,我们应当与残留的殖民主义进行抗争。”将大批的文物送归故里或许会让机构与个人倍感痛惜,但对于曾经的殖民地而言,这其中重获独立、重建文化资本的意义举足轻重——当一件文物被安全地送回故土,那代表的不仅仅是某种道德的姿态,更多的,是全球团结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