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中国民乐发展亟需“拆墙拓路”

2015/5/4 9:20:28 点击数: 【字体:

  当各种形式的西方音乐在中国演出市场掀起一波又一波热潮的时候,来自中国民乐的声音却越来越小了。在30日举行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首届中国民族音乐发展论坛上,沪上音乐人从“二胡皇后”闵惠芬的艺术人生谈开去,探索中国民乐发展的破局之道。

  民乐界人士指出,中国民乐创作存在一种“身份焦虑”。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长刘锡津称,民族管弦乐的创作存在两个极端,或者像老艺人一样、以演奏者的思维进行创作,手法一成不变;或者将西方音乐技巧生搬硬套,像剪贴师一样生吞活剥地运用民族音乐素材,创作出的所谓“后现代”作品旋律全无美感。

  动听的旋律才能让乐曲深入人心。因为创作的羸弱,不愿演、不愿听成为中国民乐界的“怪现状”。“观众少、票房差、新作缺、演奏家青黄不接。”此间音乐界人士对民乐发展瓶颈有着相似的观点。

  对于中国民族音乐而言,闵惠芬堪称是民乐兴繁时代的一个映射。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杨光熊介绍,据不完全统计,闵惠芬一生演出达到687场,观众超过42万。她登上海内外知名剧院的大雅之堂,也背着二胡上山下乡,走进学校;她的作品旋律优美,且挖掘出二胡的音质特性,既“阳春白雪”又十分贴近民众。

  专家指出,艺术的生命在于特色和创新。中国民乐的独特风格,决定了它相对西方交响乐而言缺乏规模化理论体系,不易被系统地发展壮大。它的发展跳不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但面对强势的西方音乐,民乐创作需要的是“固本求源”而非“舍本求末”,艺术家只有沉下心,去体悟民族音乐传统思维技法的精妙,才能使民乐创作更上一层楼。

  “我们缺少的不是精英化的技巧,而是如闵惠芬那般对振兴民族音乐的强烈使命感。”上海民族乐团艺术总监王甫建如此感叹。闵惠芬一生执着于从民间音乐吸取养分,最终形成器乐演奏声腔化的创作理念,创作出一批二胡名曲。上海大剧院院长张哲表示,希望音乐家能吸取民族音乐养分,思考和摸索民乐的传承发展,把自己真挚的情感融入艺术创作中,把民乐建设和发展成为民族文化的崭新品牌。中新社记者 邹瑞玥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