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重开发建设,轻文化传承”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千村一面,特点消失;改造不当,破坏文化;缺乏内涵,难以传承。
很多地方的建筑形式在不知不觉中抛弃了中国元素,许多村镇在改造之后,“长”得一模一样,原有村镇个性化的空间布局、建筑风格荡然无存。我们有不少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从那些保留下来的古村镇、古建筑中可以发现,每一处空间布局、每一个建筑构件,不仅具备实用功能,还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能够给人启迪。而现在的一些建筑,除实用功能外,很难从中读出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有人说,今天没有文化含量的建筑将会成为明天的垃圾。不少保留下来的古村镇、古建筑都可当作“中国传统文化教科书”。而今天各地城镇化中的新建筑,有多少能成为明天令人自豪的文化遗产呢?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应是当地的“根”和“魂”,如果这个“根”在我们手中断掉,我们的文化自信就失去了基础。
保护现有的文化遗产,让历史文脉代代相传,就应该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做到七个重视,即:重视规划中的文化含量;重视对具体小区和建筑设计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传承;重视地名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重视对宗祠的创新利用;重视传统文化在生态系统中的设计作用;重视对乡村濒危景观的保护;重视园林景观的营造创新。
以地名为例,地名在无声中陈述着城市历史,折射出社会变迁的历史痕迹。虽然一些老建筑和街区被拆除、老河道被填埋、老道路被迁改,但一些蕴藏着丰厚文化内涵的老地名应该永远被记住,而不是被遗忘。可以说,老地名的彻底消失会切断城市历史的脉络。我认为,可以明确要求地名、路名、小区名沿用之前的名称或已消失的原地名。承载当地居民历史记忆的大树在可能的情况下应移至新建小区并挂牌说明,让大树和地名留住历史。
再以园林绿化为例,园林绿化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住水平、丰富文化生活,更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平台。应引导设计部门在城镇化建设布局中引入中国传统园林要素,让绿更浓、景更美、城镇更温馨、底蕴更深厚。
(本报记者 牛梦笛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