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丛丛
莫言在小说《檀香刑》里多次提到家乡高密一带的“猫(茂)腔”,这种声腔演唱起来委婉幽怨,深受农村观众尤其是广大妇女的喜爱。“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沿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在百姓中流传的这句俗语,形象地展示了其受欢迎的程度。
融会吸收 自成风格
高密市艺术剧院茂腔演员孙秀芝介绍,茂腔是在民间花鼓秧歌的基础上,以“姑娘腔”为主调形成的戏曲声腔,在民间又有“扭股子”“轴棍子”“正歌子”等不同的叫法。历史上,茂腔曾广泛流传于胶州、胶南、高密、诸城、五莲等地。
孙秀芝介绍,高密的茂腔演出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深受百姓喜爱。新中国成立后,当地蔡潘明等茂腔艺人重新联络了在战争中解散的戏班,并在自家院子里演出了茂腔经典剧目《西京》。艺人们还在蔡家站组建了一个业余剧团,这便是高密县茂腔剧团的前身。
“直到上世纪80年代,高密一带的茂腔演出仍然繁盛。每逢扎台唱戏,台前台后都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孙秀芝说,当时除了上演“四大京”“八大记”等肘鼓子声腔的共有剧目外,当地的茂腔艺人还从京剧、东路梆子等剧种中移植了许多剧目,如《杨八姐游春》、《元宵谜》、《对花枪》等曾一度久演不衰。
“在地方戏的流布中,地域、民俗元素对剧种的发展与演变有着较大的作用。”孙秀芝介绍,在胶州、胶南一带,茂腔的演唱较为委婉哀怨,而高密一带的茂腔,由于吸收了较多当地民间音乐的元素,在情绪表现上更加慷慨激越。而不同时代的茂腔艺人又根据不同的剧目,融入自身特点,拓展了茂腔的舞台表演样式,使高密一带的茂腔行当齐全、文武兼备。
挖掘传统 追本溯源
孙秀芝坦言,高密茂腔在历史的传承中虽形成了与民风民俗互为表里的个性特点,但因历史和现实的影响,与其他地方剧种一样,也存在剧目失传、曲牌音乐流失、人才青黄不接等问题。“鉴于这些现象,在日常的交流、演出中,我们有意识地对传统进行了挖掘整理。像《桂花亭》中的[三瞪眼]、《珍珠塔》中的[娃娃调]等表现情绪起伏变化的常用曲牌,我们又重新运用到了传统剧目中。”孙秀芝介绍,近年来,高密市艺术剧院不仅通过老艺人的口述或回忆整理了如[鬼抄腿]、[四不像]等茂腔特有的曲牌音乐,还在喜爱茂腔的热心观众支持下,于民间搜集濒临失传的剧本,像《火焰驹》等在茂腔舞台上难得一见的剧目,如今又重回观众视野。
“茂腔的发展要追本溯源,在整理与挖掘传统上多下功夫;同时,也要进行适当的改革创新。”在孙秀芝看来,茂腔以方言俚句为主的念白、尾音翻高8度的“打冒”以及[大悠板]中的“哭头”等特点是剧种的独特属性,在新剧目创排中,这些地方特色应被最大限度地保留。“上世纪90年代,大型茂腔现代戏《盼儿记》进京演出并在全国形成广泛影响,就是得益于剧目将计划生育的热点话题与观众的审美需求、剧种的特色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该剧的成功经验应当为时下茂腔新剧目创作所借鉴。”孙秀芝说。
多措并举 传承非遗
2006年5月,高密茂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茂腔传承受到普遍重视的前提下,人才培养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孙秀芝介绍,2008年,高密市委托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开办高密茂腔少年班,招收40名学员,如今这些学员已由高密市艺术剧院接收,成为剧院的主要演出力量。
“2014年,高密市艺术剧院创排了根据莫言同名小说改编的茂腔大戏《红高粱》。另外,每年两届的‘高密茂腔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孙秀芝介绍,高密市艺术剧院目前正积极恢复、创排不同风格的剧目,以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从而培养更多的茂腔爱好者,推动茂腔艺术的可持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