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缩微复制:30年记录15万种珍贵典籍

2014/12/11 10:39:05 点击数: 【字体:



缩微复制:30年记录15万种珍贵典籍

一名参观者在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成果展上观看展品。 新华社发

缩微复制:30年记录15万种珍贵典籍

缩微胶片 资料图片

    数字时代,我们还需要胶片吗?缩微人这样回答:能够保存500年以上的胶片,稳定性好、安全性强,在文献资源长期保存领域的作用不可替代。30年来,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及其25家成员馆共通过缩微技术拍摄珍贵典籍近15万种、6700余万拍,其中至少有20%的原始文献现在已经完全无法阅读。

    除了偶尔的怀旧,胶片——这种发明了不过百余年的物件,正在淡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然而,日前在国家图书馆开幕的“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工作成果展”上,人们看到,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及其25家成员馆,仍在孜孜不倦地履行着使命:通过缩微技术把珍贵的典籍文献记录到胶片上。

    有人疑惑,在数字时代,费时、费力、占用空间大的胶片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缩微人这样回答,能够保存500年以上的胶片,稳定性好、安全性强,在文献资源长期保存领域的作用不可替代。30年来,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及其25家成员馆共通过缩微技术拍摄珍贵典籍近15万种、6700余万拍,其中至少有20%的原始文献现在已经完全无法阅读,至少有70%的原件已不再提供一般借阅服务。

聚沙成塔

    缩微展的现场说不上热闹。一台台缩微机器静默矗立,一卷卷胶片错落码放,显得似乎有些冰冷。但当把胶片置于阅读机之上,人们立刻就能感受到充盈其间的历史的温度。

    这是创刊于1906年、终刊于1944年的《盛京时报》,是旧中国沈阳历时最长的报纸。作为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在中国东北的主要喉舌,对当时我国内政、外交、文化、教育、社会风情等均有详略不等的报道,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国际关系史、东北军民抗日史的重要资料。这些报纸的原件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缩微抢救时,就已经开始发脆、掉渣。

    这是1872年上海申报馆编印的《瀛寰琐记》,是我国最早的文艺期刊。既刊发中国文人的诗词文赋,也连载西洋小说的译文。此风气一开,此后类似刊物接踵而至,也让这份刊物在中国出版史的叙述中被每每提及。

    这是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字字句句与原本无异,原本只是在一些展览中才偶露真容。

    3万余种善本古籍、4千余种报纸、1.5万种期刊,近10万种民国图书,凭借缩微中心及其25家成员馆在30年中的抢救,缩微胶片成为这些珍贵典籍文献新的载体,成为文化传承、学术研究新的渊薮。

    从旧报纸,到古籍善本、旧期刊,再到民国文献,以至于征集海外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保护抢救的文献日益增多,缩微复制文献的计划也在不断扩大。“聚沙成塔,集腋成裘”,2005年,时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詹福瑞道出了文献缩微复制工作的真谛。

寿越千年

    人们常说,纸寿千年。实际上,能够经受千年风雨留存至今的纸质文献,少之又少。即使是距今不足百年的民国文献,很多也已脆弱不堪,无法供人翻阅了。

    “如何解决纸质文献的老化, 保证这些记录着人类文明的载体得以永存,是全世界图书馆共同面临的难题。”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原主任李健介绍,保护文献通常有两类措施,一类是改善文献自身的保存条件,如真空密封、除虫、除尘、恒湿、恒温等;另一类是转换记录载体,把纸上的信息转换到其他载体上,形成再生性文献,这样原文献可以继续采取延缓性保护措施保存起来,新载体上的信息既可以保存也可以供读者利用。

    “再生性保护措施用得最多的就是缩微技术,把文献信息摄制在胶片上,聚酯片基胶片保存期超过500年,按缩微中心标准摄制的胶片至少可以拷贝4代,即延续2000年以上。”李健说,除了稳定、安全的因素,缩微技术还具备低成本优势。“使用缩微技术,就不存在将来硬件和软件的更新换代问题,制作与维持费用较低。如果不涉及文献自身的文物价值,缩微技术恐怕是目前解决文献老化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外图书、档案单位至今仍普遍采用缩微技术保存文献的主要原因。”

    “缩微优于存,数字优于用”是图书、档案工作者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与胶片相比,光盘、硬盘等数字资源存储介质则存在易变质损坏、数字资源格式易过期、计算器软硬件更新换代快等问题,这将使得数字资源极易丢失或无法利用。而数字资源存储便于阅读的优势却是胶片无法比拟的。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魏大威介绍,随着数字缩微技术的发展,缩微胶片和数字资源的相互转换已不是难题,使缩微胶片长期保存的优势与数字资源方便利用的优势实现了有效融合,珍贵文献以纸本、数字、缩微三种形式共存已成为业内的共识。(本报记者 杜羽)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4-12-10)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