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非遗传承人掀起高等院校进修热 证书和传统能否兼得

2014/11/3 11:43:43 点击数: 【字体:

    事件:

    11月2日,在湖南长沙,近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和理论家、艺术家汇聚一堂,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刺绣文化保护研讨会。在与多位非遗传承人和专家交流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近几年由于社会对非遗的重视以及自身传承和发展的需要,非遗传承人进入高等院校进修学习已成为一种新风尚,这其中,从事手工技艺者数量尤为众多。

    从个人角度来说,他们回炉深造、提升技艺无可厚非,但也有一些老艺人和非遗专家对这种热潮表示担忧——艺术可以跨界,但跨了之后还回不回得来?经历了专业院校的重塑和“提升”,非遗还能不能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

    各方观点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为一纸证书遗落传统得不偿失

    历史上,非遗一直依托民间的“草根”系统来传承延续,如果现在强行用“精英”系统的理念进行灌输,其原生性当然会受到影响。进修可以参加,培训也可以举办,但要有熟悉中国文化传统和民间体系特点的老师来教授。例如剪纸,可以介绍中国各地30种不同的窗花剪法,但绝不能以学院派的标准去改造它,要让非遗传承人知道,非遗的意义不完全在于剪得漂亮不漂亮,而是在于是否保护好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基因。我们不能将非遗传承人等同于普通的文化人、艺术家,非遗传承人以外的其他从业者,可以提取非遗中的元素来尽情进行艺术创造,但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就是保护传统,他本身就是一座活态的非遗博物馆,不能够随便被改造。假如为了得到一纸证书,而遗落了宝贵的传统,那就得不偿失了。

    苗炜(中国刺绣艺术大师):进修无罪,守“土”有责

    说到进修热,确实有人奔着拿文凭、评职称去进修,但也有不少人是真心想来充电,尤其是在理论方面的充实提升。我与其他5位来自不同技艺门类的非遗传承人,正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传统手工技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都觉得获益匪浅。学校对我们首批学员非常重视,为我们各自聘请了专业领域的导师,还根据我们需求为我们加课。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们了解到许多创作理念和理论方法,重新认识了自己从事艺术工作的珍贵价值,如果能够活学活用,反哺到实践中,并对实践经验加以理论性的总结,对今后的传承会有极大的积极作用。这也要归功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严谨的治学理念以及切切实实为传承中华文化所做的积极探索。

    我认为,进修还是有必要的,只是采取何种方式方法的问题。无论如何,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技艺不能丢,中国传统艺术的本体不能丢。当然,有时这也跟学员本身的理念和定力有很大关系,传统根基深厚的非遗传承人一般都能够在把握艺术本体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但功力浅、底子薄的非遗传承人可能就容易陷入迷茫,所以更需要学校在理论和理念上进行正确的引导。

    卢莹(中国工艺美术理论家):不应用培养当代艺术家的模式培养非遗传承人

    最近,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和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要举办一个为期7天的中国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本来拟招收60人,没想到没几天就已有超过200人报名,最后只好扩展成两期,每期100人,可见大家对学习的渴求有多强烈。许多非遗传承人的技艺都是来自于师承,对学校有一种新鲜感,但这种院校中的学习,效果好的话可以补充、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但也有可能会影响到其传统的根基。已经有一些在艺术高校进修的非遗传承人,因为“水土不服”而中途放弃的先例。艺术创作鼓励创新,但作为非遗传承人则不能一味求新求变与国际接轨,最终与传统渐行渐远。

    所以,校方办学的理念和方法尤为重要,不要试图把非遗传承人都培养成当代艺术家,而是要提高他们的艺德人品,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使命感,将好的作品做出来传世,而非只注重个人名利得失。此外,还要从理论的高度来提升技艺,加强文化积淀。在老师选择上,不一定只是相关行业和技艺类中的大师,也可以请国学大师来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请音乐家讲述音乐创作的理念,请话剧人来传递百年话剧精神,通过不同种类艺术的浸润和启发,去提升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全方位认识。

    伍优政(文化学者):创新要坚持中国的艺术语言和文化基因

    当代的高等教育体系,多是按西方架构移植嫁接而来,教授的知识体系和理念也以西方为主。当下,一些人将“西方”与“现代”等同起来,用西方的艺术评价体系来鉴别中国艺术的优劣,如认为小提琴一定比二胡更优雅精致,崇尚交响音乐却听不懂中国音乐,读英文版《老子》比读中文原著还要顺畅……而某些商业化运作和错误教学方式,看似是扶植培育,事实上是在更迅速地瓦解民间传统。艺术可以有无数新的尝试和创新,但始终要坚持用中国的艺术语言和文化基因来表达,非遗更不可抹杀传统,要警惕用披着“现代”外衣的西方式审美改造自身。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4-11-03)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