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保护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 开启大运河城市历史新篇

2014/9/18 14:28:16 点击数: 【字体:

    保护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 开启大运河城市历史新篇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访谈录

    编者按:2014年8月8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主办的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座谈会在京召开。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出席座谈会,并做了专题发言。会议期间,单霁翔院长接受了本刊副主编李道国专访,特此刊发,以飨读者。

    问:中国大运河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您能从中国大运河建造的历史跨度、空间范围、文化区域、文化遗存、运河功能等方面,给我们阐明大运河具有怎样的独特价值?

    答: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长达数千公里,与袤延万里的长城,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伟大工程,都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长城早已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跻身于《世界遗产名录》之中,如今,造福千年的大运河也终于名正言顺地进入全面的文物保护视野中。

    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的人工河,部分段落始建于24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至隋代全线贯通,经唐宋时期的发展,最终在元代取直后形成目前的规模,明清两代又有不同规模的改造和整修。大运河的历史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各组成部分都有内在的渊源关系,不能隔断和孤立,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和保护。

    大运河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一项壮举,它流经20多座城市,构成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相连的水利大动脉,是中国历史上南粮北运、商旅交通、军资调配、水利灌溉等用途的生命线,对中国古代的全国统一和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大运河涉及长江与黄河这两个中国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连接着夏文化、商文化、楚文化、燕文化、齐鲁文化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区域,是古代人类生活集中、文化遗址密集的地区。各个时代的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被人们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包含了历史、科学、艺术各方面的价值,其文物价值与意义都非同寻常。据不完全统计,运河沿线8省(市)文物遗存654处,包括古建筑类遗迹227处,古墓葬类遗迹229处,近现代遗迹15处,石刻及其他类遗存合计60处。

    大运河流淌的文明滋养着相关地域的传统文化,构成沿岸人类生活的真实记载。千百年来,大运河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在的“北煤南运”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古老的运河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至今山东济宁以南的京杭大运河仍在通航,济宁以北则已断流,但有的段落还发挥着行洪、灌溉、输水、排污等水利和市政功能。大运河的千年流淌,造福了一方百姓,给民众带来了舟楫之便、灌溉之利、鱼虾之裕和交流之畅。可以说,大运河是“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沿岸的地区因傍依水系而充满了变化和生机,凭托运河这条黄金水道,经济得到流通,商品得到交换,文化得以传播。运河流淌的文明成为影响两岸传统文化的“因子”,岸上呈现的灿烂繁华的历史文化,构成岸边凝固的时光,都是千百年来人类生活的真实记载。这些历史文化的影子在一条遗存水系的流淌中再现,形成相互关联的文化遗存范围,书写着特定地域的发展历史,孕育了多样化的地方文化和习俗,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财富和人类共同的历史遗产,而且,直到今天,仍然发挥着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这也是其他历史文化遗产难与比拟的。

    问: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您能否给我们简要介绍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具有哪些重要特征?大运河城市联合申遗工作都有哪些重要部署?以及为了加快推进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都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

    答: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也是我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它和长城一样成为中国人所创造的两大古代工程奇迹。大运河是活态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有血、有肉、有灵魂,更有历史渊源。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以使沿线各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大运河的保护中真正受益,使沿线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在大运河的保护中真正受益。现在,国际上很重视文化廊道、文化线路的申报,大运河恰恰是这样一种文化廊道。同时,大运河又属于一种工业遗产,这类遗产作为新兴的文化遗产类别已经受到世界遗产委员会的特别重视。大运河的保护和申报世界遗产符合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潮流,是对世界遗产保护事业作贡献,也必将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层次和填补文化遗产保护的空白。因之,将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对象是必要的,而且申报成功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在大运河的申报工作中,主要从八个方面进行统筹考虑,照顾到运河遗产的完整性,进一步认识了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特性,明确大运河的内涵与外延。首先对大运河及沿线文化遗产进行了科学调查,摸清家底。其次进行对比研究,对国际上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运河文化遗产进行比较研究,确定大运河申遗科学、全面、精准的内容和范围。第三,清醒认识大运河保护现状及主要问题,建立健全了大运河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大运河保护管理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第四,充分调研论证,建立大运河沿线跨地区、跨流域、跨部门的保护管理体制,明确大运河保护责任。第五,建立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协调机制,统一步骤,协调一致,全线铺开。第六,加强大运河保护科研工作,开展对大运河保护理论和保护技术、管理体制和方式等相关问题的研究。第七,实施大运河重点地段保护示范工程和相关重要文物的抢险工程,通过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大运河保护的整体水平。第八,做好工程实施中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和文物本体保护工作,增加工程的文化含量。成为今天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9月底,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在扬州成立,随后各地也都成立了专门的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机构、沿线8省(市)成立了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及各级的会商小组,这样协调有效的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协调机构。建立了大运河沿线相关城市的合作、协商和对话机制。2012年7月文化部部务会议通过了《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同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对于加强大运河遗产的保护和规范对大运河的利用行为,促进沿线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上述组织的成立、文件的出台对大运河及周边的治理从这几年来看有着显著的效果。这为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也要注意切忌“重申报、轻管理”,申报成功后,不仅要进一步完善前期没有做完的工作,更要建立系统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系统,保证沿线每一个遗产点在健康稳定的状态健康运行。同时,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辐射区发展要符合遗产的要求。例如:蓬勃发展的杭州市在十年间,没有在西湖周边的三面云山建一座高楼,保护西湖成为杭州市民的共识,杭州市政府坚定地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在钱塘江两侧建起了新城市,这就实现了梁思成先生倡导的“保护老城,建设新城”。大运河文化遗产今后也应沿着这样的道路发展,将一个承载着历史信息的大运河传承下去,使之成为贯穿我国南北的一股文化力量。

    问:您对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深有研究,有许多观点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整个申遗过程中,客观地说我们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

    答:只有把大运河保护好了,它的申遗之路才能平坦。大运河保护在申遗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于京杭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的认识长期不到位。保护工作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京杭大运河和长城同为举世闻名的古代工程奇迹。但是,长城早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京杭大运河长期游离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之外,与国外一些古代水利工程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形成反差。

    二、保护工作滞后,基础工作薄弱。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障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地位和多重价值。对京杭大运河主干河道和沿线文化遗产的家底调查不清,缺乏完整的保护方案,运河的利用管理、综合整治和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缺少统筹协调。

    三、重经济效益,而轻历史文化积淀。一些地方忽视文化综合效益对经济建设的转化。人为因素破坏成为京杭大运河遗产目前面临的主要威胁,运河流域环境严重污染,文物本体年久失修;建设性的破坏,威胁文化遗产的背景环境;保护性开发或者破坏,改变了运河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大运河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退化与消亡,给历史文化遗存带来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四、城市特色逐渐消失。京杭大运河沿线几十座城市曾经见证了运河景观所形成的无法替代的城市特色,形成了特殊的城市肌理和特质内涵,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立性格。但是许多城市由于对文化遗产的忽视和放弃,造成了今天沿线城市形态、城市面貌和城市文化的趋同化。

    五、多头并管,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大运河的保护管理工作涉及交通、水利、环保、国土、建设、规划、文物等多个部门,同时京杭大运河一直是水路商货运输的黄金水道,保护管理体制处于分散状态,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机制。这种状况既影响了大运河的文物保护工作,也不利于航运和地方建设的协调发展。

    六、保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用于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的经费十分有限,与京杭大运河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极不相称,严重影响京杭大运河保护工作的开展。

    七、相关研究不够,运河文化内涵认识不足,对大运河保护对象和范围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直接影响到大运河及其相关文化遗产保护与申遗范围难以明确界定,这是制约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大运河保护及其申遗工作的推进,以上的很多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2009年4月,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建立了省部协商机制,在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大运河沿线各省、直辖市积极协商、通力合作下,使2009至2010年的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取得六方面的阶段性成果。

    1.协调机制初见成效。2010年4月,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第二次会议确定将《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管理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和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遴选两项工作,作为大运河保护和申遗重点工作,并同意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分别作为牵头实施单位,开展总体规划编制和预备名单遴选工作。

    2.推进保护规划编制。一方面,国务院有关部门继续推动《京杭运河航运综合治理发展建设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高等级航道网规划》、《在用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启动南水北调东线京杭运河航运水污染防治专题调研,积极听取文物领域专家的意见,做好与相关保护规划的衔接工作,妥善处理好大运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另一方面,国家文物局积极推进大运河沿线省级和地市级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3.推动专项保护立法。国家文物局由局领导带队,赴沿线省市实地开展大运河保护管理立法的专项调研,调查了解大运河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立法需求,并组织专家对立法工作思路和基本框架进行深入探讨。

    4.争取专项资金投入。国家财政继续在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中安排专项工作经费。为进一步争取国家财政支持,国家文物局经商相关部门,组织相关机构对“十二五”期间大运河保护管理资金需求进行了全面调研,以加大国家对大运河遗产保护的专项经费投入。

    5.加强遗产相关研究。为解决大运河的遗产构成、突出普遍价值陈述、适用标准、申遗点段遴选等关键性技术问题,国家文物局通过多次组织专家研讨会、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专题研究等方式进行技术攻坚。

    6.社会效益不断扩大。自2006年6月国家及运河沿线各地秉承民意正式启动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以来,各地政府和民众的保护和申遗的热情持续高涨。扬州市坚守运河城市的文化传统,坚持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妥善处理城市发展与运河遗产保护的矛盾,在探索与实践中保住了城市的独特风貌,凸现了扬州的文化魅力。无锡市政府投入16.9亿元,用于清明桥街区16家企业的搬迁,面积达1060亩,利用企业腾退的厂房举办无锡丝业博物馆、窑业馆、运河艺术馆和1955创意产业园等。济宁市将大遗址保护的理念引入南旺分水枢纽工程的保护展示,正积极筹备专家研讨会,寻找该枢纽工程作为大遗址保护展示的技术途径和实施方法。

    问:我们知道一个城市的历史变迁对城市文化传承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延续城市文脉,从而构建一个多元并存、和谐发展的城市文化空间?中国大运河成为世界遗产,将给运河沿线城市建设、居民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答:每一座城市的个性化的自然空间、人文景观和历史遗存,都具有文化资源意义。每一座城市都应该“讲述自己的故事”。城市故事是城市今天的借鉴。

    作为活态遗产,变迁是大运河及运河沿线城市发展中与生俱来的性格。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控制变迁,强调延续,传承文脉,维系生态将是运河城市需要不断深化思考的课题。我们希望看到运河城市能够在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将城市的发展纳入一个与历史联系与文化联系,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动态系统中。

    拥有文化内涵及历史视野的城市决策者,都应该懂得珍惜每一处具有人文价值的历史城区、传统建筑以及文化街区。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文化延续的前提下重新审视城市的功能。这样虽然可能延缓城市发展中某些短期行为,但是获得的却是城市的恒久价值。

    在运河沿线城市的保护、展示以及建设过程中,应当用文脉延续的手法融合各类已有的城市空间,使新旧城区共同组成和谐的整体。融合的过程就是有序演进的过程,来自对于城市发展动态、生长和变化特性的认识。新老城区之间虽然有明显的时间梯度印痕,但是只要建筑尺度和城市设计层面上的街廓单元控制得好,就能够给人们呈现出丰富多样、统一而有变化、有序而多元的整体感,就能把握好尺度均衡和创新性的关系。历史城市的发展强调的正是这种城市空间的连接和融合,表现在历史与未来、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人与建筑以及建筑与建筑的对话上,通过对话、融合创造出宜居的城市文化空间。

    运河保护一定要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人们认为大运河有用,才会更珍爱它,更保护它,它才更能融入人们的生活。对运河的保护和利用,一定不是把它作为一个封闭的系统保存起来,而要使文化遗产积极地融入到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这样,文化遗产的保护,才能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大运河的合理利用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搞旅游,也不能为了开展旅游,在运河边上搞很多大广场、大绿地,这是不对的。另外,大运河的情感价值的开发也很重要。

    世代生活在大运河沿岸的广大民众是大运河遗产的所有者,是大运河遗产最重要的守护者,也是大运河遗产保护的主要力量。他们与千古流淌的大运河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身上也蕴藏着保护大运河、维护精神家园的巨大热情和无穷智慧。山东运河上的周家店船闸遗址位于目前的聊城周店村,该村的书记听说北京来人考察船闸保护情况,专门赶来表达村民的心愿。他说,全村人都盼着政府早日采取行动整治船闸周边环境,大家都愿意出力把祖辈留下的宝贝保护好。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必须顺应民意,贴近民众,关切民生。

    事实上,自2006年6月国家及运河沿线各地秉承民意,正式启动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至今,各地政府和民众的保护和申遗的热情持续高涨。一些河段两岸民众自觉保护运河,参与清理垃圾、打扫运河,出现了“河水清冽,碧波荡漾,当地人在河边张网捕鱼,聊天嬉戏”的情景。一些运河城市搬迁岸边企业厂房,整改历史街区中的不和谐建筑。正如前面提到的,扬州市、无锡市、济宁市等都在探索与实践中保住了城市的独特风貌,凸显了运河城市的文化魅力,让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妥善处理了城市发展与运河遗产保护的矛盾。

    在大运河遗产的保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广大民众积极作用,环境整治工作中要妥善处理保护与民生的关系。做好大运河保护的宣传工作,向民众介绍大运河保护工作的意义和影响,取得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将民众利益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将运河遗产的保护与当地民众生活的改善结合起来,在恢复古运河历史风貌的同时,改善民众生活环境,提高民众生活水平,使运河保护真正地惠及民众。

    通过努力,保护大运河遗产本体及其环境,也解决了民生问题,改善和美化了当地百姓的生活环境,大运河遗产保护就必然会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他们也必然会自觉加入到大运河遗产保护的行列,成为最忠诚、最可靠的依靠对象,也必然会出现全民守护大运河、保护文化遗产的喜人现象。为保护大运河完整的人居环境体系,应尽量避免原住民大量迁出,对传统民居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的模式。应通过加固维护和内部改造,改善住户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众。这既是维护大运河遗产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维护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

    大运河保护和申遗是责任,也是契机,将带给大运河沿线城乡千百万民众和谐发展、科学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

    问: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无比宝贵的文化资源,在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如何将不可再生的传统文化资源与当代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生态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永续大运河文化生命活力、造福民生?

    答:应该说,大运河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留下极为丰厚的文化资源。各个时代的大运河贯穿之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仅山东段已知的文物点就有100多处。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人们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这些文化遗产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精神享受和文化愉悦的资源。同时,目前全年通航的大运河仍有800多公里,历史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为当今所用,是最大的资源节约,在经济建设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京杭大运河的全面整治,将大大提高航运能力,使其成为国家北煤南运的黄金水道、南北水上交通大动脉、南水北调大动脉,改善和推动沿河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对确保农业的稳产高产起到十分重要的保证作用,综合利用效益明显。

    未来,大运河应当尽可能地恢复和保留历史风貌,保持她的健康状态,延续她数千年来不曾断绝的生命活力,让大运河文化成为一种独特的,连接历史、现在和未来的,自然与人工结合的,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鲜活而生动的文化形态,发挥出源源不断的创造力、生命力。大运河作为典型的线型文化遗产廊道,应将文化资源的保护置于首位,同时关注经济功能的发挥和生态系统的维护,使文化资源、经济功能和生态环境三者并举。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河,而是一个涉及交通、运输、水利、地理、历史、生态等等诸多方面的文化廊道。大运河遗产保护是一项超大型的保护工程,其保护工程规模、维修技术方案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都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前所未有的。同时,大运河作为线型文化遗产,其功能随着沿途历史地理环境变化、随着流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变化,始终发生着变更和调整,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正如徐嵩龄先生在《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对我国遗产科学建设的挑战》文章中所说:“大运河作为‘活态遗产’的现代功能可以概括为:航运功能、输水功能、生态功能、旅游功能。此外,对于大运河作为‘活态遗产’的功能,不仅应考虑它的过去与现在,还应尽可能考虑它的未来,考虑它可能出现的新功能以及新的功能排序。”“千里运河,千年漕运,孕育出丰富无比、千姿百态的大运河文化,现在所揭示和认知的仅仅是其表层和局部,更多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还有待人们去认识和发掘。”

    同时,大运河的保护还应该发动沿岸民众的力量,让他们在保护中受益,并成为大运河保护的重要民间力量。大运河的保护连接着沿线众多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维系着沿岸千百万民众的记忆与情感。因此,大运河的保护要有利于提升沿岸城市的文化品位、维护沿岸城市的历史风貌、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面孔、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要使沿岸民众在保护工作中真正受益,这样才能使大运河的保护工作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持续支持。

    问: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您的感想?对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何展望?

    答:“中国大运河”及“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一个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中国人,我备感欣慰。申遗成功,意味着大运河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为保护这个珍贵遗产几代人付出的艰苦努力得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和国际专业咨询机构的一致认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开创了历史新篇,使人振奋,令人深思。

    运河申遗 意义深远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长达数千公里,与袤延万里的长城,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中国人创造的伟大工程,都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古老的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不朽丰碑。她滔滔奔流、千载不息,孕育了多姿多彩的运河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大运河书写着特定地域的发展历史,孕育了多样化的地方文化和传统,并在线型文化遗产水系的流淌中再现,形成相互关联的文化遗存范围。

    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那么大运河就是我们民族流动的血脉。在这一撇一捺大写“人”字的两侧,西侧有陆地丝绸古道,东侧则有海上丝绸之路,像腰间的彩带飘展开去。正是这样一个脊梁坚挺、血脉流畅、交流开放的“人”,生动地体现出中华民族进步与发展、交流与对话的文明历史。

    保护利用 且思且行 申遗只是目标,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应该是把古老的文化遗产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传向未来,所以要坚决避免“重申报、轻管理”的现象。国家文物局为此也采取过一系列措施:首先,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快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编制和实施,加大依法保护、管理力度,认真履行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和建设控制地带新建项目的审批程序;其次,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建立并不断完善监测巡视机制和专家咨询制度;再次,不断提高遗产地人民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遗产保护理念和认识,将申遗的过程作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过程,在申遗成功后,防止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性”的破坏,恪守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最后,加强宣传、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的认识,纠正申报遗产过热的倾向。

    对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一定不是把它作为一个封闭的系统保存起来,而要使文化遗产积极地融入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这样,文化遗产的保护,才能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够长远发展,造福子孙后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展开,文化遗产保护处于最紧迫、最关键的历史阶段,文化遗产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此形势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情况日益复杂,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深层次矛盾和困难日益显现,需要予以解决的问题日益增多。令人欣慰的是,在这一时期的各项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政协委员没有缺位,通过政协考察、政协提案等多种形式,一次次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建议,使难以计数的文化遗产在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的呼吁下得以保护。

    从大运河申遗,我们可以思考更多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问题。文化线路遗产往往首尾相连千百里,形成历史千百年,是一条条见证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长河,是一部部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这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线型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国珍贵的文化财富和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而且今天仍然发挥着难以估量的广泛作用,这也是其他文化遗产类别难以比拟的特点、功能和价值。因此,加强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有利于文化遗产集群的抢救、展示深厚的文化底蕴、再现“文化长河”“百科全书”的丰富文化内涵、延续城市文脉。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4-09-18)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