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崛起已然促使国际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发生巨变的大背景下,如何让中国文化走出去,从而在根本上改变当今世界的学术格局,这是中国学术界、思想界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6月25日,在“方法与路径: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学术研讨会暨《文史哲》英文版首发式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的3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青岛,围绕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所面临的诸多难题及其实现路径,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不乏言语上的激烈交锋。
据悉,这是国内主流学界围绕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目标,第一次就此论题进行集中讨论。
探寻制约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瓶颈”究竟在哪里,是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在自由、开放、坦率的氛围中,针对这一问题,与会学者从语言与翻译、意识形态、东西方文化隔阂、中国文化认同、国际化标准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辩。山东大学教授陈炎认为,中国文化要想“走出去”,必须克服汉语障碍,在大力发展翻译的同时,要针对全球化过程改造汉语,以使汉语更容易被外人掌握。同时要树立国际化的标准,积极解决现实问题。《文史哲》英文版执行主编王心扬则认为,中国传统古典文化的翻译难度较大,在具体实践中,能否“既忠实于原作,又能准确地以英美读者能够接受的方式行文”,是“最关键、最具挑战性的工作”。《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仲伟民指出,在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意识形态的误导及对传统文化的过度自恋,这种倾向在之前几十年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已经非常明显,严重影响了中国文化“走出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平则强调,要“走出去”,传播那些被阉割、被僵化、被规范的东西是不可取的。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要尽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有思想的东西。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上升,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已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关心的大问题。在与会学者看来,在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过程中,要有鲜明的中国品格,保持和坚持住自己的学术传统,这是这些刊物安身立命的基础。英文刊要坚持高质量的学术品格,既要坚持中国立场,又要跟国际规范和国际水平接轨,同时还要注重学术影响力的评估。崛起的中国期待着具有中国气派的学术期刊与世界展开平等、独立、有尊严的对话。
如何与西方学界争夺国际期刊话语权也是会议的焦点之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海明认为,我们应该创办更多的英文版刊物,成为世界上除美国外有第二多英文刊物的国家,这样,中国文史哲方面的话语权会就会更加主动。据他介绍,去年教育部有五六家英文杂志申请加入SSCI,虽然做了不懈努力,但最终的结果仍是全军覆没。作为回应,他强烈建议中国学界搞一个自己的英文期刊索引,以中国人为主,包揽世界上所有的英文研究期刊,这样,就能将中国研究英文期刊的话语权慢慢向中国转移。中国有大量能够用英语阅读、写作、研究中国学术的团队,应该把相关研究的话语权慢慢控制在自己手上。温海明表示,或许有学者会说这样比较狂妄,但不要忘了,中国经济加入WTO不过短短的十几年,就已能够在亚太经济圈设定游戏规则。这一转变对学术界掌握国际期刊话语权颇具启发意义。温海明的这一观点在会学者当中产生强烈共鸣。
南京大学教授朱剑认为,英语霸权和西方霸权的表现之一,就是西方学者或者说西方学术界是规则的制定者。我们创办英文版刊物,其实质是与西方学术展开平台之争。谁控制了平台谁就有发言权。既然我们在批评西方的霸权,那我们自己的平台就应该是公平的、开放的。只有建设一个公平的、开放的平台,学术期刊“走出去”才有意义,才有可能在国际学术界站住脚。
近年来,为了服务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国家有关部门正加大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支持。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规划处处长徐青森在会上介绍,今年教育部社科司准备启动一项计划,主要内容就是加大对外文学术期刊特别是中国学术期刊外文版的支持力度。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调研处副处长洪波也在会上详细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推广情况。该项目主要是资助中华民族优秀成果以外文的形式在国外主流出版社出版发行,增进国外对当代中国和中国学术的了解,推动中外学术交流对话,提高中国学术在国外的话语权。
有学者认为,随着此次会议的召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