绻遍珨㈤氭枃
鐢ㄦ埛鍚�  瀵嗙爜    娉ㄥ唽浼氬憳 鎵惧洖瀵嗙爜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浏览文章

文物“归来”渠道可多样

2014/7/1 16:00:08 点击数:37 【字体:

 

  6月28日,国宝级青铜器皿天全方罍器身和器盖在湖南长沙“合体”,并由湖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引来了多方瞩目。

  皿方罍的“身首合一”之所以为人津津乐道,不但是因为长期流落海外的商周青铜器器身回归祖国,还是因为此次国宝回归采用了洽购的方式。湖南省博物馆正式致函纽约佳士得拍卖行,相关的领导和专家、热心收藏家和企业家等组团前往纽约与卖方洽购。国内拍行和买家纷纷表示支持,呼吁华人个人藏家放弃购买,最终以远低于预计拍卖成交价的2000万美元达成协议,促成此次回归。

  中国商人黄怒波与挪威博物馆达成协议让7根圆明园大理石柱子归国、法国皮诺家族“归还”中国的鼠首和兔首铜像……几乎每一次文物的回流,都会受到极大的关注。这当然和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们对文物关注度的提升有关。但伴随着追讨流失文物回国的呼声,文物回流渠道单一、手段缺乏、机制欠全等问题也暴露了出来。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在47个国家的218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7万件。让流失文物回归本土,目前比较普遍的方式有追索、捐赠和回购等。对于非法外流的文物,依法追索虽然是比较理想的方式,也有国际公约作为法理依据,但相关的国际公约不但对追溯期限有相应限制,而且只对签署协议的国家才生效,且缺乏强制性。约束力小、执行力弱,在实际操作中难度极大。而等待捐赠让文物回国,也显然是可遇不可求,无法形成长效机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回购成为文物回流的重要方式。回购虽然可以便捷地让流失海外的文物回归祖国,但当文物回流被“不惜代价”的口号所激励,回购文物难免受爱国呼声裹挟,不仅会推高中国文物在世界文物市场上的价格,还会助长文物盗窃和走私之风。有专家指出,在近几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海外回流”已经成为一种商业手段。

  因此,此次皿方罍的回归,省级博物馆出面、民间收藏家出资,通过多方协商达成洽购,既尊重市场规律、又讲究谈判策略,为更多文物通过更合理的途径回流也提供了参考。

  促成海外文物的回流,我们需要探索更为多样的渠道,呼吁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比如,我国的流失文物信息档案库和相应登记管理制度就有待加强。追讨流失文物的核心工作之一是证明我国对于文物的所有权,因此一个包含流失文物的流失原因、背景、所有权变更等信息的完备数据库就显得尤为必要,唯有如此,才能为依法追索提供有效的历史佐证。

  此外,设立专门追索流失文物的国家级机构也很有必要。意大利在1969年由国防部和文化部门共同成立了“保护文化遗产宪兵司令部和指挥中心”,埃及在2002年成立了“归还文物总局”,埃塞俄比亚为追讨阿克苏姆方尖碑,就专门成立了国家阿克苏姆方尖碑回归委员会,并由文化部长亲任该委员会主席。这些国家组织专门负责追查非法流散国外的文物并将其追回。在这个方面,中国也可借鉴外国的有益经验。

  相信随着我国国力的强盛、回流方式和机制的不断探索,类似皿方罍这样的“归来”会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人民日报(2014-07-01)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
缃戠珯棣栭〉鍏充簬鎴戜滑鑱旂郴鎴戜滑瀹㈡埛鏈嶅姟鏈嶅姟鏉℃浜烘墠鎷涜仒浼氬憳娉ㄥ唽绔欏唴鍏憡鍏嶈矗澹版槑鎰忚鍙嶉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鍦板潃锛� 娌冲崡鐪侀儜宸炲競閲戞按璺�305鍙� 閭紪锛�450008
鐢佃瘽锛�0371-86663763 浼犵湡锛�0371-86663763 鐢靛瓙閭欢锛歽xhenan163@163.com
璞獻CP澶�11032303鍙�
51La
视窗
loading...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