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哈尔滨街头,目之所及,多是回字形、L形欧式建筑,一字排开的古雅气派令这座城市氤氲着浓浓的异域风情。哈尔滨被誉为“东方莫斯科”,颇具俄罗斯风情的建筑群是这座城市最独到的名片,令人过目不忘。
在城市化狂飙突进,建筑千人一面的当下,哈尔滨尤有样本价值。本报记者专访多年从事近现代城市建筑研究的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松茯,解密这座城市的俄式风情,探索城市化中老建筑的价值,新建筑的定位。
老有所养=先天优势+后天保护
上世纪二十年代哈尔滨成为重要的国际商埠,给当地留下了寺庙、教堂、领事馆等别具一格的宗教建筑。如何保护和利用哈尔滨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哈尔滨市政府和规划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20多年来,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逐步明确了“不仅保护历史建筑,而且保护其环境”,“不仅要保护历史街区,而且要保护城市格局脉络和城市特色风貌”;“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理念。
相比于国内其他城市,哈尔滨建筑整体上历史味道较浓,新旧建筑较为和谐。深耕城市建筑学多年的刘松茯教授认为哈尔滨老建筑的保护,较之其他城市有不错的成绩,百年来政府及民众有意识的保护令历史建筑“老有所养”。然而,和不少城市一样,哈尔滨也面临几个问题:
首先是解决老建筑修葺的资金。哈尔滨有不少百年老建筑,但除非是国家级保护文物,否则很难筹集足够资金修葺。如果引入商业融资,则可能破坏老建筑的味道。一边是资金不足,另一边是老建筑的保护等不起。
哈尔滨目前仅存的四个老街区,街区内不少建筑只要空置一个冬天,损毁都会很严重。其次是片区保护意识需要再加强。哈尔滨在历史建筑保护上虽然成绩斐然,但难免有瑕疵。以中央大街为例, 80年代初都是老建筑,中央大街呈一条大鱼骨形,四周胡同延伸出去如一条条鱼刺,一个个大院围绕着,像客家土楼。仅仅过了三十年,只剩下孤零零十几栋老建筑。
另外,刘松茯还提出,在城市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建立城市“亚中心”,利用其反磁力效应把城市中心拥挤的人群往外吸引,分散城市中心的压力。这样不但老城区的历史建筑能得到解救,也能缓解交通拥堵、人口密集、空气较差、房价高企等沉疴。
历史建筑保护:不少城市“偷工减料”
与哈尔滨不同的是,不少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仅仅停留于建筑本身,由此形成一个突兀的局面:一座沧桑的老建筑,被风格格格不入的当代建筑赫然包围。其实,在历史建筑保护上,不少城市都“偷工减料”。
刘松茯指出,《国家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保护要有两个圈,一个是文物保护范围,另一个是建设控制地带。这两个圈内的建筑类型、风格、高度等要和老建筑协调。而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不少管理者睁只眼闭只眼,无视规定,使文物保护陷入尴尬局面。常被人称道的索菲亚大教堂,建筑本身保护及通过博物馆形式活化得很好,但建筑周围绿色大铁架,四面林立的大商场,破坏了该建筑本来所处的环境,是一大遗憾。
另外,文物修葺对设计方、施工方要求严格。国家、省市的文物保护单位都需要有文物保护资质的单位来修复。这个资质由国家文物局颁发。政府在这方面需要把关严格,让专业人员进行修缮。修葺是必要的,而重建则意义不大,只是给历史有个交代罢了。
老建筑保护在城市进程中一直是世界难题。从世界范围看,这一问题必须攻克两大障碍:一是资金;二是私有制。对于划入私人财产的历史建筑,纽约中央火车站是个值得借鉴的例子。在寸土寸金的纽约,提高土地利用率十分迫切。而且当地法律规定,过了25年建筑就可以拆。当时业主想拆站建高层,群众和国家文物保护部门与之打官司,历经十年,终于以保护建筑美学之名保留下来。政府、民众、媒体在保护老建筑上应该形成合力,老建筑才能难逃厄运。
老建筑要打好文化牌,新建筑要有时代活力
老建筑难以保住是一大遗憾,记者发现,哈尔滨好像有意弥补这一遗憾,新建筑仿古痕迹明显。这种新老和谐的景象在国内比较少见,这使得哈尔滨建筑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别具一格。
然而,需要警惕的是,不少城市热衷于欧式建筑,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新兴的欧式建筑无论从设计上,还是施工上,都很粗糙。但刘松茯认为,城市总要向前发展,一味守旧并不可取。历史是个遗产,弄不好则是个包袱。现在欧洲不搞欧式建筑,都在搞新建筑,如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我们又何必“强己所难”?
所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刘松茯却认为,建筑需要有“文脉意识”,意在倡导时代要为建筑注入新活力。建筑中的文脉意识好比长江水,从三江源到入海口,需要支流不断注入,才能奔腾入海。如果一味守旧,建筑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城市建筑的原则该是:老建筑保护好,新建筑有特色。
国内不少城市很难找到具有时代风采的建筑,要不千篇一律的格子大楼,要不东拼西凑的仿制品,颇为遗憾。“真正的老建筑要守护好,让人看到真正的历史。而假古董没必要多造,假古董泛滥,真古董也会失去光彩。”刘教授一针见血总结道。
而老建筑在当下价值如何发挥?哈尔滨提供了成功的例子。恢复原来的功能或许是老建筑的最佳出路。以哈尔滨为例,国际饭店继续做饭店,马迭尔宾馆还是宾馆;百年商业大街——中央大街继续营商。
其实,老建筑保护并非赔本生意,其中也是有利可图的。刘教授认为,在利用历史建筑上,不少商家文化意识不够,不懂利用老字号的门脸做招牌,大张声势但却没有发挥好老建筑的文化招牌。而在巴黎的日尔曼街上一家历史悠久的咖啡厅,上百年来装潢丝毫没改变,就连巴尔扎克坐过的位置也一如当初,吸引来无数游客。所以,历史建筑中也有算盘可打,商家还需慧眼识珠。记者 陈小雁 王睿 (除署名外)
记者手记
新旧交锋,谁是主角
城市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新建筑与老建筑交锋。
新建筑以高容积率、高使用率、时尚洋气的特征为人称道,新建筑带来的土地收入也颇丰,而历史建筑的垂垂老矣,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且难以活化而惨遭淘汰。
这一惯性逻辑带来的后果是:城市千篇一律,一个个新崛起的商业中心趋于雷同,城市特色荡然无存,所谓的城市名片也成了一张无法兑现的支票。
此次哈尔滨采访,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该城市的建筑风貌。置身“中华巴洛克”,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街……浓郁的异域风情让人流连忘返,一改大城市雷同的风貌,令人耳目一新。究其原因,是城市规划者的“大算盘”打得好。哈尔滨由于历史原因,有不少欧式建筑,而规划建设者以此为契机,在新建筑建设上,要求与老建筑协调,无论是建筑高度、用料、风格甚至包括招牌,不能与历史建筑相差太远。如此深谋远虑,不仅令历史城市风韵依旧,而且令城市的景观效应更明显,由此带来的经济效应也可观。可见,以全城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让老建筑唱主角,新建筑来搭台配合,刷新城市特色,也是一条值得规划者重视的路。云南丽江、凤凰古镇等小城客如云来,不也是老城效应的一种成绩?
哈尔滨被誉为“东方莫斯科”和“东方小巴黎”,和千篇一律的城市风光大相径庭,这一文化现象作为硬环境,是哈尔滨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值得广州借鉴学习。(陈小雁)(原标题:古建筑怎样“老有所养”?先天优势结合后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