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石经:历经六朝而不衰
2013/10/10 9:52:54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将经书刻于石,起源于汉代,原意无非想经书典籍永存于世。《房山石经》也是如此,但它与其他石经相比,更加弥足珍贵在于刊刻于隋代,历经6朝更迭而兴盛不衰。 《房山石经》由静琬大师在隋朝大业年间创刻起,师徒相传,代代接替,从隋一直延续到明,共经历6个朝代、1000年的时间,是一件浩大得令人不可思议的工程。僧人们如此锲而不舍,除却对信仰的虔诚更因为遭遇了两次“法难”的打击而心有余悸。
静琬秉承了师傅的遗愿,立志吸取“灭佛”的教训,镌刻石经。自隋大业(公元605年至公元617年)年间开始筹划,至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刻完《涅槃经》后即圆寂。据考证,静琬除刻《涅槃经》外,还有贞观八年所刻《华严经》,以及嵌于雷音洞四壁的《维摩经》、《胜鬘经》等经石146块。继承静琬刻经事业的弟子可考者有所谓导公、仪公、暹公和法公四人。唐开元年间,由于帝室的支持,静琬的第四代弟子惠暹在雷音洞(石经堂)下辟新堂两口(即今第一、二洞),镌刻石经。中晚唐时期,由于当地官吏的支持和佛教徒的施助,先后刻有石经100余部,经石4000多块,分藏于9个石洞。唐末国势衰落,五代又战乱纷多,房山石经一度停刻。直至辽代涿州刺史韩绍芳对房山石经清点后并力荐皇帝刻经,之后的辽兴宗、道宗和天祚帝都大力支援刻经,道宗时期通理和尚刻经,第一次把原本高两米多的大碑改为76厘米的小碑,这番改动省时省料,经板搬运起来也方便多了,大大加快了刻经的速度。天祚帝在位的天庆7年,山上9个石洞已经藏满经碑,于是僧人们在山脚下的云居寺内又开掘地穴搁置,地穴上建塔详记始末。辽金时期是房山刻经历史的另一重要时期。到了明代,朝廷修理了云居寺和石经山,明万历、天启、崇祯年间,有吴兴沙门真程劝募在京当官的居士葛一龙、董其昌等续刻石经。因原有石洞均已藏满封闭,故另在雷音洞左面新开一小洞,砌石为墙,将所刻经碑藏入,着名书法家董其昌为题“宝藏”二字,俗称“宝藏洞”(第六洞)。云居寺的石经刻造,至此结束。据近年统计,石经山9个洞内和洞外共得藏经碑1.4万余块。
随着朝代的兴衰沉浮,刻经的历程也是时断时续,但毕竟延续了下来。大规模的“法难”并没有再次来临,在没有任何功名利禄的驱使下,虔诚的信仰支援着一代代的僧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镌刻石经,永恒的东西往往不是可以标价交换的。此后在寂寞的几百年里,尘封的石经不再明了这世上的变迁。(杜洁芳 整理)(原标题:镌刻石经:历经六朝而不衰)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