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甫帖》分两行书有9字“苏轼谨奉别功甫奉议”,为苏轼奉别友人郭功甫时所写的手札,字数虽少,却极富神采、极为珍贵,历代收藏家对此评价都很高。郭功甫长苏轼一岁,二人政见不同,却常互赠诗画,唱和频繁。据专家考证,《功甫帖》应该是苏轼三十六七岁时所作。熙宁初,王安石执政,几年后,郭功甫被擢升为殿中丞,后在奉议郎致仕,路过杭州,期间(熙宁四年至七年)苏东坡正在杭州任通判,据推测这幅手札就在这段时间完成。清代书画鉴藏家李佐贤在《书画鉴影》中记载,《功甫帖》与苏轼的另一幅著作《刘锡勒草》以及米芾的两幅著作合裱在一起,成了《苏米翰札》合册。而据书画鉴定家马成名考证,这一合册民国年间被天津的银行家许汉卿保藏,4幅著作均通过从头装裱,其间这幅《功甫帖》何时从许汉卿手中流出不得而知。
据报道,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书画在国内外文物艺术品市场上继续受到追捧。上周末在纽约苏富比推出的“中国古代书画精品”拍卖会上,苏轼的《功甫帖》经过6位电话委托者的70轮激烈角逐后,上海藏家刘益谦以822.9万美元拍下了这件《功甫帖》,该作品最初估价为30多万美元。刘益谦称,一个多月前知道苏富比在纽约征集了苏轼的《功甫帖》,由于来历、流传各方面都比较清晰,自己参与了竞拍。不过竞拍后该件作品的回归路却成为其面临的一个问题。刘益谦表示,自己准备在今年年底开展的宋元收藏主题展上展出苏轼的《功甫帖》,但国外竞拍要入境就涉及关税问题。依据相关规定,进口艺术品要征收6%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
在目前这种高额关税的影响下,如果将《功甫帖》运回上海进行展示的话,可能需要多花近1500万元人民币,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因此只能通过“绕道”方式,先将《功甫帖》运到中国香港,然后再以“借展”的方式给上海的一家美术馆展出。(原标题:苏轼《功甫帖》踏上回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