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独立书店在法国享受特殊待遇。
美国与欧盟8日在华盛顿开启《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的首轮谈判。这个旨在建立全球最大自贸区的谈判内容涉及货物、服务、投资等多个方面,唯独“文化例外”。6月14日,欧盟27个成员国商务部长达成一致,响应由法国文化部长提出的“文化例外”倡议,宣布将把影音产业排除出此次欧美自贸谈判的范围。一时间“法国在给欧美自贸谈判设障碍”,“法国仇视英美文化”等论调充斥于全球媒体,美国谈判方也撂下狠话——“也有权不谈美国不愿谈的领域”,文化之争成为这场本不被看好的欧美自贸谈判的头一个雷区。
“文化例外”势在必行
“文化例外”是针对文化全球化提出的概念,它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那正是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将“美国梦”输送到全世界的时期。针对美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无孔不入的文化渗透,特别是好莱坞电影和影音产品的传播,法国于1993年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正式提出文化例外(L’ExceptionCulturelle)的概念,强调文化产品不同于其他一般商品;除了经济属性,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形成有独特的作用。因此,法国呼吁在自由贸易的同时遵循文化例外原则,主张政府介入文化管理,保障各国公民持续享有丰富文化生活的权利。
提出“文化例外”的概念后,法国通过行业补贴、配额制以及税务减免等措施不断支持法语电影、电视节目以及音乐行业的发展。即便在这种情况下,目前美国电影占据欧洲市场几乎60%的份额,而欧盟电影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只有3%至6%。在欧美音乐、电影、广播和电视节目贸易中,美国每年贸易顺差达15亿欧元。
法国一直在“文化例外”
电影作为法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国“文化保护”重头。一战结束以来,法国就有限制外国电影进口和扶持本国电影发展的举措。如1928年2月实施的互惠配额制,要求美国购买与放映法国电影,作为在法国发行美国电影的先决条件;1932年推行的配音配额制限制了为在法国放映而进行配音的外国电影数量;1946年实行的“布鲁姆—贝尔纳斯”协议推行了银幕配额政策,即每年每个季度至少要放映4个星期的法国电影。
在图书税收方面,奥朗德政府的做法是将图书增值税由萨科齐任内的7%回落到以前的5.5%,并设法保持独立书店的存在和运转。独立书店是法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据统计法国共有3500多家书店,其中有3000家为独立书店。为了避免被大型连锁店竞争淘汰,法国政府创设了特殊担保基金机制,以低利率或者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帮助独立出版商和独立书店从银行获得更优惠的贷款。同时政府在2013年决定追加900万欧元扶持实体书店的发展和帮助发展有困难的独立书店。
从电视行业来看,法国电视台采取严格的份额制度——至少40%的法国本土自制节目,优先引进欧盟其他国家的节目,之后才是美国节目。
面对数字化的冲击,法国及时调整国内文化政策,5月13日,法国《文化例外2号法》协调行动政策建议报告出炉。报告指出网络和视频点播服务对艺术文化创作的威胁,要求保障创作者的利益和资助创作。将打击网络非法下载行为转向重点打击营利性盗版行为。此外,建议中还提出将对一切可联网媒介,包括手机、平板电脑、阅读器、游戏机等征税。
“文化例外”鼓励“多元”
不同于美国,法国文化行业的发展一般都是由政府主导的。奥朗德在任期间奉行“文化服务于大家”的文化新政,重点在于艺术的发展和文化的民主。法国文化政策的核心价值就在保障文化的多样性。以电影为例,除了每年举行的戛纳电影节,法国各个地方政府也会举行各式各样的电影节,旨在发掘与支持故事长片以外的电影创作,包括短片、纪录片、实验电影等。同时也有影展致力于发掘其他法语区、亚非地区的优质影片,如南特市的“亚非电影节”就是亚洲电影在法国行销的重要推手。
已故英国历史学家托尼·朱特曾表示,“对文化的支持是公众生活的最后一块重要阵地,在这里,应该让民族国家而不是欧盟或其他私营企业承担一个近乎垄断供应商的角色”。这个观点与法国政府现行的政策不谋而合。20年来,法国因实行以政府主导的“文化例外”,有效支持了其文化产业发展,阻止了文化的商业化和低俗化,同时也没有采取向美国文化产品关闭市场的行动。事实上,排斥他国文化根本不是“文化例外”的真实用意,而且大部分法国人也开始接受生活在一个英语主导的世界。“文化例外”原则在法国的实际操作表现为“文化多元化”。 (原标题:法国将“文化例外”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