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观众对“孙悟空”格外热情
从巴西演出归来,稍事休整,10月30日,北京京剧院便召集部分演员、文化经纪机构吴氏策划以及媒体,举行了一场具有交流、研讨性质的总结会。“到底什么是市场?今天京剧的市场在哪儿?观众的需求是什么?” 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有一肚子话要说。
巴西观众看懂了《锁麟囊》:
“好人有好报!”
据介绍,此次出访系北京京剧院推出的北京京剧“传承之旅”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也是让京剧走进国际市场、走进国际主流社会的探索之旅。此次演出选择了纯商业运作模式,由北京京剧院承担基本费用,委托国内和当地顶级文化经纪机构参与策划、宣传和市场运营。
10月7日至23日共15天时间,北京京剧院一行67人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彼得罗佩雷斯、圣保罗3个城市,进行了12场演出及4次京剧知识的讲座、宣传活动,“取得了超出预想的成功”,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将京剧全方位推向国际市场,《锁麟囊》登上国际舞台大获成功。此次北京京剧院不仅带了以往出访常带的大戏《孙悟空大闹天宫》,折子戏《三岔口》、《虹桥赠珠》等在国际舞台深受欢迎的武戏,文武结合、在国际舞台多有展示的大戏《白蛇传》以及折子戏《霸王别姬》,还将程派名剧大文戏《锁麟囊》带到了巴西,并且将其作为三地演出的打炮戏放在首演的位置。
“我们安排《锁麟囊》赴巴西,也非常担心观众真的不捧场。”北京京剧院有关人士表示。为了让观众能够看懂、听懂,他们在演出前安排了当地著名的说书人对演出剧目的故事情节、京剧的表演方式以及京剧的欣赏方式进行介绍,请有长期在中国生活经历、熟悉中国文化的巴西人将剧目的唱词、念词翻译成当地语言。演出开始后,观众由于对京剧特殊的装扮、唱念方法感到新奇,出现短暂的笑声、议论声后,便很快安静下来。演员在演唱中的行腔、运气都被观众听得清清楚楚,每一个演唱技巧、精彩的表演都会赢得震耳欲聋的掌声、口哨声、叫“好”声。《锁麟囊》的主演迟小秋完成第一场演出后激动地说:“想不到国外的观众能这么懂京剧。”演出后,院方问一些巴西观众看懂了没有,对方表示看懂了:“好人有好报!”
二是走进巴西主流社会,观众鲜有中国人。12场演出观众达1.5万余人,几乎都是巴西人。此次巡演把宣传推广的对象定位为巴西观众,因此,选择的宣传方式、媒体都是巴西人关注的,引导大批巴西观众走进剧场。
三是票卖得好,上座率高,演出几乎场场爆满。彼得罗佩雷斯、圣保罗两地的演出票在北京京剧院到达巴西之前就已售罄。在里约热内卢的首场演出遇上了罕见的全城大堵车,原定当地时间晚上9点开始的演出,因为观众太少,被推迟到9点半开演,大部分观众仍没有到场。李恩杰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开演后不久,他坐在剧场一角边看演出,边观察观众的反应,发现剧场里的观众渐渐多了起来,最后上座居然接近九成。事后了解到,许多观众在路上堵了三四个小时,耽误了吃饭,仍赶到剧场看戏,只有少部分观众放弃了观看演出。
中国驻里约热内卢总领事陈小玲对李恩杰说:“想不到你们把京剧演得这么好,让巴西的观众这么欢迎。” 中国驻巴西文化参赞郑柯军说:“在国外为你们这样的团奔波太值了,我为我是文化参赞而骄傲。”
院长把有点歪的侧幕条扶正了
“国家强盛,中国的影响力扩大,是此次巡演成功的大背景和基本原因。”谈及此次巡演活动成功的原因,李恩杰首先表示,“我们在了解、采访中听到许多巴西观众说:‘中国现在很强大,我们希望了解中国。’”许多巴西观众是慕名而来,他们知道“京剧很有名”。另外,有高水平的合作伙伴亦是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次北京京剧院运作赴南美巡演的目的,除了传播文化之外就是探测南美市场,为此,他们选择了久负盛名的吴氏策划,并通过吴氏策划联合当地最具实力的经纪公司合作。
有好的并且阵容整齐的演员是演出成功之本。此外,对剧目的选择、加工整理、舞台的呈现、宣传推广、配套的活动、宣传资料制作、氛围营造等都很重要。
“《白蛇传》如果唱3个半小时肯定把观众唱跑了。我要求必须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李恩杰说,“这样一来演员更累了,因为戏浓缩了,演员没有缓一缓的时间。”为此,北京京剧院出访前对剧目质量严格把关,进行审查。“《白蛇传》因经常出国演出,所以我们压力更大。”演员王怡说,为了此次巴西巡演,刘秀荣等老师给他们排戏排了几个月,十分辛苦。选择剧目、选择演出团队及演员,对剧目进行精炼,实践结果是成功的。“这次我有一种全新的感受,”武戏演员詹磊说,“我没有感受过如此狂热的观众。‘孙悟空’一出场,15秒的掌声!巴西观众的热情简单、直接……”
此次北京京剧院演出团任务不可谓不重,生活也比较艰苦,但大家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没有人叫苦。为了降低成本每个人都兼顾几项工作,比如像王怡、张淑景、詹磊这些在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员也得在另外的戏中演配角或跑龙套,甚至连李恩杰都亲自上阵,演出前把看起来有点歪的侧幕条扶正了,当然他是为了追求完美,“孔雀爱惜自己的羽毛”。
试水巴西带来的启示
李恩杰说,北京京剧“传承之旅”南美站演出给了他们几点启示:国际市场对京剧演出存在巨大需求;京剧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赢得观众;要振兴京剧就必须转变观念,瞄准需求,满足观众,特别是第一次看京剧的观众;在一定时期内政府要对民族文化“走出去”给予支持,同时必须鼓励走进市场,不能“一刀切”。
创立于1991年,致力于国际文化双向交流,每年在国内外组织300余场演出和各类活动的吴氏策划的总经理吴嘉童谈起此次合作,对北京京剧院赞赏有加。他笑称李恩杰为“大侠”,惺惺相惜使二者走到了一起。此次运作,吴嘉童强调了“品牌”的概念,在巴西宣传“北京京剧节”,打的是“北京京剧”的概念。回顾此次巡演,他还谈到政府责任和媒体责任的问题。京剧由于演出队伍庞大、投入高,如果没有政府支持会很难。而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不管什么团出国演出,媒体都说是“巨大成功”,致使真正好的、成功的也都被湮没在“巨大成功”的汪洋大海中。
李恩杰坦言, 此次赴巴西演出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演出规模过小,成本过高,投入产出不成比例;二是由于事前社会及各方对演出成功信心不足,没有社会和企业赞助,对政府的依赖度较高。“赚钱并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尺。我们毕竟往市场靠近了一步。”有了积累的经验,北京京剧院打算2015年再赴南美巡演。本报记者 罗云川(原标题:北京京剧“传承之旅”南美站演出 成功归来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