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在学界讨论了至少有10多年了。非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人们所关注,乃至形成了一股非遗热。这种热潮背后,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注意呢?
非遗不能沦为单纯的表演。在南方某个少数民族地区,当地有一种火神祭祀,这种祭祀以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历史上它应该是全村民众共同参与的。舞者为祭司,舞蹈充满了原生态的神秘韵味。可是时至今日,整个火神祭祀几乎看不到当地民众的参与,而它的观众除了媒体从业者就是专家学者,舞者的表演更是已经变了味道,不再是为祈祷火神保佑而跳舞,而是被“艺术化”,也更有“镜头感”,甚至连祭司们也越来越清楚如何在各种长短镜头前表现自己。无法设想,一旦哪一天媒体不再去报道他们,专家学者也不再关注他们了,他们是否还会卖力跳舞,甚至这种祭祀活动还能否延续下去?
不要枉顾历史的“挖掘”和“强迁”。随着非遗热的蔓延,很多地区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文化挖掘,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文化的挖掘一定要尊重当地的历史。宋朝以后在民间有两位很重要的女神——南方的妈祖和北方的碧霞元君。“文革”中,在北方很多地区,碧霞元君的信仰遭到很严重的破坏,大量碧霞元君的庙宇和神像被拆毁、许多的民间祭祀活动被取消。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民间风俗信仰的挖掘和恢复,然而在此过程中一些地区的做法却并不遵从历史事实。在北方的某个小镇,历史上原本是信仰碧霞元君,前几年却立起一尊妈祖像。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恐怕是因为妈祖信俗已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该地区认为一旦能和妈祖信仰挂上钩,就会给当地的发展带来好处,是否符合史实、有没有群众基础已不是他们考虑的因素。像这样不顾历史的“挖掘”和“强迁”,我们如何对得起子孙后代?
面目全非的改造是另一种毁灭。对保留比较完好,或者恢复得比较好的各级非遗项目,我们不要贪大求洋。华北某村历史上缺雨较为严重,旧时在每年的初春该村都要举行龙王祭祀活动,有专家考证这种祭祀活动的职能主要就是求雨。上世纪90年代初,村里民间又自发恢复了中断了十几年的龙王祭祀活动,并且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该地也被誉为新时期的又一民俗宝地。可是,后来当地的地方文化精英编写出的历史传说故事中将它与中华民族的起源搭上了关系;当地还邀请各种“专家”,把本来普通的祭祀活动“上升”为炎黄子孙的图腾文化。结果,虽然每年初春依旧会有大批的学者专家、各类媒体前去考察和报道,可是该地多次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都没能如愿。笔者认为,原因之一就是它已经被改造得面目全非。这种对传统文化不够尊重的非遗改造,与其说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不如说是一种毁灭。
非遗中不乏昆曲、古琴那样的阳春白雪,但更多的是大量的民间文化,是和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化。它既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又容易被臆造。既然把这些传统文化定位为文化遗产,我们就应该像对待物质遗产一样,小心翼翼地维护,让它原汁原味地世代绵延下去。 (原标题:警惕非遗热背后的“强迁”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