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因其不可再生性不能受到任何破坏,而业内将古籍流散毁灭事件称为“书厄”。近年来,尽管我国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古籍保护力度,但不少古籍现状仍然堪忧。从业人员不足、修复人才不够等成为古籍保护工作的“拦路虎”。古籍究竟是“藏”还是“用”?其未来发展趋势如何?近日,记者采访了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李勇慧。
“藏”好是基础,“用”好是目的
“古籍是前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和历史见证。”李勇慧说,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全国公共图书馆藏古籍2717.5万册件,其中珍稀善本古籍229.5万册件,这只是先人制造的文化财富的一小部分。古籍一旦破坏,便不能完整再现,因此,对古籍进行原生态保护,是古籍保护的前提和基础。
古籍保护工作,由于特殊条件限制,有人主张将其“束之高阁”,以免被破坏;有人主张加强展示,发挥古籍传承文明的作用。对此,李勇慧认为,古籍既要“藏”好,也要“用”好。
“古籍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载体,要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文化传承,势必要到古籍中挖掘材料,因此,古籍的利用才是归宿。”李勇慧说,保存与利用是相辅相承的。保存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利用是保存的另一种形式。图书馆在古籍利用时要加大展示力度,让全社会了解古籍,并知道如何保护古籍。在展示与利用的同时,加强对古籍的保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以利用,避免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修复人才,原本不足,流失严重
在古籍修复领域,人才不足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古籍保护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对古籍的原生态保护,除改善古籍保存环境、避免人为及不可抗力损坏外,对古籍进行修复是必不可少的。但修复界的现状是,待修复古籍数量太多,而人才匮乏。”李勇慧说,山东省图书馆现有古籍75万册,30万册古籍需装订,40万册需修复,15万册包括2万册馆藏珍品需重点修复,而古籍修复人员却只有9人。
“按目前的修复人员数量,大概需1000年,才能完全修复好。”李勇慧坦言,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国家图书馆及上海图书馆都先后办过古籍修复培训班,但范围不是很广,培养的修复人才也很有限。加上有些图书馆的修复人员是按技术工人编制享受工资待遇,社会上也普遍认为修复人员是技术工人、干脏活累活的人等。这些条件的限制,使不少修复人员半途改行。即使是现在,很多地区的修复人员待遇仍不高。还有些图书馆的修复人员,是从书库里支张桌子进行古籍修复的,工作环境简陋,修复工作受到限制。
古籍普查是项艰苦、长期的工作,繁复且需要谨慎,故应给予古籍普查人员相关补助,真正实现保质保量、多劳多得。李勇慧建议,应坚持每年评优机制,激励古籍收藏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热忱。
在这方面,山东的做法得到业界认可。山东省文化厅、省古籍保护中心自2008年起,连续4年表彰山东省图书馆、山东大学、山东博物馆等41家古籍收藏单位为“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连续4年表彰来自全省各系统古籍从业人员逾200人次,为“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时值毕业生就业困难之际,却鲜有人想到古籍保护。曾有专家建议,在大学开设古籍保护专业,实行定向招录。但目前全国开设古籍保护专业的高校寥寥无几。
实地普查,以展览提“知名度”
山东历来重视古籍保护,尤其是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6年来,作为12家国家级古籍保护中心,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建立了集普查、修复、展示、研究“四位一体”的古籍保护工作体系,指导各系统图书馆改善古籍保管条件,培训专业人员,使山东省古籍保护事业结出丰硕成果。
自2007年以来,山东坚持举办年度全省古籍会议,坚持每年举办培训班,坚持以珍贵名录评审为抓手,有效推动全省古籍普查工作的开展。李勇慧介绍,目前,山东已将17市164家单位纳入普查范围,烟台等8个市已率先完成普查工作,全省已有91家单位和个人向国家中心提交数据约6.62万条。全省共有945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4家单位入选“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6203部古籍入选两批《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28家单位入选“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烟台等市率先建立市级名录。先后举办各层次、各类别培训8次,累计培训500余人次。
在做好普查工作的同时,山东坚持项目带动,先后举办了“海源遗珍”暨“《文选》蝶变”大展、“第二批《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珍品联展”“抗战时期孔府保护山东珍贵文献特展”等一系列古籍展览,社会反响良好。(原标题:古籍保护:现代版“书厄”不能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