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印象关注 >> 浏览文章

唐代墓葬中出土数个“饺子”“祛寒娇耳汤

2016/10/24 17:32:30 点击数: 【字体:

唐代墓葬中出土数个“饺子”“祛寒娇耳汤

唐墓葬中出土的“饺子”

  考古发现:1959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编号为301号的墓中,出土3个灰陶小盌,盌中各置一只饺子。饺形如月牙,长约5厘米、腰宽1.5厘米,皮是麦粉做的,与现代所吃的饺子完全一样。1989年,在对阿斯塔那墓地再次发掘时,从一座墓中又发现了水饺。

  饺子,古人视之为小吃,归为“点心”类食物。据《酌中志》记载,明代,正月初一宫中要“吃水点心”。

  据考,饺子的出现晚于面条。民间一直传,饺子原叫“娇耳”,是东汉名医张仲景发明的,他最早用“祛寒娇耳汤”御寒防病。在张仲景生活的年代人们确已吃饺子,1981年从重庆忠县涂井崖墓出土了一件陶庖厨俑,俑面前的案上便有“饺子”。

  但汉魏人并不把饺子称“娇耳”,而称“馄饨”。隋唐时,馄饨的形状更接近现代饺子的形状,多做成“偃月”状。除了“馄饨”一名外,唐人还称水饺为“牢丸”,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中便提到了不同做法的“笼上牢丸”和“汤中牢丸”。

  到了宋朝,“馄饨”与“饺子”才被区别开来。根据形状,宋人将饺子称为“角儿”或“角子”,宋周密《武林旧事》中便提到了“市罗角儿”、“饧角儿”等诸种饺子;因为饺子是扁状,有的地方又称之为“匾(扁)食”。

  元明时人们仍习惯称饺子为“角儿”。元忽思慧《饮膳正要·聚珍异馔》便记载了当时宫中流行的“水晶角儿”、“酥皮角儿”、“撇列角儿”、“时萝角儿”等多种饺子。到明朝,“水饺”、“饺儿”叫法被接受,明张自烈《正字通》“饺”条称:“水饺耳,即段成式食品,汤中牢丸,或谓粉角,北方人读角为娇,因呼饺饵,伪为饺儿。”

  明清时人们食饺之俗与今天已无不同。清徐珂编撰《清稗类钞·饮食类二》“饺”条称:“蒸食、煎食皆可。蒸食者曰汤面饺,其以水煮之而有汤者曰水饺。”

  值得注意的是,在角子成为“饺子”后,饺子被赋予了更多的民俗学意义,兴起了立秋、立冬、过年吃饺子风俗,取“时节交替”、“更岁交子”之意。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