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焰
公元617年,贵族李渊利用隋末民众起义给予隋朝统治集团致命打击的有利形势,率兵攻占长安。次年炀帝死,李渊废代王杨侑自立为帝,是为唐高祖。改元武德,仍定都长安。
李渊称帝之初,一切制度多承隋朝旧制。至统一全国的战事结束后,才逐渐进行改革。其中,货币制度是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原因:一、五铢币制创自西汉,经过七百余年的运行,由盛及衰,至隋末已败坏之极;二、魏晋南北朝四个世纪的币制多元化,不仅表现为钱帛并行,也包括各种铜铸币的多元探索。这便为唐朝新币制的创立提供了丰富的借鉴;三、自古以来,王朝更替后进行制度改革,已经成为历代奉行不变的传统,何况唐室一向以正统自居,若不铸钱,无以示威德。李渊定鼎之际实施典制改革正契合了这一传统。
武德四年(621年)七月,朝廷宣布废止隋五铢,发行新钱“开元通宝”。新钱面、背肉好,郭整,钱径2.5厘米,穿径0.7厘米,郭宽0.2厘米,重约4克(图1、2)。钱文由大书法家欧阳询制词并书,体作八分书,清丽遒劲,独步古今。当时在洛(今河南省洛阳市)、并(今山西省太原市)、幽(今北京市)、益(今四川省成都)诸州置监铸钱,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各三炉,右仆射裴寂一炉。五年五月,又于桂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设桂州监铸钱。
唐代以前,我国铜钱铸造的成色是没有标准的。汉代还盛行“即山铸钱”的办法,即用矿山开采的原铜来铸钱;到了唐朝,对于铜钱的成色开始规定一定的制度,如天宝年间规定铜钱的成分是:铜83.32、白蜡14.56、黑锡2.12,这是铸钱制度上的一个明显进步。当时,全国共置九十九炉铸钱,每炉计铸钱三千三百贯,每年铸钱额达三十二万七千余贯文。统一的开元通宝钱的大量铸造与流通,反映唐代货币经济的复兴与发展,这从许多古遗址或墓葬中钱币出土情形可获得证实。魏晋南北朝时期钱币实物的出土明显偏少,可是唐代的遗址和墓葬中开元钱的出土是普遍而常见的现象了,而且不乏大量钱币贮藏或作为陪葬品的情形。河北邯郸峰矿区发现一陶缸古钱贮藏,重约83公斤,除汉五铢钱及少数南北朝钱币外,绝大多数是开元通宝,约达18000余枚;北京南郊养鸡厂曾发现一座五代时辽墓,在大量的殉葬钱币中,较完整的铜钱约有73900枚,其中最多的是开元通宝。同时,开元钱的流通范围也扩大了,如在我国新疆各地的唐代遗址中,也几乎是“俯拾即是”。
早唐时期“开元”钱的“开”字间架匀称,疏密有致;“元”字首划为一短横;“通”字的“辶”前三笔各不相连,呈三撇状(图1)。中唐时期“开元”钱的“元”字首划为一长横;“通”字的“辶”前三笔呈似连非连的顿折状,进而又演变为连续的拐折状(图2)。另外,“开元”钱的“元”字第二划还有无挑(图1)、左挑(图2)、右挑(图3)和双挑(图4)的特点,这种区别的目的在于用以计时。初唐时期元字不挑,稍后出现左挑,这些都是出自武德年间的。之后又出现右挑,应该是贞观及其以后时期的。至于双挑的,数量很少,可能是高宗时的纪念币,诸如平高丽,平突厥,封泰山等大事后,铸钱封赏之用。
很多“开元”钱的钱背上均有月文(图4、5)。关于月痕开元的始铸造年代,在古文献方面检索到以下说法。《唐会要》卷八九引郑虔《会粹》云:“自文德皇后后掐一甲迹,故钱上有掐纹。”此说殆不可信,早被大量考古材料所否定。吴曾能《改齐漫录》云:“世传青琐集杨妃别传以为,开元钱乃明皇所铸,上有甲迹乃杨妃掐迹。”依《旧唐书·杨贵妃传》,杨玉环于开元二十四年进宫,“既进见,玄宗大悦。不期岁,礼遇如惠妃……天宝初,进册贵妃”。杨贵妃进宫、册封的年代与世传青琐集之语大致耦合,但此说未得到正史方面的印证。也有人说是模仿伊斯兰教的标识,但武德二年造钱时,伊斯兰教还未传入中国,此后三年才逐渐进入大唐,至贞观二年其影响才逐渐扩大,开元创制时,何能影响中国。
其实,背文的起源可谓与钱是一同开始的,殷周的刀布已经开始用背文,而且极为复杂。至于月文的出现,最早间于汉代的四铢半两,其形状是新月的写真,而后五铢钱也见之,三国两晋的钱上,也发现过阴刻的月形图案。其所以采用新月花纹的用意,钱币学家认为是对圆满丰足生活的一种期盼。
再说中唐以后出现的年号钱,是将年号作为币名,来显扬帝王天威。那么,开元通宝尚不属于年号钱。那为何称为“开元通宝”呢?学界存在着两种说法。
一说,所谓“开”者,乃开启、开拓之意。“元”者,易经上本有“元者始也”,“元者善也”的古训,为人所尽知。“开元”意为“开创安定富裕的美好生活”。“通宝”也是当时流行的术语。称“钱”为“宝”,始于左传。晋时也有人说过“钱,国之大宝”。因此“通宝”也有“通济溥益的实货”之意。
还有一说:即开元通宝的命名,与南北朝时期以至隋唐之际盛行的道教文化有很大干系。先说“开元”二字。南北朝时期成书的道教经典有《太上老君开天经》。按照道教教义,远古创世纪经历了诸劫,凡五个劫号,其中便有“开皇”。开者,开劫度人之意。北朝道教经典又有《度人经》,专讲道教诸位尊神开劫度人之理。元者,道经讲“洪元”,为道教创世纪的第一大世纪,洪元经万劫又有混元。《云笈七签》卷三说:“寻道家经诰,起自三元”。即“混动太无元,赤混太无元,冥寂玄通元”。“开元”二字合释则有开劫创始超度众生的寓意。“通宝”二字,道藏有洞真诸经,通、洞在道藏中互用,洞即通,真即宝。“洞真”谓通向真仙之道,此亦通宝一语暗含影射之意。故“开元通宝”制词,除显性意义外,尚有隐性意义层面存在。不管是哪种解释,其用意不外是为了迎合高祖心理,既能借此让其崇道盛举,沟通与道教诸神君的感应,得以长生久视,长治久安。
武德初年,“开元”钱铸造的数量不多,市场中通货不足,交易仍须用布帛。朝廷似乎对隋末通货膨胀的影响心存畏惧,无论市场中如何迫切需要钱币,都极为慎重,不增加发行,反而鼓励以物换物。当时一斗米只需三文钱,百姓零用实在不方便。同时唐朝国际贸易空前发达,钱币大量流向国际市场,更加使得国内交易大为不足。由于种种原因,私造盗铸便开始盛行。虽然私钱比较薄小,但材质做工均为上等,所以有些地区便把它当辅币使用。以两枚或三枚当一枚管钱使用,解决了零用的问题。商业发达的地方甚至与管钱等价使用,以救济货币短缺的困难。私钱能够在市场上发挥良好的作用,与管钱并行而不相害,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这也正是贞观永徽之治的最佳成就。
开元通宝币文的创制,使铜币脱离了半两和五铢币制标重的钱名,而成为以通宝命名的铸币体制。其实,通宝命名并未绝对脱离量名,之所以不再冠以标重名称,有两个原因:一是五铢通行七百余年,其标准化币制已深入人心,方孔圆钱的标准重量,已约定俗成,低于4克左右,即为减重劣钱,对无数次货币减重和恢复标准重量的做法,人们记忆犹新,因此新的币制完全无必要再冠以法定重量的名称。二是通宝币制实际上是规定成分和法定重量的,即二铢四絫,后来由此形成一钱重量(十钱一两的十进位制于是产生,唐代以前的重量计数均以二十四铢为一两)。这样不言而喻,一枚通宝即一钱重量。
总之,通宝此名一改,遂开创了中国铜币制度上的一代新制,它把行使了七百多年以重量“五铢”为钱文的“铢两”制,改为以“宝”字为核心的“宝钱”制,并沿袭了一千三百多年不变,直到民国后才逐渐淘汰,在铜币三大币制中是历时最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