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我国的一部历史原籍,是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编纂的一部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编年史。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所谓“史学两司马”。
《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点评批注《资治通鉴》的帝王、贤臣、鸿儒及现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不胜枚举、数不胜数。本栏目精选了几个故事加以讲解阐释《资治通鉴》中的人生智慧,从几个侧面不同程度地展现了我国固有的传统美德与价值观念,让我们以史为鉴,学做真正的领袖和善于思考的公民。
南宋史学家王应麟评价说:“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
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著书之难》中高度评价《资治通鉴》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称赞这两部著作“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
《资治通鉴》亦有高度文学价值,曾国藩撰成《经史百家杂钞》一书,其中选录《资治通鉴》11篇。曾国藩评价此书说“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
毛泽东自称曾17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并评价说:“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
【牛人汲黯】
人必自重,才能得到他人的敬重。这一金科玉律,自古皆然。
汉武帝时,三公九卿间,卫青独得尊宠。因为这一缘故,大小官员对卫青多有巴结,昼夜奔走卫府,希望卫青帮自己在皇上面前多说两句好话,至少不说坏话。但凡事皆有例外,名臣汲黯就没有趋炎附势,朝上朝下,如遇上大将军卫青,仍用平等礼节待之。
朋友和家人觉得不妥,纷纷向汲黯建言,说“老汲啊,难道你看不出来吗?皇上正在力挺卫大将军呢!当今天子希望朝廷文武百官都居于大将军之下。大将军地位现正炙手可热,你不可以不拜的!”
汲黯听罢,略一沉思后答道:“怎能说我不尊重大将军呢?以平等礼仪对待大将军,他却不恼怒,不正说明大将军礼贤下士吗?!”人世间不缺“传话筒”,此话递到了卫青的耳里。卫青是个明白人,一听这话,他觉得汲黯是个贤明的人,于是多次登门拜访,向汲黯请教有关国家的疑难大事,一番促膝交谈,卫青对汲黯愈发尊重。
不仅卫大将军,汉武帝对汲黯也是礼敬有加。卫青虽然是在万人之上,但进宫时,汉武帝有时就坐在床边接见他。召见丞相公孙弘时,汉武帝偶尔还顾不上戴帽子,非常随意。但在召见汲黯时,如果来不及戴帽子,汉武帝宁可不见。
有一次,汉武帝在帐中观看兵器陈列,碰巧汲黯要进帐奏事,又碰巧汉武帝没来得及戴帽子。但汲黯已进到门口,汉武帝赶忙躲入后帐,并派人传话,这回不方便见汲黯了,凡他所奏,朕一一照奏。汲黯受到的尊重与礼敬,由此可见一斑。读着这些文字,想象着这样的情景,虽然一千多年过去了,但心里仍有一丝丝暖意。
要得到上司或下属的尊重,窃以为无非两条:一是自己要有点真功夫;二是内心要有所坚守。
【忧公如家】
媒体最近披露了几起买官卖官的丑闻。掩卷而思,有时作天真地想,觍颜伸手向人要官,羞羞,不怕不好意思吗?况且,官职乃国之神器,又如何能一卖了之呢?
有些想不通。
想起汉和帝时的黄香。
黄香是江夏人,时任尚书令。黄香为官勤政、清廉,颇有政声。当时东郡太守缺位,汉和帝反复比较,觉得黄香适合这个职位。于是,御前会议决定由黄香继任这一位置。
宁为鸡头,不做牛尾。多少年来,官场中人都将此奉为圭臬。确实也是,能镇守一方,能造福一方,该是多高兴的事啊,但黄香的选择出人意料。
黄香上书朝廷说:“典郡从政,才非所宜,乞留备冗官,赐以督责小职,任之宫台烦等。”他的推辞委婉且坚决,意思是,主管一郡的地方行政,我的能力不够啊!还是留下我做个散官吧,从事一些督察的微职,料理料理宫中尚书台的种种杂务琐事就可以了!
汉和帝对黄香的推辞很是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但又觉得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于是决定重新任命黄香为尚书令,更为重要的是,将他的官秩增加为两千石,并且从此对他亲近、器重有加。黄香“亦祇勤物务,忧公如家,”工作更加勤勉尽职——黄香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黄香到底能否适合做东郡太守,我以为已不重要。难能可贵的是,黄香能有清醒的自我判断,知自己份量,决不尸位素餐。只愿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分。
【大义脂习】
不少传统的读书人有个毛病,恃才傲物,轻易看不上人。三岁就“能让梨”的孔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也患此病不浅,最终脑袋搬家,还连累了老婆孩子。
《资治通鉴》上载,“融恃其才望,数戏侮曹操”。怎么说呢?孔融仗着八斗才高,以及士林的人望,一逮到机会就戏弄,甚至嘲笑曹阿瞒。曹操志存高远,是想做大事的人,做大事自然需要有知识分子的支持,也就没有与孔融计较,忍了!
可惜的是,孔融没有读懂曹操。面对曹操的一忍再忍,孔融没觉察到危险,更没有收敛,反而是顺竿子上爬,看到曹操不吭声,愈发张狂,更在稠人广座间随便评骘时事,臧否人物,对曹操实施的政策屡番极尽调侃之能事,其中不乏刻薄、恶毒之语。久而久之,曹操萌生了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念头。
本与孔融早有矛盾的郗虑,读出了曹操的杀机。因为孔融曾称祢衡是“颜回复生”,祢衡则回敬孔融乃“孔子不死”,这本是文人雅士间玩笑式的吹捧,但郗虑深文周纳,巧构罪名,曹操也就顺势以蔑视名教、大逆不道的“莫须有”处以极刑,并且传令,任何人不得为他收尸,违者格杀勿论。曹操此番出手太狠,被送上刑场的,还有孔融老婆以及两个年幼的儿子。
孔融最终走到这一步,他的好友、京兆人脂习早就预料到了。之前,作为老友的他多次对孔融予以规劝,警示他“刚直太过,必罹世患。”很遗憾,孔融没能好好听老友的话。
待孔融被杀后,曝尸街头,没人敢去收敛。只有脂习,这个昔日的老朋友义无返顾来到刑场,一边抚摸着孔融已经坚硬遗体,一边放声大哭道:“文举舍我死,吾何用生为!”孔融你弃我而去,我活着还有什么用?!脂习悲痛欲绝,如丧考妣。
消息传到曹操耳后,他勃然大怒,竟敢跟我作对?你有几个脑壳?盛怒之下的曹操,马上令人赶往现场逮捕脂习,准备送脂习上路,以遂其所愿,去到下面好好陪伴老友孔融。
脂习能走到这一步,必定是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是,很奇怪,曹操并没有立即执行,而是将他收监。几天之后,曹操又下令赦免了脂习。
Why?这是什么原因?司马光老先生没给出答案。窃以为,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都不是“孤独不败”,也需要情感的支持与慰藉,特别是在人生大难时。脂习对友谊的坚守与忠诚,恰恰一举击破了曹操厚重铠甲之下的柔软。
《资治通鉴》的名言好句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采贞观元年》,这两句大意是:使用人就如使用器物一样,各取其长处而使用。使用器物要按照器物的特有功能来使用,任用人才也要根据各人的长处来使用。能扬长弃短,量才而用,不但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也有用不完的人才。如果看不到人的优点,只看到人的短处,那么世上就没有可用的人了。
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疏忽
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太宗贞观十二年》。这两句大意是:富贵会产生骄奢,疏忽会导致祸乱。富贵虽然不一定产生骄奢,而骄奢则必然产生于富贵,因为富贵给骄者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条件,这是富贵者不可不警惕的。疏忽大意,漫不经心,往往会对灾祸的苗头视而不见,使其由小而大,最终导致灾祸发生,这是必须警惕的。
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誊日损而祸至
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这几句大意是:常常听到别人说你的过失,过失就会日益减少而福气就会来到;常常听到别人对你的称赞,声誉就会日益受到损害而灾祸就会降临。这几句是很符合辩证法的格言。告诫我们千万要多听逆耳的忠告,而不要被溢美之辞冲昏了头脑。
英雄无用武之地
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本句大意是:虽是英雄,却没有使用武力的地方。赤壁大战之前,诸葛亮对孙权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说:“今操芟夷大难,略以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后来人们进一步引申其意,常用来比喻空有才智和本领却无处发挥。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这两句大意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能明达事理;听信片面的意见,就会愚昧糊涂。此名句是魏征劝告君王纳谏的著名格言,东王符《潜夫论·明暗》就曾说过:“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魏征概括成“~”,词句简洁精警,发人深省。两句从“明”、“暗”两种不同效果,说明应“兼听”,不能“偏信”。只有兼听,才能全面了解情况,明辨是非,作出正确判断;而偏听偏信很可能会上当受骗。尤其是对于不同意见,更应认真听取,这样才能免于失误。可用以劝诫人们特别是领导应广泛听取意见,克服片面性。
口有蜜腹有剑
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本句大意是:口头上温和亲近得像蜜一样甜,内心里却刁钻歹毒得像剑一样利。这两句是唐人对奸相李林甫的形象概括。《资治通鉴·唐纪》载:“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已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
□ 一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