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简称“沪(滬)”,本指一种渔具,至今仍在使用。市政协委员朱少伟据此提出建议:这种古老渔具具备“申遗”资格。
据史料记载,古时,吴淞江在今上海青浦区北部出海,其水域一望无际,烟波浩渺,下游村落多为渔民,普遍使用一种叫做“沪(滬)”的竹制渔具。南朝顾野王《舆地志》对这种工具作了细致描述:“插竹列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而没,潮落而出,鱼蟹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曰扈。”也就是将竹插在河流中编成栅,使随潮水而入的鱼蟹多被阻拦于竹栅内。特别是河蟹,具有攀爬的习性,在顺水而下遇到竹栅阻拦时,就拼命向上攀爬,使渔民唾手可得。
因在河流中使用,“扈”后来被加上三点水,即简化字“沪”的繁体。又由于“沪”遍布于“渎”(河流入海之处),这段河道便被称为“沪渎”。于是有了南朝梁简文帝《吴郡石像碑记》的记载:“松江之下,号曰沪渎。”到唐代,吴淞江河口段“阔二十里”(嘉庆《松江府志》),依然是著名渔港。
“那时,渔民使用的渔具虽多达十余种,但最常见的还是‘沪’,只是它被改称‘簖’。”朱少伟介绍,这是因为人们此时已习惯将“沪”用于江名,为了避免概念混淆,遂另造一“簖”字来称呼这种渔具,意指 “阻断鱼蟹的退路”。
“由于‘簖’制作简单,使用方便,收获颇丰,在吴淞江沿岸乃至江南都长期被作为传统渔具之一,而历史悠久的‘沪’,也被作为地名沿用下来。”
古老的“簖”,则因用途变化被苏浙沪的老农叫做“蟹簖”。朱少伟在沪郊采风时,曾目睹老农以“蟹簖”捕捉螃蟹情景,与古代殊无大异。他认为,如今,沪郊老农使用“蟹簖”者已不多,传承千余载的“蟹簖”,其制作和应用技术,是一种源于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得到保护和研究,而且理应“申遗”。(通讯员 潘良蕾 记者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