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意思是,懂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人一旦对某件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探索。陈木林就是这样一个“乐之者”。
因为“兴趣”,所以“专利”。陈木林平时酷爱雕刻,他雕刻的《汉夫子风雨竹》与《文化巨人孔子》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获得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外观设计专利和发明专利的殊荣。为此我们对陈木林进行了采访。
走进陈木林的家,屋内简单的陈设和他朴素的外表相得映彰。“我没文化,不知道怎么说”,一句简单的话语透露着陈木林的朴实和本分。
陈木林于1956年出生在郑州市惠济区老鸦陈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姊妹五个,排行最小,自幼家境贫困。“我小时候家里挣得顾不上吃的,我们都吃榆树叶子”。谈起小时后的记忆,陈木林仍然带有些许感慨。贫困的家庭支付不起上学的费用,陈木林只念到了小学四年级,报纸都看不下来。
虽然文凭不高,但是陈木林平时善于思考,善于钻研。他曾在一家建筑公司当设备管理员,在此期间,认真观察,仔细研究,发明了地坪清理机,并获得证书。
喜爱雕刻的他也想在雕刻上做出一番成就。刚开始他接触的是木雕,后来感觉木头雕刻的作品不容易保存,就寻思找一种材质来代替木头,做出一种容易存放、收藏价值高的艺术工艺品。
为了实现这一想法,陈木林先后进行了多次尝试。一开始尝试在易拉罐和铁皮上雕,但是这两种材质的腐蚀性较强,不易保存。于是陈木林就开始新一轮的思考。2006年,陈木林动身考察省内外的雕刻市场,发现几乎没有铜版雕刻,2007年便开始尝试在铜板上进行雕刻的试验。
在铜板的选择上,陈木林也是煞费苦心。先是使用薄铜板,在雕刻时,发现虽然好雕刻,但铜板容易变形,并且立体感不强。之后又多次尝试不同厚度的铜板,经过反复试验,最后选定用2毫米厚度的铜板,这样雕刻出来的作品不易变形,且立体感强。
铜版雕刻不同于木版雕刻,首次接触,困难重重。铜板材质相对于常规的木头、石头雕刻材料更加的坚硬,需要用钻头进行雕刻。为了找到合适的钻头,陈木林三天两头的往机电市场跑,一次次的尝试,终于找到了合适的钻头,为此陈木林一连高兴了好几天。
“铜版雕刻很费事,要经过好几道程序”,陈木林说,“首先要找到合适的图案,然后在铜板上打样,在经过钻铜板,打磨,抛光等工序”。说着便带我们进入他的工作室,炎炎夏日,工作室只有一个简陋的风扇来维持一丝凉意。
在这复杂的程序中,每一道程序都要求全神贯注,精益求精。
钻铜板是要求最高的一个环节,稍有不慎,钻头就会断裂。“雕刻时要非常专注,一坐就要几个小时,有的字只有几毫米大小,完成起来非常困难,手脚受伤都是难免的”。每当雕刻出一个图案,或者一个字,陈木林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陈木林在其雕刻图案的选择上偏重于历史题材,这对于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水平的他,是难上加难。但是兴趣让他苦中作乐,并坚守着文化的传承。铜雕作品《汉夫子风雨竹》就是以他二十多年前购得的碑林关公拓片为蓝本制作的。二十年的时间使这幅画残缺不全,但陈木林凭借其记忆一步一步修补,恢复了这幅画的原貌,并以此为蓝本,经过一年的雕刻,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当天完成了这幅作品。《汉夫子风雨竹》是他的第一幅铜雕作品。这幅画由三扇小图组成,中间是“关圣帝君像”,左边是“风竹”,右边是“雨竹”,整个作品气势恢宏,精美绝伦。作品完成后,陈木林就申请了专利。2011年,专利批准下来,这幅画获得了外观设计专利和发明专利。2012年,陈木林的《文化巨人孔子》也相继获得专利。
之后,陈木林又以《千字文》为蓝本进行雕刻。雕刻《千字文》时,因为学识有限,陈木林就去街头买有关《千字文》的书,听别人讲《千字文》的故事,自己钻研,进行雕琢。最终完成了八扇《千字文》铜版雕刻作品。
对于陈木林的执着和坚守,家人也给予支持和鼓励,不仅老伴儿支持他,连小侄子也会通过报纸、网络等途径为他搜集信息。
“一辈子有个自己的作品,干的活值得”。到目前为止,陈木林已经完成了七套作品,大都是历史题材,有《汉夫子风雨竹》、《文化巨人孔子》、《兰亭序》、《千字文》、《福禄寿禧》、《难得糊涂》、《录三国演义词》。
对于铜版雕刻的未来,陈木林抱着很大的希望,希望将这项手艺推广开来。陈木林说:“这个雕刻是以历史题材为主,可以传播知识,让人们了解过去的历史典故,对社会有良好的教育作用”。
坚持和毅力是一个艺术家必备的品质,陈木林将这些品质演绎的淋漓尽致。铜版雕刻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兴趣和爱好谱写了他生命中艺术的乐章。
人物简介:
陈木林,1956年出生在郑州市惠济区老鸦陈村,曾在建筑公司工作,发明“地坪清理机”,并获得奖项。2007年开始着手铜版雕刻,2011年他雕刻的《汉夫子风雨竹》获得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外观设计专利和发明专利的殊荣,随后《文化巨人孔子》也于2012年获得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