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朱汉昌先生展示俄文汉口茶业码头明信片 记者胡冬冬 摄
连日来,本报“重走中俄万里茶道”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昨日,数位市民致电本报希望为活动提供相关素材,表达自己参与活动的迫切愿望。这其中既有热衷老汉口历史的收藏家,也有中俄两国交往见证者的后裔。
家住武昌的朱汉昌先生在收藏界以收藏辛亥实物及清末民国老汉口各类税票、商号票证著称。听说本报组织“重走中俄万里茶道”,朱先生致电表示,他收藏有一批与“万里茶道”相关的历史实物及相关票证,希望能为此次活动的报道和研究提供帮助。
昨日,他向记者展示了一批与之相关的藏品,有“万里茶路”上晋商用过的信封、俄国茶商的广告海报,还有清末反映采茶、制茶过程的彩色明信片,及印有汉口码头的俄文明信片。俄文明信片的老照片清晰显现当年汉口茶码头的繁荣景象,码头上人潮涌动,岸上的挑担者、推车者,江边装满茶叶的货船真实再现了昔日汉口的繁忙。朱先生说,通过这些藏品,今天的人们可以看到当年中俄茶叶交往的情景。
“我很想参加这次活动,虽然我现在68岁了,但是身体很好,野外活动没有问题!”武汉大学教授、辛亥后裔向虎雏先生昨日也表达了参与活动的迫切愿望。向教授激动地告诉记者,本次“重走”活动的终点圣彼得堡与向家有特殊渊源。半个多世纪前,向教授的伯父向浒曾在彼得堡生活了27年,全程参加苏联卫国战争,并荣膺由苏联最高苏维埃颁发的保卫列宁格勒军功章。向教授至今保存着伯父收藏的苏联卫国战争海报,总共有40多张。今年,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陶米恒来汉见到这批海报时惊叹:“太珍贵了。”向教授希望能带着这批海报一同前往圣彼得堡,并借此告诉大家,二战中不仅苏联人民帮助过武汉,武汉人民也同样支援过苏联。
刚退休的原武汉科技馆党委书记叶向明昨日也向本报表示,自己具有专门从事大型科技文化活动策划及国际交流活动的经验,希望参加此次活动,并搜集资料为后续活动深入贡献力量。此外,曾去南极、北极、珠峰探险的无锡电视台导演王天林、曾多次穿越可可西里的中科院武汉分院研究员张军等一批影视人、学者也表达了他们对“重走”的浓厚兴趣和参加此次活动的愿望。(记者蒋太旭 实习生汪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