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以干30年、50年,然后还拉上自己的儿子,孙子做。”在王占北接触的老一辈匠人中,他们还保持了传统的“子承父业”观念。有些人家的火纸作坊或者打铁铺,可能传承了四五代人了。
这算不算“传承”,有时候,让人尴尬。
对于这些在大山深处,为了生计而劳苦奔波的老匠人们,王占北是心存敬意的。他们用最质朴的方式,传承着先辈的智慧,抵挡着来自生存上的压力。但正是这份纯粹的初衷,让一个研究者无法捕捉到作为艺人该有的情怀。那些老匠人,实实在在做着传承的事情,但他们只字不提工艺或者传承,只为生计。
不过,后来,王占北也不为这个问题所困扰了。“都是下里巴人,都是平平淡淡的过日子”,只不过,他们在维持生计中,完成了传承民间智慧的举动。
记者 谢方
源
600年前大建武当,
引来了各地能工巧匠
王占北发现,有趣的不是他们这些人做了什么,而是什么使得这些人做起了这些手工艺。
十堰,湖北的西北,一个处在鄂豫陕渝接界区,南来北往东奔西走的地方,因为皇帝朱棣的一个决定,几乎奠定了一座城。
公元1412年(永乐九年)明代皇帝朱棣派选隆平侯张信率30万军民、工匠大修武当,历时13年,建成33处、160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现在的丹江口市官山镇,因明代大修武当屯兵驻扎而被封为官山。
迄今为止,武当山下的武当山镇和官山镇,还保留了当时为这些军民、工匠工作时安置的住处,朱红色的围墙,与武当山的建筑呼应,与当地民居却大有区别。
为了修建武当,当年,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随着朱棣的一纸调令,便会聚于此。一方面,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为十堰带入甚至发明了一些民用品,而另一方面,注入带动了交流,在与外界的碰撞中,本土的改良,这两股力量的交流也强化了十堰本土民间手工艺的发展。
而从王占北走访的40多位艺人的籍贯也可以看出,大多手工艺匠人,并非本地人,而是河南等周边省份的居多。据说,后来很多外省艺人回乡了,但一些精明的本地人,凭着眼力和记性,学会了一些手艺,在外省人回乡后,他们用这些手艺,赚钱养家。
事实是,这次输血,给农耕时期的鄂西北不少活力。只是,秦岭巴山间的鄂西北,这些民间智慧最终还是保守了。几百年过去了,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到来,并没有像当初一样给它力量,而是一种冲撞和挤兑,不能适应,无法维持生计,让更多的匠人放弃,更多作坊走向死亡了。
录
把大山里的“百姓之用”整理出书
2009年8月31日,是王占北奔波在鄂西北期间说来有些催泪的一天。
他如常骑着摩托车去调查,这次是去郧县鲍峡镇调查绿松石,在那里,他见到了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绿松石出产地——云盖寺绿松石矿,这里以盛产天蓝色绿松石著称。
当他收获了满脑子的材料,骑车返回十堰时,颠簸的路上,疲劳使他失去平衡,最后连人带车摔倒,从面部到肩膀,手臂,以及大腿,左侧身体多次被擦伤,伤口出血,浸染了衣裤,摩托车也摔了一副惨样。
尴尬的是,他的事故还造成了316国道堵车。最后在一位老乡的帮助下,他在马路边休息了一会。后来,他推着摔坏的摩托车走了两公里,找到了一家卫生所,简单处理过后,“身心感到稍微好一些”,他便试着骑了骑摔破的摩托车,在夜里12点,终于回到了家中,还吓到了半夜被惊醒的妻子。
半个月后,王占北踏上了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做访问学者的旅程。而这次带伤外出,给了王占北未曾想到过的收获,也是在那里,他见到了自己的导师李砚祖。在其专业的熏陶和指导下,他重新梳理,查找资料,最终完成了对自己考察鄂西北手工艺的书写——《鄂西北百工开物启示录》一书。
王占北说,“精华和根本就在民间艺术之中。虽是‘下里巴人’,却如明代思想家王艮所言:‘百姓之用即为道。’”书出版之后,王占北没急着卖,而是带着它们,去了一些学校,他将书带给了一些高校的图书馆,想让设计专业的学生们,多看看那些“百姓之用”。他还捐给当地的一些中学,想让孩子们打小了解自己家乡的手工艺。
眼下,王占北又在谋划下一个准备去精细考察的领域了,让他欣慰的是,他的学生中,有人选择了他书中的一项手工艺——官渡椅做了毕业论文。
“这是个好苗头。”王占北脸上洋溢着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