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寻根难
没有了工作羁绊的郭顺昌,立即投身到根艺创作中。要想进行根艺创作,首先要寻找根材,登封多山,树林茂盛,这也为寻根提供了便利条件。一年中有七八个月,他都奔波在山野沟壑中,登封的田野间、树林中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每次外出都是“轻装上阵”,这也是为了便于回程时携带树根,随身的行囊除了必备的工具以外,只有馒头和一壶水,饿了就吃点馒头,渴了就掬一捧泉水,累了就躺在田野中休息。看看蔚蓝的天空,漂浮的白云,枝头歌唱的小鸟,林间嬉戏的松鼠,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妙与乐趣,他满身的疲惫也都烟消云散了。
寻根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寻到好根更不是一件容易事。登封林间黄荆根居多,黄荆根大多是连根,纹理密集,柔韧度高,便于创作,这也为他寻找到合适的根材提供了便利。这里的树木虽多,但贵重木材少,为了寻找到好根材,郭顺昌常常跋山涉水到一些荒无人烟的深山中,那里树林茂盛,是寻根的好地方。可是深山中人迹罕至,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寻根中遇到豺狼是常有的事;山路崎岖,摔伤跌倒更是家常便饭,郭顺昌就是在这样的危险中艰苦寻根。好的根材大都长在悬崖峭壁上,仅靠人力采根更是平添了几分危险,他没有惧怕豺狼,更不会因为悬崖退缩,好多次都险些从悬崖上摔下来。有时可能出去很多天都不能碰到一个好根,满身的疲累和寻不到好根的忧虑让他也曾想过放弃,可转念一想,或许下一刻就会碰到好根了,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挖到好根,一旦看到形美的树根,他的心情一下子就会变得很畅快,所有的辛苦和劳累也都不算什么了。
郭顺昌说,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国槐根,挖了一天都没有完全挖出来,眼看天色已晚,他只有忍痛割爱第二天再来了,谁知第二天发现未挖出的树根不见了,想是被附近拾柴的村民给挖走了。有了这一次的经历,郭顺昌再也不敢怠慢了,毕竟碰到一个大根的几率很小,再次碰到大根,他都会连夜赶工,倦了就夜宿山洞,有时甚至一连几天都不回家。根就是他的家人,荒山野岭就是他的家,他对根的执着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有一年的除夕夜,外面大雪纷飞,家家户户都吃起了团圆饭,此时成了雪人的郭顺昌还在荒山野地里艰难行走,他挖到一个大根,由于太过沉重,雪地路滑,从陡坡上摔下去了好多次,手都磨破了,他还是顽强的爬起来,坚持拖着树根一瘸一拐的走回了家。
天然去雕饰
连续多天的寻根,他也有了满满的收获。这些树根并不能直接进行创作,首先需要用开水蒸煮,这样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可以通过开水杀死虫卵,防止虫蛀;二是分开树皮中的韧皮部,剥掉树皮,使树根呈现清晰的木纹。接下来就是风干树根了,经过几天的晾晒,树根里的水分都被蒸发了,这时的树根圆润光滑,纹理清晰,已经很适合创作了。
一开始,根雕创作很流行刷漆,刷一层漆既光滑又耐存,还能防止虫蛀。郭顺昌的每件作品也都跟随社会潮流进行了刷漆处理。进行了一段时间后,郭顺昌意识到刷漆后根的纹理都被遮住了,那些天然形成的木质纹理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郭顺昌发觉自然美才是美的最高境界,浑然天成,师法自然,原汁原味的纯天然风格创作才是自己的完美追求,确定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创作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了。从此,郭顺昌的作品以追求自然美为最高要求,他的作品以天然形成为主,依据天然纹路稍作修饰,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说话间,郭顺昌拿来他的创作工具,在简陋的阳台工作室为我们现场演示根艺创作。他的创作都是纯手工制作,多年积累的经验使他有着自己的独门秘诀,他说,根艺创作主要包括切、锉、琢、磨四个步骤。在构思好了图像之后,首先是切,即用一个自制的小锯切掉多余的木材,他咬紧牙关,把树根固定在面前的椅子上,左手拿根,右手握锯,熟练地锯掉了多余的木材;接下来是锉,即用锉子锉平切割部位粗糙的边缘,他固定好手中的树根,用锉子细心地锉平粗糙的边缘;然后就是琢,即用刻刀雕琢细节部分,使边缘更光滑;最后就是磨,即用砂布反复打磨,直到边缘部位平滑为止,他的手指上贴着医用胶布,大概是寻根时的擦伤吧,但看起来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工作,细长的砂布一次次的来回翻动,他的手不知道磨破了多少次,周围静悄悄的,只听到砂布抽动的沙沙声。此刻午后的阳光照在他坚毅的脸庞上,洒下一层金色的光辉,脸上的皱纹是岁月刻下的痕迹,也是他追求艺术的时光见证。
根艺是生命
郭顺昌的生活清贫艰苦,一心扑在根艺创作上的他并没有额外的收入,日常开销全靠朋友资助,他把生活维持在最低水平,通常只有馒头,开水,几乎没吃过肉食,却舍得花钱买更多的工具与书籍。很多人劝他只要把获奖的作品卖掉一件,就能改善生活,他始终不愿意,他说,根就是他的生命。虽说日子过得清苦,但他从不懈怠。他说,人这一生总要为社会干点什么事,为社会留点东西,选择了一个行业,碰壁了就回来,那永远也不会有大成就。
根艺作品《唐俑》
他从事根艺创作28年,创作数百件作品,屡获大奖。他创作的《金鸡》在中国第八届根艺展览上获得了银奖,《少林金刚》获得第十届亚洲艺术节特别荣誉奖,《誉满全球》在中国第九届根艺展览上获得银奖,作品《唐俑》线条流畅,天然形成,实属精品。当被问及他的最大收获时,他憨憨的笑了。他说,首先是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身体是事业的本钱,多少年的朝朝暮暮,多少年的寒来暑往,一个健康的身体可以让他自由的行走在山野间,寻找自己生命的乐趣。其次,是自己收获了一份好心情。一个人的生活,没有琐事的羁绊,没有沉重的负担,心灵平和,不为利益所折腰,简简单单的活,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平静。最后就是这满满一屋子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他长途跋涉,历经艰险寻找创作,是他一辈子的心血,是他宁愿吃馒头、喝冷水都不愿意卖掉的宝贝,也是属于社会的一笔大财富。
悠悠根艺情
现在,郭顺昌的根艺创作已经入选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他创办了嵩山根艺文化研究所并任所长,加入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根艺美术学会。
谈到以后的梦想与愿望,郭顺昌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出版个人作品集和举办个人根艺展览。他不追求物质生活,只愿在有限的生命里创作出更多的作品留给社会,他坚信这些天然的根雕艺术会传承下去,这些大自然赋予的作品也会流传百世。也许在老年无法外出采根时,他会重新拾起曾经热爱的书法、绘画,在根艺创作之余临书绘画,陶冶情操。
郭顺昌说他的一生都会在根艺的世界中度过,以枯木为友,以根枝为伴。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郭顺昌老师的真实写照,一个选择即是一生,一生心灵平和,一生心无旁骛,一生追求一个梦想,一生只走自己的路!(C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