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妇女的描眉之风就已相当盛行了。《楚辞•大招》中说:“粉白黛黑施芳泽,长袂佛面善留客” ,其中所说的“黛”,就是指用黑色眉笔修饰过的眼眉。秦始皇令宫中妇女穿红衣画绿眉,故有“红妆翠眉”之说。汉武帝则让宫人悉画八字眉,形同飞蛾,人称“峨眉”、“黛蛾”。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远山,脸际如芙蓉,时人多效仿,画远山眉。汉宣帝时京兆伊张敞,因给妻子画眉,遭到非议,宣帝查问,张敞答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帝听后未加责怪。东汉时,明德马皇后是马援之小女,“眉不施黛,独左眉角小缺,补之如粟。”三国时期,曹操下令,妇女皆画青黛眉。晋陶潜在《闲情赋》中云:“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间扬。”梁元帝《旧姬有怨诗》中也有“怨黛舒还敛”的句子。唐代以后,描眉之风有增无减。唐明皇曾令画工画“十眉图”:一曰鸳鸯眉,又名八字眉;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山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梭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曰涵烟眉;九曰拂云眉;十眉倒晕眉。为此,苏轼有诗云:“成都画手开十眉,横云却月争新奇。”
随着画眉的盛行,社会上出现了诸如“黛娇”、“黛敛”、“黛娥”、“粉黛”等新词儿,成了美女的代称。白居易就用“回眸一笑百眉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来形容杨贵妃之美貌。而唐代成都名妓薛涛,也被人称为扫眉(画眉)才子。
古人对如何画(描)眉也有精辟之论。清李渔《闲情偶寄》云:画眉要“稍带月形,略存山意,弯其上而不弯其下,细其外而不细其中,最忌凭空一抹和两笔斜冲。”可见古人对描眉是作了细致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