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进程看,鲁迅显然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他的文化追求及文化实践能够为当下的文化建设提供难以替代的精神资源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文化政策的调整,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无论是文化产业所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还是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都显示出当前正处于文化发展的最佳状态。然而,如果从中华民族文化建构的全局高度出发,会发现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不足,对内没有完全传递出当代文化创造的“正能量”,对外也没有准确传播民族文化进步的“好声音”。造成当前文化发展偏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单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没有充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进程看,鲁迅显然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鲁迅的文化追求及其文化实践能够为当下的文化建设提供难以替代的精神资源。
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杰出的代表,鲁迅没有局限于一己的人生设计,而是以特立独行的方式,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在一些作家、艺术家正为个人名利苦斗的当下,鲁迅的文化选择对当前文化发展的第一个启示是文艺家的社会责任
首先是“以民为本”的悲悯情怀。鲁迅虽然是个性解放运动的倡导者,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变成绝对的个人主义者,普通大众始终是他文学活动的关注核心。鲁迅的创作一直是以广大民众为本位的,与社会地位最低下的农民保持着血肉联系,将他们物质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不幸作为表现的对象。作为充满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鲁迅并没有“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传统社会的阴暗面和旧式文明的残酷性,并在对苦难现实的否定中为普通民众寻求生存的理想境地。
其次是“反抗绝望”的理想信念。作为知识分子群体中特殊的精神个体,作家的社会责任意识要求他们应当通过自己的创作为每个人创造一种生存的希冀,哪怕自己的生存境况如何艰辛,也应该拒绝现实诱惑,为自己的民族擎起一座航行的灯塔。由于社会环境的限制,鲁迅的作品虽然也流露了浓厚的绝望情绪,但是他仍然相信“绝望之为虚妄,正如希望相同”。正是在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中,鲁迅发现了支撑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力量。
第三是“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鲁迅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饱受外族入侵的时期,面对灾难深重的中国,鲁迅没有逃避,而是做出了最有价值的人生选择。他既可以为了国家的未来而“肩住黑暗的闸门”,也可以为了民族的希望而“我以我血荐轩辕”,将自己的血肉之躯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之中。
当前文化建设的一个明显偏向是过分注重文化的经济功能,远离以人为本的文化的根本。因此,鲁迅给当前文化发展的第二个启示是关注“人”的建设,将“人”作为社会存在的根本。如果作为文化的核心的人“立”不起来,文化发展将不可避免地走向空壳化
首先,鲁迅强调文化创造中“人”的存在。在一个充满焦虑和困扰的社会里,个人精神关涉整个民族的命运。所以,鲁迅认为,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只有明白了人的存在价值,中华民族才可能完成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
其次,鲁迅注重文化建构中个体精神的和谐。文化发展并不是制造各种社会矛盾,形成新的阶层对立,而是创造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社会和谐的基础在于每个人内在精神的和谐,而文化正是精神和谐的润滑剂。当前的文化发展要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精神需求,因为,人的需要是文化创造的动力,文化原创力正是蕴藏于人的各种需要之中,人的需要为文化创造奠定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根底,只有那些从人的需要出发而进行的文化活动才能真正地实现人的内在精神的平衡。
第三,鲁迅追求文化创造中的个体道德力量。文化建设是为了创造人与人相互尊重的社会环境,从而完成一个民族的普遍觉悟,这就是鲁迅所说的“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然而,在当前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却存在着“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的现象。因此,文化建设应当注重个体道德的培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发展的方向。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也因此能够成为一个民族的道德力量,促使每个人向善,对人的精神品格具有内在的提升功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既为社会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也为当前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近年来一系列文化政策的实施又使文化建设成为当前经济提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建设“以人为本”的文化,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鲁迅为当前文化发展留下的第三个启示,是文化选择方法上要“为我所用”,而不是丧失民族文化的“本性”
在全球化时代,互联网将整个世界连成一体,整个地球似乎变成了一个村庄,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面对一个开放的世界,任何民族的文化发展都不可能是封闭的,只有在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中,本民族的文化发展才能够获得新生。在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中华民族如何能够做到既与其他民族文化有效融合,又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拿来主义”不仅是针对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继承,也指对外来文化的选择和吸收。在当前的文化建设进程中,鲁迅文化选择上的“拿来主义”态度昭示我们——
首先,要培养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培育文化的市场竞争力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要想获得世界各民族的认可,需要积极展示自己的文化魅力,张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其次,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还需要文化的内在推动力量。因此,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通过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就变得极其关键。在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是通过文化产品的输出向世界传递一种价值观,以便让“中华价值”赢得世界的尊重与认同。第三,要注重民族文化的审美性。鲁迅说过,“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我将白也算作色),而凡颜色未必都是花一样”。只有具有审美内涵的艺术作品,才更易为其他民族所接受。中华民族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要想获得其他民族的认可,就必须遵循艺术规律。
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进程中,最能体现本民族文化的正是自己民族培养的杰出人物。因此,在当代文化发展进程中,我们尤须善待像鲁迅这样的民族文化杰出代表人物,他们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创造了宝贵财富。如同郁达夫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时所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原标题:鲁迅的当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