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九四二》的上映,许多洛阳网友还是留有遗憾的,因为该片中不少故事发生在当时的洛阳,却在八竿子打不着的山西、辽宁等地取景,如片中的“洛阳火车站”被剧组“复制”在了辽宁省调兵山市。
导演冯小刚曾说,洛阳已完全没有过去的影子了。
是的,如今的洛阳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电影里的很多场景却是当时洛阳的真实再现,让我们来找一找1942年的洛阳吧。
场景一:洛阳火车站
电影场景:“洛阳火车站”内,张国立、徐帆、范伟、冯远征等著名演员扮演的角色纷纷现身,并争相挤进蒸汽机车;而从后方运来的救灾物资,也在这里卸载,分发到河南各地。
现实场景:为拍摄以洛阳火车站为背景的逃荒场面,《一九四二》剧组在辽宁省调兵山市晓明镇耗资几百万元,用时5个月,搭建了一个“1942年的洛阳火车站”。
而真实的1942年的洛阳火车站,位于现在洛阳东站附近,它是当时河南最大的火车站,每天有两班发往西安的火车。洛阳火车站以东的铁轨,已在1939年年底被国民党政府拆除。
至于当时的洛阳火车站是不是电影里的样子,许多当地的老住户已记不清了。
场景二:洛阳郊区大教堂
电影场景:在洛阳郊区的一个大教堂内,《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与传教士梅甘交谈。
现实场景:梅甘是个虚拟人物,他是当时洛阳众多传教士的缩影。当时,洛阳虽然有教堂,但不在郊区而在市区繁华地段。
据史料记载,1908年,天主教传入洛阳。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在洛阳东站西南角建了天主教教堂。1909年,美国基督教信义会派美籍传教士来到洛阳,组成基督教洛阳公会,在洛阳东兴隆街筹建教堂。洛阳市老城区自立南街68号现有的天主教教堂,就是从洛阳东站搬迁而来的。
这座教堂墙面以红白为主色调,外形宏伟,造型别致,两座塔楼的塔尖上各立着一个巨大的十字架,塔楼中间是教堂的主体。作为哥特式建筑的典型特征,教堂门前耸立着四根立柱。
目前,洛阳市老城区新街的基督教教堂为市区最大的基督教教堂。
场景三:大市集
电影场景:电影中,在大市集上,花枝将自己卖了出去。
现实场景:根据史料记载,1942年大饥荒期间,在洛阳火车站(现洛阳东站附近)前,自发形成了一个大市集,人们在这里卖牛、卖鸡、卖人……凡是能换口粮的,都卖。
瀍河回族区大同街一小区78岁的赵老太太说,大饥荒时,她还不到10岁,但她对市集的印象很深。
“那时,市集上能换到的‘粮食’基本上是黑豆、豇豆和野菜,我曾听说,卖一个孩子可换两升(升:量粮食的器具。当时这种器具多由木片制成,一升相当于现在的5千克)粮食。”赵老太太说。
赵老太太提到卖孩子时特别说道:“很多人以为,卖孩子是件很痛苦的事儿,其实并不是这样;大多数人以为,卖孩子的人会跟买家多要一些粮食,事实也不是这样。”大饥荒时,卖孩子是一件“又悲又喜”的事情,与卖孩子者的一无所有相比,买孩子的人家境殷实,把孩子卖给买家,就意味着孩子能继续活下去,不至于像自己一样饿死。为让孩子生存下去,很多父母甚至不愿意向买家多要粮食,只是象征性地要一些,能让自己吃顿饱饭即可……
曾经住在洛阳东站附近、今年82岁的韩老太太回忆,那时,住在她家附近的两兄弟一直没娶媳妇,便一人挑了两箩筐(25千克至30千克)红薯,到东站门前的市集上,每人用两箩筐红薯各换来一个媳妇。
场景四:坐火车逃荒
电影场景:一路向西的火车上,挤满了目光呆滞的逃荒者。
现实场景:赵老太太回忆,当时,许多遭受饥荒的老百姓沿陇海铁路线逃亡。那时,火车数量很少,偶尔遇到一列火车,不管是拉货的还是载客的,胆大一些的百姓都会趁着火车进站速度减慢时拼命爬进火车内或爬上车顶,有的会死死地拉住火车上的栏杆。
“听大人们说,火车过隧道时,趴在火车顶部的人来不及躲避把头生生撞掉的事儿也发生过。”赵老太太说。
场景五:去“老东家”家里吃大户
电影场景:“饿啊!”孙刺猬扛着铡刀片子,带着一伙人,举着灯笼、火把,到“老东家”家里吃大户。
现实场景:这个场景还真不是《温故一九四二》的作者刘震云编的,因为它真实地在汝阳县发生过。
根据《汝阳县志》记载:“(1943年)春,灾荒严重,椿树、北楼村饥民300余人夜袭嵩县大地主牛贵宗,抄获粮食1500公斤。”
场景六:收容所和救济院
电影场景:粥棚前,挤满了灾民。
现实场景:据《洛阳市志》记载,南关贴廓巷曾设“难民收容所”,负责救济难民,使他们转赴陕西。
为更真切地了解当时的情况,记者来到贴廓巷,但由于年代久远,部分老住户已搬走,一些经历过1942年饥荒的老人也已去世。如今,住在那里的年轻人对当年设立“难民收容所”一事并不知情。
通过搜集到的点滴信息,我们总结了一些老人对当年“难民收容所”的大致印象——“难民收容所”门前常常聚集着很多人,但可供给的食物却是有限的。
而在爽明街北头(今中州东路与爽明街交叉口东北侧),国民党政府曾设立过“救济院”。
附近居民张朝回忆,“救济院”由当时的国民政府出资,为逃荒至此的灾民提供小米稀饭和红薯。灾民最多时,“救济院”曾安置了200余名灾民。
小米稀饭和红薯,在闹灾荒的年代绝对算是“奢侈品”。“救济院”里的“奢侈品”,附近大多数居民很难享受到,因为只有外地的灾民和本地的老弱病残才能得到救济。“有的邻居在街上走着走着就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一位老人回忆说。
场景七:洛阳城墙
电影场景:灾民聚集在洛阳城外的难民营里,背景为洛阳城墙;花枝在瓮城中结婚。
现实场景:根据《洛阳市志》记载,“1939年,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下令拆除洛阳古城墙,并令老城、西工挖地下防空洞,以避敌机空袭”。由此看来,电影中的这段城墙在历史中也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