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名人名家 >> 逸闻趣事 >> 浏览洛阳

吕蒙正的直言与雅量

2014/12/5 17:27:56 点击数: 【字体:

北宋贤相吕蒙正,宽厚正直,对上遇事敢言,对下则宽容有雅量,读《宋史·吕蒙正传》,有两件事令我感慨颇多。
 
  太宗赵光义于上元节之夜,在首都一五星级酒店大宴群臣,看着楼下人来车往的繁华景象,龙颜大悦,几杯美酒下肚,忍不住自歌自颂起来,老赵曰:“五代之际,战乱连年,天灾不断,国中生灵凋丧,时人都说再无太平之日了。这些年,朕亲览政务,万事皆被我老人家理顺,以前朕常感念上天的赐福,现在国家如此繁荣昌盛,朕方知治乱在人呀!”那口气,显然以圣主明君自诩。哪知他话刚落音,吕蒙正却离席对曰:“陛下所在之地,士子庶民云集,所以才繁盛如此。臣曾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国家未必处处都如此繁盛。愿陛下不但看到近处而且能看到远处,这才是苍生之幸呀。”这番话等于扇了皇帝一个耳光,老赵脸色陡变,当即闭嘴(“上变色不言”)。吕蒙正敢于提醒皇帝,目光勿为表面的繁华所障,要看到皇城外还有冻饿而死的百姓,令同僚甚为敬佩,皆赞其亢直。
 
  吕蒙正幼时,与母亲一起被父亲赶出家门,生活艰难困窘。后来考中进士第一,得太宗赵光义赏识,任其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令一些朝官不服。他初入朝堂时,有人指着他讥笑道:“这小子也能参政吗?”(“此子亦参政耶?”)吕蒙正装作没听见走了过去。同僚为之不平,要为他追查说此话者是谁,他制止道:“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不如不知为好。”同僚皆佩服他的雅量。
 
  中国历史上敢于犯颜直谏,为民请命,且胸怀宽广,不计个人恩怨者,当然不止吕蒙正一人,但这些令人感佩的人物,仅见于史籍之中,现实生活中所见所闻,却大多与吕蒙正所为相反也。
 
  遥想当年,百姓饥饿而死者甚众,但举国上下,大小官员,皆视若无睹,为迎合上峰,昧着良心放胆浮夸,胡吹粮食亩产超万斤、达十万斤,就连著名科学家也跟着撰文论证,一亩地的确可以产粮几万斤。只有一个彭德怀敢“为人民鼓咙胡”,还被打成反党集团头目,戴上“伪君子、野心家、阴谋家”的巨帽,于“文革”期间屡遭批斗,甚至被打断肋骨,不能站立,被人用大筐抬回家,最终含冤而死。那个可怕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不提也罢。而今,大点的官,稍微做出一点政绩,报刊电台电视台立刻大作宣传,颂声如潮;小点的官,也有笔杆子为其猛摇大笔,连篇累牍地总结辉煌成就,谀词满纸。至于这些人决策的失误、治下问题、百姓的疾苦,谁敢像吕蒙正那样当面指出,或曰善意地提醒?如此一来,大小官员无不自以为政绩卓著,晕晕然感觉良好。在这些官员的治下,百姓就像海中的鱼,永远属于沉默的群体;就像山中的草,所经受的雨雪风霜,无人关心无人知道。大大小小的歌颂家、拍马家、蒙骗家们,仿佛九重山,又仿佛电脑杀毒软件,至于民愤民怨与民间疾苦之声,就像那隔着九重山的呼喊,哪怕喊破了嗓子也没人听见;或如“病毒”,不是被防火墙隔离,就是被杀毒程序彻底查杀。
 
    至于像吕蒙正那样听到讥讽之语,故作未闻,连其姓名也不想知道的人,更是罕见。更多的人则是稍微听见一句不同的声音,不是大发雷霆,当场要他好看,便是耿耿于怀,寻机报复。早年,别说讥讽之语,即使对领导善意地提出批评,都是“反党”,轻则要挨批斗,重则扣上某某分子的巨帽,不但政治生命从此完结,而且可能被请进监牢。多少年来,有一句令小民耳熟,也令小民胆寒的喝问:“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单位的?”发此喝问者,必是听到了冒犯龙颜或虎颜之语的官员,而被喝问者十有八九要倒霉挨整矣。有“雅量”者当场也许只是像赵光义那样“变色不言”,但事后却明示、暗示手下,或亲自将冒犯他的人整垮搞臭。作者:梅桑榆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08-01-14)
0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