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新闻资讯 >> 浏览洛阳

洛阳:地铁未建,文保先行

2016/9/23 14:58:58 点击数: 【字体:

  近日,洛阳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批准,河南洛阳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个获批建设地铁的非省会城市。按照规划,4年后洛阳将有1号线、2号线两条地铁。
 
  从夏代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建都史长达1500年,建城史长达4000年。规划中的两条地铁线路穿城而过,面对地下文物和众多遗址,如何克服地铁建设难度,地下地上文物和遗址怎么保护等,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话题。
 
  线路横穿多处遗址保护区
 
  根据“规划”,到2020年建成1号线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总长约41.3公里。地铁1号线共涉及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邙山陵墓群、涧西苏式建筑群、洛阳东周王城与隋唐洛阳城)、1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府城隍庙)和1处历史文化街区(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地铁2号线共涉及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邙山陵墓群、洛阳东周王城与隋唐洛阳城)。
 
  具体来讲,1号线线路起点设在谷水西,沿繁华的中州西路向东依次穿越二号街坊的建设控制地带,进入东周王城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自西向东依次下穿王城西墙、中小型墓葬埋藏区和王陵区,进入隋唐洛阳城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下穿郭城城墙、宫皇城、东城及洛北里坑区,并于隋唐城范围内设地下车站5座。同时,这一区段还下穿河南府城隍庙的保护范围,以及东、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控制地带。线路出隋唐城范围下穿瀍河,向东进入邙山陵墓群中段即东汉陵区的建设控制地带,并于建设控制地带内设地下车站3座。
 
  2号线起点设在寨坪村,线路沿310国道向东以先高架后地下的形式,横穿邙山陵墓群西段即北魏陵区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并在此范围内设4座高架车站和2座地下车站。线路进入东周王城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自北向南依次下穿王城北墙和王陵区,向南下穿洛河,至洛河南岸右转沿王城大道向西南敷设,进入隋唐洛阳城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洛阳龙门高铁站北设洛阳龙门站与高铁站接驳。
 
  可以说,越是人口密集区,恰恰是这些文保遗址的所在区。洛阳市文物局文物科赵科长说,洛阳市居民集中生活区大都被文物保护单位覆盖,如果地铁采取绕的办法,乘客更不方便出行,那修建地铁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地铁从文物遗址下面穿越而过是不得已面对的现实问题。不仅仅是开挖修建过程,而且在地铁日常运行当中产生的震动等对文物也会带来十分严峻的考验,所以对技术要求的难度相当大。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联合设计的《洛阳市轨道交通文物影响评估总报告》显示,地铁1号线涉及的4处国保单位、1处省保单位和1处历史文化街区中,以东周王城和隋唐洛阳城遗址和邙山陵墓群所受影响较大,其中1号线、2号线共计有7400余米地下线和6座地下车站(包括1座换乘站)位于东周王城的平面范围内,共计有7520米地下线和6座地下车站位于隋唐洛阳城遗址的平面范围内。
 
  文物安全是焦点
 
  要不要修地铁引来不少争议。一些人认为,洛阳地下有许多帝王贵族陵墓,是一个典型的文物遗址城市,不能随便大规模动土。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可以考虑修立交高架快速通道。
 
  洛阳市发改委有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洛阳属于带状城市,人口密集区集中在中州路沿线,目前高峰时人流量达到单方向每小时万人之多,旅游旺季会更多,预计远期人流量也将越来越大。因此,修地铁的第一出发点是缓解目前的城市交通问题,并通过将地铁作为交通骨干,未来形成综合交通网络。
 
  2010年地铁修建项目提出之初,洛阳市聘请国内多名知名文物专家学者前来,召开两天的文物问题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洛阳地下文物一般七八米深,只要方法得当,是具备修建地铁条件的。所谓方法得当,是指地铁深埋,并与文物层保持一定间隔。在文物专家全程指导下,洛阳编制了线网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并分别通过了专家评估审查。
 
  “可以考虑修建立交高架快速通道”的说法,恰恰是文物专家反对的。因为30米左右间隔连续打多个桥墩基础桩,将不可避免地对大遗址文物层造成破坏。
 
  洛阳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地铁建设规划获批将使洛阳迎来继“一五”时期7个国家重大项目落地及开发建设洛南板块后,又一个重要机遇期。根据“规划”,未来4个方向到洛阳市中心的时间将缩短至20分钟,从涧西到瀍河、从邙山到高铁站等的时间将大幅缩短。同时,建设地铁还将提升洛阳城市品位,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吸引更多人才起到重要的带动引领作用。
 
  此外,洛阳近期建设项目总投资310.88亿元,根据测算,可以拉动相关产业近千亿元投资,助推洛阳经济发展。而在拉大城市框架,吸引更多人前来旅游、投资甚至定居方面,地铁的作用也不言而喻。
 
  据了解,为确保文物安全,洛阳市文物部门早在地铁线路选址时就已介入。对于地铁线路涉及的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范围,洛阳市文物局副局长王献本表示,能避让的就避让,目前的地铁线路规划对文物影响是最小的。同时,配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对1号线、2号线进行现场调研,基本掌握了线路涉及的各类文化遗存情况,勘测了重要遗址的本体及周边环境现状。
 
  地铁怎么建
 
  据了解,在洛阳市轨道1号线、2号线论证研究阶段和规划选址阶段,洛阳市文物局全程参与并提供业务指导。目前,《河南省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文物影响评估总报告》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下一步,洛阳市文物局将继续帮助规划编制部门完善基础资料,派专人与规划编制部门对接,为其搜集、整理沿线最新的考古成果以及相关研究资料,通过基础资料的整合,为规划编制奠定技术基础。
 
  据介绍,根据考古先行、保护第一的原则,在轨道选线方面,结合文献和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尽可能做到避让沿线各级文物;线路埋深方面,依据历年考古工作成果,加大线路埋深,确保轨道在文物层下方运行;振动沉降方面,积极配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涉及文物遗迹的基础资料,结合规划区域地质情况,科学进行振动和沉降方面的试验,最大限度减轻对沿线文物的影响。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结合以往考古科研成果,同时建议对于二号街坊、东周王城内的部分大型墓葬及车马坑等开展本体保护工程,进一步确保文物本体的安全性;对于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处于重要遗存埋深范围内(东周王城王陵区和隋唐洛阳城宫皇城核心区)的区段,建议适当调整线路和车站的埋深;如有必要,考虑调整、优化线路走向和车站(尤其是换乘站)位置;施工方法方面,建议在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地下车站开挖前采用地下连续墙进行防护,隧道施工采用盾构法,在掘进过程中及时调整压力,防止隧道偏移。地铁建成后,严禁在地下隧道上方及两侧500米范围内采用强排水方法开挖基坑及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免引起隧道失稳,最大限度地控制轨道交通对文物的影响。
 
  振源控制是遗址和文物振动响应控制的关键环节。专家表示,地铁列车机组选型与运营、轨道建设与养护是振源控制的首要因素,轨道交通设计和运营须符合如下要求:第一,地铁列车建议采用有利于降低隧道振动的车型,运行最大速度不超过每小时80公里;第二,采用减振扣件等技术措施降低列车行驶造成的结构振动;第三,重点文物和遗址区段地铁列车设计为直线行驶,提高轨道平顺度要求,并加强养护,在运营时避免在该区段采用紧急制动措施。具体实施中,对于一些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区域,将加大地铁埋深,确保在文物层之下运行。据介绍,加大地铁埋深的区域主要在中州路沿线,比较深的地方在15米至18米或更深,可以避开文物层。这个深度是根据历年来文物部门的考古调查、发掘等情况并结合洛阳地区墓葬深度确定的。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