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景区龙门石窟(杨亮 摄)
标准是一个非常理性化的词汇,而旅游则是一件带着浓厚个人情感的事。旅游业经过野蛮生长、持续发展到今天,将二者相结合,成为行业成熟的标志。据考证,洛阳是中国城市建设、城市旅游发端、发源之地。早在周朝时期,周公就开始建造洛邑,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规划、有计划地建城。同时,还规划建设了宾馆、驿站、传舍、客舍四类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接待服务体系。可以说,从那时起,洛阳的城市建设就已经有了旅游设施标准化的雏形。
□□卢曦
河南洛阳凭借六朝古都的地位成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山水秀美的宜居环境位列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榜。“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保持13.7%、18.6%的高速增长。2014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2015年,全市共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80亿元。随着旅游市场的变化,洛阳旅游在新时期将如何发展?
标准化旅游成常态
在各地旅游城市都在进行标准化旅游的工作时,洛阳市聘请国内专家,编制了《洛阳市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和《洛阳市旅游标准体系》,并确定两批共831家旅游标准化试点企业,涵盖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购物店、旅游汽车公司、大型商场、社会餐馆等,基本实现了旅游标准化全产业链覆盖。
洛阳市副市长魏险峰表示,政府将102项与旅游有关的国标、行标分口下发各县(市、区)、各职能部门、各试点单位,通过台账管理、现场督导、考核评比等多种方式,督促实施执行。在实施的过程中,一些试点单位还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出一些成功经验。比如,洛阳友谊宾馆创造出常分类、常整理、常清洁、常维护、常规范、常教育的“六常法”。
据其负责人介绍,洛阳友谊宾馆曾经是河南省第一家涉外旅游三星级饭店,曾作为洛阳的国宾馆接待过10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多位国际政要。2012年初,友谊宾馆成为洛阳市首批标准化试点单位之一。
“六常法”的核心在于制定标准和贯彻标准。4年来,友谊宾馆以游客满意度为标准,先后制定了412条标准。为了更好地贯彻标准,友谊宾馆将工作职责和各项工作标准用图文展板的形式,简洁明了地展示出来,并张贴在酒店办公场所、设备间的墙壁上等员工经常看到的地方。实施标准化管理以来,节约了时间,客人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
有专家指出, 旅游标准化不是简单的照搬照套,必须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抓住重点环节,找准有效突破口,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效用最大化。
发力智慧景区建设
微信购票、扫码入园、免费WI-FI、语音讲解……这些智慧旅游的功能,游客一定都体验过。如今在洛阳,游客也能体验到这些功能。
“互联网+”在旅游方面的应用越来越深入,通过智慧化技术和手段让游客用更便捷的方式游览,提升游客在景区的旅游体验。游客不仅能通过微信购买景区门票,直接扫码入园,景区内还实现了WI-FI全覆盖,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智能语音讲解了解景点知识。
智慧景区建设,龙门石窟便是其中之一。自古以来,龙门山色便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龙门石窟更是举世闻名的石窟艺术瑰宝。因此,每年来龙门石窟参观的游客很多。仅游客购票的场面就让景区售票中心的人手极度缺乏,而且由于排队人数较多,尤其是在暑期等旺季,等待时间过长,导致游客抱怨的事件时有发生。
据龙门石窟智慧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龙门石窟景区的全部票种均可通过微信平台购买,无需人工检票,二维码自助扫描过闸机。漫步景区,打开智能手机连接免费网络,龙门石窟官方微信服务号各个景点的3D实景地图、语音导游全程陪伴,有疑问可以随时随地找在线客服。通过微信“摇一摇”等小游戏,让游客由走马观花式的观感进入了“我的体验我做主”的新阶段。“活”起来的龙门石窟正逐步实现游客从“观光”到“体验”的转变。
据悉,智慧旅游云数据中心、景区客流动态监测系统等18个项目已上线运行。而龙门石窟景区是全国首家与腾讯进行合作的“互联网+龙门”项目。据介绍,“互联网+龙门”上线仅13天,就帮助8321位游客购买了18529张门票,节省游客时间5417个小时。
同时,洛阳在全国首创了“110联动”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将旅游咨询、投诉、求助等内容纳入110联动指挥中心,游客只需要拨打一个110电话,就有79个部门24小时提供便捷的优质服务,建成了“覆盖全市、号码统一、资源共享、反应快捷、处置迅速、运转及时、高效协调”的旅游联动和应急服务体系。
随着洛阳智慧旅游2.0项目的全面建成,智慧旅游营销、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监管、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四大平台将全面投入应用,帮助更多的旅游单位打造智慧营销、智慧商务、智慧服务体系,借助智慧化技术和手段实现提速发展,让更多旅游单位和游客通过智慧旅游获得收益,使智慧旅游成为洛阳旅游的亮丽名片。
全域旅游引领标准化发展
旅游标准化作为提升产业素质和城市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全域旅游发展的各个层面扮演着专业尺度和技术准绳的角色。全域旅游作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式,作为一种旅游化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其实施会对目前旅游标准化的整体格局产生影响。
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张辉表示,旅游标准化基于两个基本的历史逻辑:一是社会分工以及工业化发展逻辑;二是科学管理要求逻辑。全域旅游是旅游标准化的发展模式,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方式。全域旅游实践可以推动旅游标准化的发展建设,全域旅游可以引领旅游标准化发展。
张辉认为,上世纪80年代发展的是小旅游,无论是从市场、产品,还是从业态上来看,都是小旅游、观光旅游和以旅行社为核心的运行方式。从市场来讲,主要是接待外国游客,因而,旅游市场和业态很小。但如今随着中国的旅游市场扩大,旅游市场从原来以入境旅游为核心,到现在三大市场并驾齐驱,甚至国民旅游已超过入境旅游,再用小旅游的发展模式应对大市场就很难。
在张辉看来,社会发展到今天,大量的旅游代理商、新兴旅行社、线上旅行社涌现,业态变逐渐丰富,产品日益增多。原来游客是以观光旅游为核心,而现在,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休闲旅游、养老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形态都已出现,面对这样一个新型业态,需要有大旅游的发展思维。
张辉强调,我国旅游发展已形成了以区域旅游发展的基本特征,但标准化建设多以地方为主体,由于各个地方受社会经济和旅游发展的制约,地方标准虽然类型多样,但发展程度不均衡。在我国的标准化建设中,总体形成多地域、多类型、分散化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全域旅游实践,可以加快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通过区域旅游的合作,突破行政界限限制,为区域标准化工作的推进提供更好的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