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协第五届、第六届主席团主席,著名书法家……
他因草隶而名满天下,他的碑体楷书、小行草、草篆、破锋行草亦独步书坛……
可是你知道这位书坛大家成功背后那些让人感叹的故事吗?
你认识70多年前偃师香峪村那个内向、沉默,到集市上连一声“卖杏子”都喊不出来的腼腆孩子吗?
你认识轰轰烈烈的文革时期,那个每天都在写字、办宣传板报、把写字当做自己全部生活的热血小伙吗?
你知道让书法家一举成名的“张氏草隶”是怎样一个字一个字如琢如磨历练打造才终于结成正果的吗?
今天,在《古稀新声——张海书法展》即将开幕之际,我们向你讲述这位中原之子、书坛大家依稀的往事和非凡的成就——
妈妈告诉他:“人活一辈子,能干好一件事就很了不起!”不会干农活、不会卖杏子、不受人“待见”的张海,13岁那年,在豫西一个不为人知的香峪村,举办了他人生首次“个人书展”
1941年9月26日,张海在河南省偃师县南蔡庄乡香峪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出生。曾祖父一代,家境贫苦。祖父张遂木,勤劳节俭,对土地的挚爱近乎偏执,张海出生时,家里拥有良田20余亩。父亲张士俊,读完私塾后不愿与土地打交道,背井离乡在外做生意谋生。
望着呱呱坠地的长孙,祖父把拥有更多土地的梦想寄托在张海身上。祖父期望张海成为一个标准的农家好子弟,一个种庄稼的行家里手,一个在这块土地上规规矩矩发家致富的家族传人。
张海则不然。他的眼光总是望向别处,望向远方,望向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他和祖父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张遂木老人望着这个特别瘦小而又沉默寡言的小孙子,甚至有些失望。豫西的农村,春播秋种,小孩子帮大人牵牲畜干农活是常事,张海却连这样的活儿也干不好。每当这种时候,张海收获的往往是别人的奚落,包括来自祖父的一声叹息。
而且不仅仅是叹息无奈,有时降临的甚至是训斥和责骂。1951年,张海10岁。那年春天,家里让张海去卖杏——可是在集市上,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张海张着嘴却怎么也吆喝不出来。一天过去了,他连一个杏也没有卖出去。祖父大发脾气:“你这孩子啥事也不会办,不中一点用!”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接受祖父的训斥。只有母亲疼他,安慰他:“世上根本就没有干什么都行的人,干不成这种事或许能干成那种事,人活一辈子能干好一件事就很了不起。”
从那时起,张海开始在这个世界上寻找机会,他要证明自己:他能做别人办不到的事情。
这一年,张海读四年级。这一年,一个写得一手好字的年轻人郭树泰老师担任了张海的班主任。张海最喜欢看郭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样子。这种美丽,这种魅力,让张海着迷!一天,他拿着自己的本子怯怯地找到郭老师:“郭老师,你在上面给我写个名字吧。”郭老师笑着对他说:“海,你写的字也很美,你自己写吧。”张海坚持说:“你给写写吧,让我学一学。”
于是,郭老师写上了“张海”两个大字。
他为什么写得那么美呢?那一刻,张海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和郭老师写的一样好!
写字有多美妙!“无色而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一支笔,一张纸,足以占有一个人。火星四溅的灵感,激动人心的挥洒,最美丽的梦想在小小张海的笔端播种、发芽、长茎、生叶、开花。
多么美好的事物、多么美好的时光啊!张海那时还不知书法为何物,他就是喜欢写字而已!在那时的农村,字写得好是受到大家尊重的。字写得好的人,就会被看做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人……
1954年,知识青年回乡务农形成热潮。香峪小学请回乡青年刘秋凤到校作报告。学校等着写欢迎标语,却怎么也找不到郭树泰老师。终于找到了,他却出乎意外地提议:“让张海写吧。”
张海被推到人前,站在大幅红纸前。他有一点胆怯,还有一点拘束,但提起笔却一口气写下来。那一天,小小张海把老师同学都惊呆了。一时间张海写标语的事成为村里和学校、大人和学生议论的中心。
那一年,张海13岁,那红纸黑字的大标语,就成了张海的首次个人“书展”。
张海的童年书法之路,简单而朴素。因为喜好,从春夏到秋冬,又从冬春到夏秋,他写秃了一支又一支毛笔;因为字写得好,后来考入偃师一中、偃师高中都被“委以重任”,小小年纪成了学校板报的主要写手……
文革十年,历史把张海推到了一个奇特舞台上:写字就是工作,写字就是生活,安阳这片偌大的红彤彤的蒸发着滚烫时代气息的大“展厅”,时时刻刻都在举办“张海书法展”……
1960年,张海,被破格选拔提前进入大学读书。大学期间他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习字了。抑或天意如此,一次逛旧书店,竟意外得到一本《汉碑范》,这是张海接触到的第一本正规的隶书字帖。张海后来这样描写自己得到《汉碑范》后的欣喜与收获:“我初学隶书没人指导,因见到一本《汉碑范》,觉得那上面的字很美,就没昼没夜地临写起来。也不知道临过多少遍,也记不起来临了多长时间,反正在读大学的数年间,业余时间除了打球就是临它。《乙瑛碑》骨肉匀遒,情文流畅,笔法严谨;《史晨碑》点划精到,结字雍容,不枝不蔓,法度森然;《曹全碑》丰腴秀润,内含筋骨,结构因字而宜,大小一任自然;《礼器碑》瘦劲如铁,变化如龙,一字一捺,不可端倪;《孔庙碑》纵逸飞动,神趣高妙,姿态横溢;《张迁碑》雄厚朴茂,拙中寓巧,用笔方中寓圆,波磔含蓄;《衡方碑》古健丰腴,沉郁遒古,用笔霸而不肆,结字宽绰大气;《鲜于璜碑》仪态端庄,笔势凝重,结字时出新趣,别有意境……我深为汉碑的魅力所吸引,广泛的临写使我领略到了汉碑的风范,对其规矩也能得之于心。”
他把浓厚的兴趣建立在一点一划的基本功上,汉碑,乙瑛、史晨、曹全、礼器、孔庙、张迁、衡方、鲜于璜都一一临写……
对汉碑的不懈临写,使他从敛毫紧结的楷书笔法中跳了出来,体味到了铺毫开张笔法的淋漓痛快,那高古恣肆的写法开拓了他的审美趣味,将他带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审美境界……
1963年的一天,同事王锦谱说,张海,你字写得不错,市文化馆正办书法展览,送去试试吧?于是张海拿着用白道林纸写的一副对联去了。踏入展厅,看到那里陈列的一件件装裱考究的书法作品,张海说什么也不肯把作品拿出来了,那时的张海连装裱为何物还一窍不通呢。这次贸然送展,对张海刺激颇深:原来书法不是简单的写字啊,书法是一门艺术,一门综合艺术,一门很深很深的艺术……书法艺术的大门在向他渐次打开。张海伸出头惊奇地向着那高耸巍然的艺术殿堂、向着那烟波浩渺的艺术海洋窥望……
1965年,张海接触到了《龙门二十品》。同事张之凰的父亲是当地一位很有名气的书法家。这位老先生看了张海的习作后表扬他:年纪轻轻就写得这么一笔好隶书不简单。老先生把自己珍藏的《龙门二十品》慷慨赠送给张海让他临摹。
接触《龙门二十品》,获老先生指导,张海转而临写魏碑。那是一种贴近当代审美、适合当下实用的书体:用笔方正遒劲,结体变动不拘。诚如康有为所说:“统观诸碑(魏碑),若游群玉之山,若行山阴之道,凡后世所有之体格无不备,凡后世所有之意态亦无不备矣。”《龙门二十品》对张海后来的“碑楷体”的形成和创造无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66年,文革肇始,张海25岁。与同时代的年轻人不同,动荡年代中的张海以另一种姿态、另一种方式忙碌着:办尉凤英模范事迹展、打倒新沙皇展、天津三条石展……忙得不亦乐乎。
这种工作,各种字体都要用上,美术字、隶书、魏碑、行书,各有各的用处。那个年代,那一时期,写各种各样的字就是张海的工作,就是张海的生活。
张海说:“一个展览,版面要丰富多变,必须用多种书体,其中包括美术字。新魏体那时是很流行的,也很实用。不仅要求用毛笔写得很好,而且要能用大粉刷刷写一米见方的大字。”他说,“这时的思想十分单纯,唯一的目的是把字写好,把展览办好。”张海描述那时的生活:每天都在办展,每天都在写字,办展就是写字,在办展写字中力图不悖于古,不乖于今,其实效又远远超出一般的写字或练字了。
历史把张海推到了一个奇特的舞台上,写字就是他的工作,写字就是他的生活,安阳这片偌大的红彤彤的蒸发着滚烫的时代气息的大展厅时时刻刻都在举办他的“个人书法展览”。
从上世纪60年代初识《汉碑范》到70年代末的十余年间,张海完成了从写字到书法创作的历史性跨越。很少有人知道,一个书法大家,曾经有过这样的历练过程!
河南省委一位领导曾深有感慨地说:“用对了一个张海,搞活了整个河南书法界。”张海为河南书法事业的振兴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书界公论:没有他,就可能没有河南书法和中原书坛繁花锦簇之景象
几十年如一日,为中原书坛的复兴与繁荣殚精竭虑,张海对河南书法事业的发展居功甚伟。
二十世纪80年代张海亲力亲为的那场中原书法大赛,绝对是中国当代书法史上一场美轮美奂的嘉年华。它影响之大,波及之广,即使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仍为书坛津津乐道。
1983年底,张海到省书协任职。1984年,和时任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董应周主持策划中原书法大赛。1984年2月16日,由河南省文化厅、省文联、省书协联合举办的中原书法大赛在河南人民会堂开幕。大会由谢瑞阶先生主持,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侯志英部长致欢迎词,中国书协副秘书长刘艺代表中国书协致贺词。有人这样描述中原书法大赛的壮观景象:“这是怎样一幅壮阔的场面啊!来自17个地市和省直的18支代表队,共计1000多位参赛作者,在同一场地同时开赛。砚池如海,笔管如林,宣纸翻伏如云,前来现场参观的达万余之众。参赛者当场提供三幅作品:一幅平时创作的,一幅命题之作,一幅现场抽签的即兴之作。一时间,整个大厅变成白练世界。大会还特意安排了参赛者的义写活动,学校机关军营,所到之处,人山人海,郑州书画社将万余张宣纸送到义写地点,万人攒动,争相抢购,一时间郑州纸贵!”
中国书坛名流尽聚中原——舒同为大赛致词:开创中原书艺新局面。李铎献诗:山峦起伏分高下,笔笔纵横逾顶巅。兴会中原延青史,千峰竞秀最空前。费新我赞曰:阳光里,春满地。千人集,万卷神。笔如雨,墨成云。兴书道,励文明。沙曼翁叹道:书艺新局面,毕竟在中州。启功诗曰:千人大赛古无俦,逐鹿中原笔墨遒。万木草堂诗句在,八方风雨会中州。王学仲老先生献诗之余,兴犹未尽,又特别作《中原书法大赛记》述其盛况:“当此书道艺术蛟腾凤起之时,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南分会,首创格局,裒然为全国先,于1984年2月16日,河南人民会堂举行中原书法大赛,河南省党、政、军领导及各省知名书法家莅会指导,参与赛事者从总角之儿童,至耄耋之老翁,咸欣欣然橐笔而集于一堂,用以检阅全省翰墨之阵容,为精神文明之建设,实旷古未闻之盛举者矣。”
中原书法大赛把全国书家的目光聚焦到了中原,中原书法的历史新篇章就此揭开,河南书法的盛大节日从此应接不暇——
1985年9月1日,“国际书法展览”开幕式在河南省博物馆举行。此次展览汇集了中国、日本、新加坡、美国、法国、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希腊、联邦德国、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奥地利、泰国、荷兰、比利时、菲律宾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书法篆刻作品两万余件,顾问团成员个个名声显赫:方毅、王个簃、刘海粟、启功、沙孟海、李尔重、林散之、周而复、谢稚柳、舒同……国内外3000多人出席开幕式,先睹为快,河南博物馆双层玻璃大门被挤得粉碎,场面之壮观,亘古未见!
1986年9月,凝聚着张海心血的河南省书坛中青年15人“墨海弄潮”展,在京城开展,120件富有鲜明个性的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轰动了京华和中外书法界。中国书协常务理事林岫评价说,时至今日,由中原书法大赛始,经由国际书法展览形成的书法力量,正像一股巨大的潮流冲击着整个中原地区……贫瘠的土地是无法滋养出参天大树的,不到十年间,一个杰出的中青年书法家群体崛起于中州大地。这确实让人振奋,也令人深思。
1987年,“全国新十年书法论辩会”在郑举行。在张海的影响下,河南书法理论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研究关于当代书法创作的一系列问题,并由此极大地开启了河南书法界的思路。
1989年,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举行。河南入选作品和获奖作品数量一举夺魁:全国入选524人,河南有51人入选;全国50人获奖,河南有9名,入选和获奖数目皆为全国第一。且以后五届、六届、七届、八届……河南入选、获奖数都名列第一、第二。
1990年,河南书协成立十年,为了系统地、综合性地向大家展示河南书坛十年来的成果,张海策划在北京举办了《河南书法周》综合性书展,共展出河南省篆刻展览、河南省第二届中青年墨海弄潮展览等十个展览作品665件。
周俊杰如此记叙这段火热的岁月:那是一段值得回忆、值得纪念的日子。在我们40岁左右的最佳年龄,张海带领着协会几位同仁拼搏在书协两间并不大、光线也不好的办公室,而这两间小房中却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它吸引了数以千万计的中州书法爱好者。如果说在上世纪80年代初河南书法还处于中下游水平,那么从1989年全国第四届书展开始,河南的书法创作便上了一个大的台阶。这一切让张海及书协工作人员感到十分欣慰。对此成就,周俊杰兴奋异常地描述说:在这场书法复兴运动中,中州大地——一个曾产生过甲骨文、无数书法经典和书法大家的文化渊薮之地,在政治、经济、文化式微了数百年后的今天,书法竟又奇迹般地出现振兴!他特别提出,张海的步入书坛并一直作为主要领导把握整个书法的方向与发展,可以说是河南书法迅速而扎实发展的关键。河南省委一位领导曾说过这么一句话:“用对一个人,会搞活一个部门和一项事业;用对一个张海,则搞活了整个河南书法界。”
了解新时期河南书法振兴历史的人都说:没有张海,也许就没有河南书法今天的繁荣;没有张海,很可能就没有河南书法的今天。
楷、隶、篆、行、草,一个书家一生能在其中一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已属不易,而张海却诸体皆擅,在书法的所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钦羡的艺术成就,张海是河南的骄傲
张海是出色的书法活动家,他以过人的智慧、魄力和感召力造就了河南的一个书法新时代。张海更是永不停步、永远进取的书法创造者,他在艺术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失去过创新的激情。
从在隶书上大胆探索创造隶书新形式——草隶,到在篆书中竭力表现笔墨情趣的草篆;从兼容碑帖自出机杼的小行草,到以貌取神、以表现笔墨变化为主要审美诉求的“破锋行草书”;从融会魏唐的碑体楷书到近于墨戏的“一笔草”,张海从来没有停下过进取的脚步。他关于书法的思考,言不轻出,却每能振聋发聩。他说:书家是要靠作品说话的。一个艺术家,一旦艺术探索的步伐停止了,创作的热情消弭了,那么他的艺术生命也就枯竭了。他说:当代书家的艺术实践,不应该是对古人的简单重复和模仿照搬,应力争在古人的基础上有所超越,有所突破,哪怕只有一点点异于前人之处且能获得历史之认可,也是对书法史了不起的贡献。他说,书家一定要沉下去,沉到经典、传统、读书、修养中去,学习古人,大胆实践,积极创新,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精品。在张海平和淡定的外表下你会真切地感触到蕴藉着的那种巨大的创造能量;在张海清癯硬朗的身影上你会如此真实地感受到那种无畏探求的执著!
1986年首届“墨海弄潮展”,张海以一件6尺长的5条屏隶书震动书坛:他将汉简甚至草书中的结体、用笔融入了规范的隶书中,糅合的是那么自然,书写的又是如此潇洒。真可谓“刚健中含婀娜,沉静中寓飞动”!此作当之无愧地可以说是张海的成名作之一,在他的艺术经历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也毋庸置疑地成为当代书坛上一件具有变革意义的佳作。
张海这样回顾其草隶创作的艰辛历程:“自我否定是很必要的。我开始学隶书的时候,各种范本都拿来学习。后来觉得不行,就集中学习《封龙山碑》。在1981年的“晋冀鲁豫书法联展”中,我的一幅隶书被四省日报不约而同地刊出。后来仔细琢磨,虽然自己觉得不错,但如果放在众多作品中,还是很难显现出来。因此我就把以前的东西否定了。我想能不能写汉简?在写汉简的过程中,发现草意比较浓,正好可以发挥自己的行草功夫,因此把隶书、行草、汉简结合起来,开始尝试草隶。这有点像农学家培养新品种,要经过杂交、试种、育种,反复试验才能成功,我写草隶也是一样的道理。隶书、行草、汉简的融合不是机械的,不是每种书体各占三分之一,而是水乳交融。最开始每天都进行试验,可能一整天能出现一个达到隶书、行草、汉简结合得比较好的字,于是把这一个字挑出来,再按照这个字的思路进行试验。几个月下来,觉得有二十几个字不错,就按照这些字来统一自己的思想,反复试验,到1986年终于取得初步成功,有汉简的味道但又不同于汉简,有隶书的味道又不同于隶书,有行草的味道又不同于行草。”这就是典型的“张海风格”的“草隶”,以汉隶为体,以行草为用,取汉简气息却不斤斤于形骸,海纳百川而鼓荡之,兼百味而为一,实现了隶书创作的历史性突破。
草隶创作的成功没有让张海停下艺术探索的脚步,他甚至来不及在“张氏草隶”的风景中稍作停留,就又匆匆上路了。他说:“也许若干年后,有人审视草隶,见仁见智,截长取短,从而蜕化出新的面目,沿着这条路走得更远。而我,则审慎地朝着另一方向继续探索。”这一次的“探索”,张海把笔锋指向“行草”。
1992年,全国第五届书展,张海以小行草作品获奖,让书界又一次为之震撼。周俊杰回忆:是年正值中国书协将要对全国第五届书展作品进行评选,张海写了一件小字行草作为投稿作品,寄走前他让我看。当将这一横幅作品徐徐打开后,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整体风格极为清峻,与他在隶书上的狂肆大气有天壤之别;字的结构颇具个性,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家;用笔虽提按变化不大,但起伏转折交待得甚为清晰,可谓之白璧无瑕。我当时便断言,此作当获奖无疑。后来正如我所预料,这件作品获了全国大奖。此后,小字行草便作为他的“看家本领”保留了下来,成为他艺术语言中的重要部分。
1998年《张海新作选》出版,张海的一笔草与草书创作又引起广泛关注。何为“一笔书”?即作品无论大小,字数不管多少,也仅蘸一次墨,从第一个最浓的涨墨开始,一直写到最后的落款也不再蘸第二次墨。这种在笔法、墨法上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作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笔书”的创作实践还为张海草书创作拓开了一扇意想不到的机遇之门。在之后的实验中,张海强化墨色的对比,巧妙地进行挥毫运动中的不断调锋,将渴笔这一难度甚大的艺术语言推向极致。这对张海草书发生质的飞跃起到了关键作用。尔后在草书创作中,他轻松地将“一笔书”改为多笔书,根据章法需要,将浓枯之笔进行巧妙的疏密处理,强化节奏感,就像读宋人词,听帕瓦罗蒂唱歌,欣赏贝多芬的钢琴曲,句有长短,调有高低,音有轻重,从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张海以隶书名世,竟以草书达其高峰,其书艺的成就实在令人高山仰止。楷、隶、篆、行、草,一个书家一生能在其中一个领域获得显著成就已属不易,而张海却诸体皆擅,在书法的所有领域所有疆土上都取得了令人钦佩的艺术成就!张海曾引古人语曰:“一技之长,当尽毕生之力。”他是这样一个视书法为平生事业的人,他不曾在已有的任何成就前止步。即使他在荣任中国书协主席的近十年间,于繁忙的书事活动之外,张海仍然潜心创作,笔耕不已。2009年《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展》、2010年《岁月如歌——张海书法展》及至今天的《古稀新声——张海书法展》,向我们呈现的分明是一个艺术家愈行愈健的豪迈脚步!
毋庸讳言,作为书法艺术家的张海与作为书法组织者的张海同样是我们河南的骄傲,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
真诚的期待《古稀新声——张海书法展》在河南博物院开展,期待您——永远属于我们这片土地、永远属于我们自己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