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新闻资讯 >> 浏览洛阳

龙门书院:乱世中的一方净土

2013/9/29 10:29:12 点击数: 【字体:

龙门书院:乱世中的一方净土

  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动荡不安的割据时代,同时也是我国古代书院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诞生于这一时期的龙门书院,与唐代丽正书院等官方书院主要治学不同,已发展成为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机构。

  1、动荡社会中的一方净土

  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一代权臣朱温废唐哀帝自立,建立后梁。新政权的建立,不但没有结束数十年的战乱兵荒,反而开启了新一轮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军阀分裂割据时期——五代十国时代。

  在我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是野心家、阴谋家的天下,他们僭越礼制,分裂割据,征战连连。动荡的社会对文化传承与教育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挑战着文人的操守与信念。

  在唐末至宋初的半个多世纪里,地方的官学被废止,教育没落。然而,正是这种离乱的环境以及官学的不兴,给了私学性质的书院更好的生存空间和更高的生存价值。

  据有关史料记载,在唐末和五代,为躲避战乱,文人志士大量迁徙到远离尘嚣的僻静山野之中,他们或读书林下以养性潜修,或结庐山中以藏书聚徒,承担起了“救斯文于不坠”的社会责任。因而,萌芽于唐代的书院尤其得到士人们的青睐,成为动荡社会中一个耀眼的闪光点。洛阳龙门书院即是这样一座书院,为士人们提供了乱世中的一方净土。

  五代十国时期的书院,基本继承了唐制,仍然沿着官府和民间两条路径发展。多数政权依然设有集贤书院,“掌管刊印古今经籍,辨明邦国大典”,以备应对。然而,由于政权更替频繁,真正开展实质性工作的少之又少。

  与官方书院的境遇大相径庭的是,这一时期的民间书院得到了飞速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在这半个多世纪里,有名可查的民间书院共有13所,地域分布很广,尤以河南、江西、福建等省居多。

  2、时人来此深造实现志向

  龙门书院是北宋第二位科考状元张去华父亲张谊的“母校”。

  据《宋史》记载,张谊,字希贾,今河南省睢县人,他勤奋好学,但“不事产业”。其父死后,叔叔伯伯叫他到“陇上”督耕,他却不务正业,“阅书于树下”,根本不管农民如何耕种。张谊的行为,引起叔伯们的强烈不满,并辱骂张谊。

  这下子,张谊不干了。他找到哥哥说:“我不愿意一辈子当农夫。如果不外出求学,我将来的志向就无法实现。”说完,他就跑到龙门书院求学,与张沆、张鸾等人结为朋友,很快闻名洛阳。

  后唐长兴年间(公元930年-公元933年),和凝(公元898年-公元955年,著名文学家)掌管贡举。张谊考中进士后,成了和凝的门生,任耀州团练推官,后又历任右补阙、集贤殿修撰、礼部员外郎、侍御史、知制诰、礼部郎中等职。

  后汉建立后,张谊升任中书舍人。此时,苏逢吉、王章之流攀附后汉高祖刘知远,并得到重用,官绅们大多依附他们,张谊不屈服于他们,因而遭到他们的嫉恨。

  后来,刘知远派遣张谊为吴越宣谕使,与兵部郎中马承翰一同前往。张谊乘着酒兴,说了一些轻薄吴越王的话,被马承翰怀恨在心,于是上奏说张谊擅自鞭打防御官。后又在一次晚宴上,微醉的张谊与马承翰斗起嘴来,互不相让。于是,张谊被贬为均州司户,后悲愤离世。

  由此可知,此时的龙门书院不同于唐代的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的是,它已发展成为一处真正为治学之士提供就学机会、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机构。

  3、独立文化品格影响后世

  龙门书院等五代十国时期的书院大多兼具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与唐代官方书院主要是读书治学之处不同,五代十国时期的书院更多是招徒讲学,已具有一定的学校性质,在传播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为躲避战乱,五代十国时期的书院大多兴建于山野之间。为维持书院生存,书院师生必须开垦荒地以求自给,这标志着我国古代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即“书院耕读时代”。

  第三,书院创办者的独立文化品格和开拓进取精神,也为战乱中的黑暗带来了一线希望。

  五代十国时期的书院虽然数量有限、影响范围有限,但为两宋时期书院的勃兴和成熟奠定了基础。正如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所说:“它是黑暗中的一线光明,潜德幽光,必大兴于后世。”(记者 姜春晖 文/图)(原标题:龙门书院:乱世中的一方净土)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洛阳网(2013-09-2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