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姓氏源流:行业姓氏知多少
2013/9/17 9:55:45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工、农、商、学、兵、艺、师、陶、医、药、铁都是姓,归入行业姓氏。
查《洛阳市志》人口志,可知我市有行业姓氏中的农、商、学、师、陶、药、铁姓,没有工、兵、艺、医姓。
农姓来源有三:第一出自神农氏,是炎帝的后裔。炎帝对农业有贡献,其后人中有的便以农为氏。第二是以官名为氏。远古时期,负责管理农事的官称为农正官,任此官职的人,其后代以官名中的“农”字为姓,称农氏。第三,北宋时期,广西壮族人侬智高建立“南天国”,率众攻占南宁一带,自称“仁惠皇帝”。北宋王朝遣大军围剿,侬智高战败,朝廷勒令其部族改为汉姓,于是一部分人改为赵姓,一部分人将侬字省去人旁,以农为姓。偃师寇店镇有农姓人家。
商姓比较常见,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第244位,有近40万人。早年我有一位朋友叫商伟帆,在洛阳地区地名办工作,后来去了北京。据他讲,成汤的后人皋辛隐居于商城之东,遂以商为姓。其实,商姓还有其他来源:一是出自子姓,乃商王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唐尧封帝喾之子契于此,传十四世至成汤,灭夏而有天下,以商为国号。后商被灭于周,子孙以国为氏”。二是黄帝的重孙被封于今陕西商县,其后代便以商为姓。
商姓历史名人很多。周代数学家商高写了中国第一部数学著作《周髀算经》;春秋末年鲁国人商泽是孔子的弟子,为“七十二贤”之一;战国时期的商鞅,是为秦国奠定统一基础的功臣;明朝“科举超人”商辂,乡试、会试、殿试皆第一,分获解元、会元、状元三顶桂冠;中国末代探花商衍鎏是著名学者、书法家;大家熟悉的商承祚先生是古文字学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
师姓在偃师市高龙镇、大口镇都有聚居地。高龙镇师家寨有500多人姓师,该村东北有一坟地,内有明代墓碑,记载该支师姓乃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大口镇韩村也有师姓,查其来源,乃明朝万历年间由师家寨迁此,现有700多人。
师姓行业特点明显,来源之一是以技艺为氏。据《元和姓纂》载,春秋战国时期,擅长乐技的人被称为师。晋国有师旷,鲁国有师乙,郑国有师理、师惠、师触、师躅,皆为著名乐师。其中晋国乐师旷双目失明,善于辨音,晋平公造编钟,惟师旷能听出音调失准。
说起师旷,还有一个故事:商末师延常为纣王作曲,乐声萎靡悦耳,纣王听而倦。武王伐纣,师延携琴投濮水而死。自此,水中常有靡靡之音传出,这就是“靡靡之音”的出处。后来,卫灵公到晋国参加庆典,朝辞帝丘,暮宿濮上,夜半听见有萎靡之音时隐时现,微妙悦耳,遂召随行乐师涓询问,师涓说:“此乃靡靡之音。”及到晋国,灵公赴宴,唤师涓曰:“过濮水所获妙曲,速援琴以助雅兴。”未等师涓弹奏完,晋国乐师旷制止道:“此为亡国之音,不可听!”这就是“亡国之音”的出处。
师旷的后人,自然也姓师。
陶姓一支出自唐尧,一支出自虞舜。《元和姓纂》记载,尧担任部落首领之前,以制作陶器为业,其子孙中有人姓陶;西周初年,舜之裔孙虞思官至陶正(管理制陶的官),其子虞阏承袭父职,其子孙以官为氏,姓陶。
陶姓名人较多。东晋名将陶侃是著名诗人陶渊明的祖上;陶渊明写有《桃花源记》,格调不俗;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最早关注乡村教育,其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传递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市陶姓颇多,此不赘述。
我市还有药姓,但没有医姓。据说医姓很容易为小孩取名字,而药姓取名就不那么容易了。有人开玩笑说,姓医的可以取名“医生”,而姓药的不能取名“药品”,其实也未必。药姓中就有取名“药生尘”者,立意非常好,化用了一副对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药姓传为乐毅后裔。
铁姓起源有二:第一出自子姓,乃商朝王公之后,以地名为氏。春秋时卫国戚地有铁丘(今濮阳北),住在那里的商朝王公后人以铁为姓。第二是出自他族,回族、满族、蒙古族中的铁姓较多,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地区。铁姓人口不多,没有进入中国姓氏前300位。《洛阳市志》第二卷第629页显示我市有铁姓。 (记者 孙钦良)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洛阳日报 201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