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如今七八十岁的人,只要上过私塾,没有不读《百家姓》的。
李玉明 绘生而为人,首先有姓。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是社会交往的符号,涉及千万家,关系你我他。在中国,最有资格谈论姓氏文化的是河南,起源于此的姓氏有 1500多个,而其中有200个大姓源于洛阳。洛阳还是全世界客家人的祖根地——姓氏文化,根脉文化,也是牵动每一位华夏子孙的河洛文化。
在洛阳,有专门研究姓氏文化的机构——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有会员300多人,常年开展工作。2005年9月至今,记者多次征求该会会长徐金星先生的意见,看怎样把姓氏文化写深写活。两年多来,我拜访了不少大姓望族,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决定分期分批介绍洛阳百家姓。现在就先从人数众多的前十大姓说起。
2007年,公安部公布了我国百家姓最新排序,李、王、张姓被列在前三位,这三姓的总人口数,已经达到2.7亿,接近美国总人口数。排在前10名的还有刘、陈、杨、黄、赵、吴、周姓。
这种排序,是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全国户籍人口进行认真统计后,根据各姓人口所占比列依次排列的。可平素我们说的《百家姓》,排序却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并不是按人口数量的多寡排序的。
那么,在北宋,“赵钱孙李”为啥会排在最前面呢?
《百家姓》何人所作
如今上了岁数的老人,小时候基本都读过《百家姓》。日前,记者来到青年宫广场,与在这里溜达的寇应详老人聊起《百家姓》。他说他幼时的启蒙课本,一本是《三字经》,一本是《百家姓》。
《百家姓》的作者是谁呢?
《百家姓》成书于宋朝初年,在公元960年赵宋建立至公元978年吴越归宋这段时间。据南宋人王明清考证:“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所谓“有国”,是指吴越国在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大宋后,还存在了一段时间,至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才率土归降。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王相根据王明清的说法,认为《百家姓》是“宋初钱塘老儒所作”。其实这个考证并不深入,比王明清的说法仅前进了一小步,把“两浙”缩减为“钱塘”,是说这个老儒家住杭州一带。至于“老儒所作”,等于没说,能编《百家姓》的,当然不会是年轻人,肯定是上点儿岁数的知识分子。
《百家姓》问世1000年来,影响很大,就连文盲也会念叨“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而最早在文字中提到《百家姓》的,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他写过一首诗: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
授罢村书闭门睡,终年不著面看人。
诗的下面有作者自注:“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由此可见,早在宋代,《百家姓》就普及了。
这部《百家姓》生命力很强,到明代成形为一个最流行的版本,共收录438个姓氏,其中408个是单姓,由102行组成;30多个是复姓,编成15行。最后一句是“百家姓终”,即百家姓完结的意思,共472个字。
宋代以后,历代儒生皆欲显其能,对“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样的句子进行改编,出现了很多《百家姓》修订版。譬如明朝刚刚建立,朝廷就令人编写了一本《明皇百家姓》,企图取代宋朝的《百家姓》,结果未能如愿。
《明皇百家姓》一味巴结朱元璋,以国姓“朱”字开首,说什么“朱奉天运”云云,共收录1968个姓氏,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进呈给朱元璋,但民间老百姓就是不认账,死活推广不开,至今已经失传。
清康熙年间,官修《御制百家姓》,又企图颠覆宋朝《百家姓》。本来想以皇姓“爱新觉罗”起首开篇,但由于书中只收录了汉姓,没收录满族姓氏,所以没法那样开篇,只好另起炉灶,以孔夫子之姓起头,接下来又把宋朝《百家姓》中408个单姓和30多个复姓“复制”了一遍,只在每姓后面标注了郡望。这个清朝版本也未流行开来。最流行的还是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开篇的《百家姓》版本。
不过,对“赵钱孙李”这种排序法,宋以后的历代文人总是在嘀咕,总觉得这样排列不合理——“赵钱孙李”当时都非大姓,凭啥排在最前面?直到今天,还有人在网上骂娘,说宋朝那个老儒胡乱编排,既不按照各姓人数多少来排座次,也不按照各姓中的杰出人物来排序,只是胡乱编了个顺口溜,念起来顺嘴而已。
这,又是当代人的误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