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区“硪工号子”入选“非遗”名录
2013/4/15 8:31:50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本网讯 近日,从吉利区文化部门获悉,该区申报的“硪工号子”成功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名录。
打硪,是长期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人们在修堤筑坝及修房铺路时为夯实地基而进行的一种比较独特的劳动形式,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还是比较先进的生产力的体现,他们边干边唱,互相比赛,劳动场面非常壮观。“硪工号子”就是人们在打硪过程中唱的一种节奏性很强的民间歌谣,曾在吉利区黄河岸边的一些村庄广为流传。如今,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打硪”已鲜为人知,“硪工号子”这一民俗文化也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被一些人称为“行将消失的民间的音乐”。
为了为挽救“硪工号子”这一民间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硪工号子,使这一民间文化遗产得到继承和发扬,从2004年6月开始,吉利区文化馆和吉利电视台联合举办“整理和保护硪工号子民间文化遗产”的活动,组织人员深入附近农村,探访有关人员,寻找老硪工。
经吉利区文化馆多次调查走访,探访数百人次,由吉利乡南陈村的张庆恒等几位当年的“老硪工”经过一个多月的回忆,终于将整套“硪工号子”的调式和动作演练下来。吉利区文化馆和电视台进行了录像,将这一民间文化遗产得以保存。
在吉利区柴河村一户人家,保存着目前该区唯一完好的一盘石硪,重43公斤,上下两端分别为直径33厘米和35厘米的硪盖,中间是高22厘米、直径28厘米的圆柱。当年的打硪行手张庆恒老人介绍说:“打硪也很有学问,先在石硪中间的圆柱上绑上铁链,铁链上挂8根到16根长3米左右的‘辫子’(一端有钩子的麻绳),每人抓1根‘辫子’,铁链不能绑得太紧,否则不能上下移动,也不能太松,否则石硪容易脱落。”
张庆恒介绍说,硪工号子主要在劳动过程中起到协调动作、鼓舞士气的作用。刚开始打硪,“号头”一个人慢慢唱起“大滑号”,大家也慢慢回应,表示各就各位,是劳动前的热身运动,然后及时改号(变换节奏),由慢到快,让大家紧张起来,劳动强度逐渐加大,就用“荡三号”,干到高潮时,用唱着最有劲儿的“板号”。有时候大伙干的热火朝天,还可以在板号里加入花号,花号是即兴发挥的号子,见人唱人、见物唱物,有鼓励大伙的、有夸赞别人的、还有善意的讽刺其他落后组的。最后还有“毛蛋号”,是收工前对不合格的地方整修时喊的一种调子,节奏最快。结束最有意思,不管打硪时唱的是什么,最后都要喊一句“有硪不打落下来!”石硪“啪”的一声稳稳落地,十几位硪工同时停止打硪。
“喂——,嘿嘿嘿呀么!嘿嘿!高高山上一座楼,姐妹三人比梳头;老大梳个盘龙须,老二梳个舞凤楼;剩下小三没啥输,梳个狮子滚绣球;绣球滚到东海洋,挡住黄河不让流。”“一二三四五呀,金木水火土呀。天地分上下呀,日月同古今呀……”唱着低沉有力的硪工号子,老硪工们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激情燃烧的“光辉岁月”。
“硪工号子”其实是一种集体的精神力量,一盘冰冷的石硪燃烧了一代人的青春。在他们眼里,石硪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劳动工具,而是一种历史见证,见证了他们激情似火的年轻岁月;“硪工号子”也不仅是一种民间歌谣,它代表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热情。【原标题:吉利区“硪工号子”入选“非遗”名录】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洛阳网 200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