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传统文艺 >> 文艺赏析 >> 浏览洛阳

硪工号子:行将消失的歌谣

2013/4/15 8:23:58 点击数: 【字体:


    硪工号子

    硪工号子是劳动人民在打硪过程中唱的一种节奏性很强的民间歌谣。近年来,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打硪已经鲜为人知,硪工号子也行将失传。为挽救这一民间文化遗产,吉利区文化馆从2004年初开始进行搜集整理。

    “喂——,嘿嘿嘿呀么!嘿嘿!高高山上一座楼,姐妹三人比梳头;老大梳个盘龙须,老二梳个舞凤楼;剩下小三没啥梳,梳个狮子滚绣球;绣球滚到东海去,挡住黄河不让流。”近日,在吉利区南陈村口,随着石硪的上起下落,松软的土地被砸出两个大坑(俗称“硪花”)。8位老硪工重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打硪的情景。伴着低沉有力的硪工号子,他们仿佛又回到了充满激情的年轻时代(如图)。

    据吉利区文化馆张文霞介绍,这批老硪工是白道河水库和柴河水库的建设者。几十年过去了,当初的硪工仍健在的只有8位。硪工号子若再不搜集整理,很有可能失传。吉利区文化馆多次调查走访,得知南陈村的张庆恒、张同升、张成义等8位老人是当年喊号子的能手。几位老人经过1个多月的回忆,终于在7月底将整套硪工号子的调式和动作演练下来。吉利区文化馆和电视台进行了录音录像,使这一民间文化遗产得以保存。

    目睹打硪

    8月12日,记者在南陈村见到了张庆恒、张世忠、张成义等8位老人。他们中大部分已年逾古稀,最年轻的也有68岁。

    据张成义介绍,常用的硪有石质的和铁质的。1952年兴修白道河水库和柴河水库时,为使水库坝基结实,需要用石硪将土击实打平。上一层土打一层,一直打到要求的高度为止。

    张成义说:“年轻人现在都不知道什么是打硪了,其实打硪就是把松软的土压实,是打夯的一种。”

    我们在柴河张孬家看到一盘石硪,这是吉利区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一盘石硪,重43公斤,上下两端分别为直径33厘米和35厘米的硪盖,中间是高22厘米、直径大约28厘米的圆柱。

    张成义说,打硪也很有学问。先在石硪中间的圆柱上绑上铁链,铁链上挂8根到16根长3米左右的“辫子”(一端有钩子的麻绳),每人抓1根铁链,不能绑得太紧,否则不能上下移动;也不能太松,否则石硪容易脱落。

    张庆恒是当年有名的“号头”。他说:“硪打得好不好,关键看指挥。根据调子的节奏,该快就要快,该慢就得慢下来。硪工号子就起协调动作、鼓舞士气的作用。”他介绍说,硪工号子是一领众和式的,领号的叫“号头”。“刚开始打硪,号头一个人慢慢唱起来,大家也慢慢回应,表示各就各位,是劳动前的热身运动。一般这时候用的调子是大滑号。然后及时改号(变换节奏),由慢到快,让大家紧张起来,劳动强度也逐渐加大,这时用荡三号。”

    “一女贤良数孟姜,二郎担山赶太阳……”张庆恒说着唱了起来,几位老硪工接道:“七郎屈死芭蕉树,八仙子弟数老张。九里山前活埋母,十面埋伏楚霸王。”周围不知不觉围满了听号子的人,张庆恒得意地继续介绍:到高潮时,要用板号,唱着最有劲儿了。有时候大伙儿干得热火朝天,还可以在板号里加入花号,花号是即兴发挥的号子,见人唱人、见物唱物。如“王京花真是凶,拉起车来一溜风。一晌能拉几十车,又有名来又有功”。张庆恒回想起当年工地上的情景,就随口唱了几句。

    毛蛋号是收工前对不合格的地方整修时喊的一种调子,节奏最快。结束时最有意思,不管打硪时唱的是什么,最后都要喊一句:“有硪不打落下来!”“啪”的一声,石硪便稳稳落地。

    老硪工们的激情岁月

    在南陈村口,8位老硪工聚在丝瓜架下,摇着蒲扇回忆当年在黄河滩边筑坝的情景。当年的棒小伙子如今已白发苍苍,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但这些劳动能手很乐意再提那激情岁月。

    张庆恒是当年的“号头”,如今已经72岁,但看上去仍红光满面、精神饱满。张庆恒说,1952年修白道河水库,为期1年多,动用了2000多人,男劳力打硪,妇女们用小推车运土。张庆恒露出自豪的表情:“不过,打硪可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干的。首先要在20岁左右的青壮年里选,只有肯卖力气的人才能被选去学打硪。”他拍拍身边的另一位老人道:“庆迥和我是最先被选上的,长得壮,有的是力气,不久我俩表现好就成了‘号头’。2000多人集体劳动,抢着、赛着看谁干得多、干得好。那场面,那热火劲儿,嘿!我这辈子算是忘不了。”

    “是啊,”张庆迥接着说,“庆恒老兄,记不记得咱那组16个兄弟,跟亲兄弟似的。3个‘号头’,边干边喊,你累了,我喊,我嗓子哑了,另一个接上。你儿子出生你都没空回去,托人捎信回家,说给儿子起个小名叫‘硪’。”

    “就是,就是。那时候真把命都拼上了。咱们那组获得的小红旗,我保存了几十年都没舍得扔。几十盘石硪摆在一起,‘号头’一声令下,大家一齐发力,号子声一浪高过一浪。咱们这组经常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呢。”年龄最小的张世忠当时只有19岁,他说,“当时比赛的气氛非常热烈。也有些老人带着孩子来看打硪,看的人越多,我们打着越有劲儿。”

    张成义感慨地说:“手不停,嘴不闲,是硪工们的特点。为研究打硪,我可真动了不少脑筋,打迎水坡、打墙角、打扇形,想着学会这手艺能用一辈子,谁知变化这么快。”

    “那时候粮食稀缺,只有硪工能一顿吃9个馒头。邻村的一个小伙子好不容易当上硪工,看到白面馒头,一顿吃了12个,被撑得难受,咱们把他扔到水里,让他活动一下好受点儿,谁知他是个‘旱鸭子’,差点儿被淹死了。”张庆恒说起这事儿,大家都笑了起来。

    夕阳西下,几个老人仍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当年打硪的情景。最后,他们兴趣大增,非要演练一下不可。

    “一二三四五呀,金木水火土呀。天地分上下呀,日月同古今呀……”朴实的歌词,低沉有力的调子,在南陈村口响了起来。石硪高高扬起又重重落下。几位老硪工沉浸在协作劳动的快乐中。

    是啊,有什么能比劳动带给人们的快乐更持久呢?!【原标题:硪工号子:行将消失的歌谣】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洛阳网 2004-08-1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