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洛阳风情 >> 特色访谈 >> 浏览洛阳

千年辉煌•七朝帝都——解读偃师历史

2015/3/19 11:34:32 点击数: 【字体:



    偃师的历史就是一本书。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中,偃师有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地位。因为在偃师这块土地上,曾经有七个王朝建都,有数十位帝王、有不计其数的英雄豪杰、名人巨子,在这里演绎了叱咤风云的时代篇章,成就了流芳百世的不朽功业。而我们首阳山镇的所在地,就是昔日的汉魏洛阳故城旧址,偃师的七个王朝,除夏、商外,有五个就在我们脚下。因此,作为一个偃师人,特别是作为一个首阳山人,生长生活在帝王之都,是非常骄傲和自豪的。我们应该走进偃师历史这本书,读懂偃师历史这本书,不辜负脚下这片土地。下面,我就怎样读懂偃师历史这本书,说一些刍荛之见。

  一、首先要读懂偃师的古都史

  在偃师古老的历史上,曾经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王朝建都,这是偃师的骄傲,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偃师人,作为关心偃师的友人,首先应该搞清楚的是,这七个王朝是怎样在偃师建都的,都城在哪里,各个王朝都经历了哪些帝王统治,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他们是怎样兴起的,又是怎样灭亡的,等等。惟有如此,才可能体悟偃师历史的厚重和价值。
  我们不妨以时间顺序,看看这七个王朝的春秋史实。

  关于夏。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从“三皇五帝”开始的。“三皇五帝”有多种说法,比较通行的一种认为,“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皇五帝”的历史约千年左右,还属游牧部落时期。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王朝,约公元前20世记至16世纪。夏朝的第一位国王就是大名鼎鼎的禹,禹始都阳城,后迁阳翟。阳城在登封,阳翟在禹州,均距偃师不远。禹传位其子启,启传位其子太康,太康建都于斟鄩,斟鄩就在今天的偃师二里头村一带。古本《竹书纪年》载:“太康居斟鄩。”《史记•夏本纪》云:“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据现代考古研究,登封的阳城遗址、禹州的阳翟遗址,还只是部落性质的遗址,惟有偃师的二里头斟鄩遗址,规模恢宏,建筑完备,布局合理,已完全具有了国都的形态,因此被史学界称为“华夏第一王都”。自太康至桀,历15王,470年。桀因荒淫无道而亡国。

  关于商。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约公元前16世纪至11世纪。自第一位国王成汤起,共有10位商王都于西亳(即偃师商城遗址),至11位商王中丁迁隞(今郑州商城)。到商朝中后期,第19位商王盘庚又把国都迁回偃师商城,“从先王居”,历9王,至27位商王武丁时又迁都安阳殷墟。如此算来,共有19位商王都偃师商城200年左右。

  关于东周。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约公元前3至11世纪,享国790年。周朝又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国都为镐(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因其在洛阳之西,故史家称其为西周;东周国都为洛阳,因其在镐京之东,故史家称其为东周。周朝初年,周公姬旦遵武王遗愿营建洛邑时,建了“上都”和“下都”两处宫殿区,“上都”在今洛阳市区王城公园一带,“下都”在今偃师市首阳山镇一带。公元前771年,西周第13位王周平王为避犬戎之乱,把国都从镐京迁至洛邑,居“上都”;又传13王至周敬王时,其弟王子朝篡逆叛乱,攻入王城,敬王不得已迁至“下都”,并由晋国出面组织各诸侯国贡献人、财、物整修扩建“下都”,称为成周城。自周敬王至周赧王(发生债台高筑的故事),共有12位周王都于偃师成周城,共260多年。这段史实表明,洛阳和偃师都曾是东周的国都。

  关于东汉。汉高祖刘邦战胜项羽后,最初的设想是要在偃师成周城基础上建都的。《史记•高祖本纪》载:“天下大定。高祖都洛阳,诸侯皆臣属。”在这里,曾发生过“刘邦南宫论三杰”、“雍齿封侯”、“田横宁死不受辱”等著名故事。几个月后,刘敬、张良说服刘邦“入都关中”,把西汉国都建在了长安。由于刘邦都偃师成周城时间很短,所以历来的史家都不怎么提及,但我们不能忽略。西汉灭亡后,东汉第一位皇帝光武帝刘秀于公元25年平定天下,定都于偃师成周城,并对原址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史称汉魏洛阳故城(东汉之后,曹魏政权亦都于斯,故有此谓)。自刘秀至汉献帝刘协,东汉共有12位皇帝都汉魏洛阳故城,计196年。

  关于曹魏。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代汉称帝,继续以东汉都城为都。自魏文帝曹丕至魏元帝曹奂,共5帝,都汉魏洛阳故城45年。

  关于西晋。公元265年,司马懿之孙、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曹魏称帝,继续以汉魏洛阳故城为都。自晋武帝司马炎至晋怀帝司马炽,共3帝,都汉魏洛阳故城52年。

  值得一提的是,西晋末年,皇室宗亲争权夺利,爆发了历时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北方5个少数民族匈奴、羯、鲜卑、羌、氐乘势崛起,侵掠中原,史称“五胡乱华”。晋怀帝永嘉四年,匈奴贵族刘聪集团攻陷洛阳,烧杀抢掠,生灵涂炭,史称“永嘉之乱”;汉魏洛阳故城的上百万居民为避战乱,仓皇向东南一带迁徙,史称“衣冠南渡”。因此,现代史学家公认偃师是客家人南迁的始发地。

  关于北魏。西晋灭亡后,中国进入了南北朝时代,南朝由晋室宗亲司马睿所建,定都建康(今南京市),是为东晋;北方则陷入了长达百余年之久的五胡混战的血雨腥风之中,最终由鲜卑贵族集团拓跋氏扫灭群雄,统一北方,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国号为“魏”。公元493年,北魏第七位皇帝孝文帝拓跋宏(入主中原后改为汉姓元氏,因此又名元宏)将都城迁至洛阳(汉魏洛阳故城旧址)。此时,昔日风光无限的汉魏洛阳故城已荒废176年之久。孝文帝迁都洛阳,使这块土地重现了帝都辉煌,当时佛教盛行,龙门石窟、永宁寺等文化遗存,都是这时候建造的。传8帝凡40年,至孝武帝元脩时,北魏分裂为西魏、东魏,西魏都长安,东魏都邺城,偃师从此失去了国都地位。

  偃师的古都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帝王兴衰史。屈指算来,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七个王朝,共有70多位帝王都居偃师千余年。他们的兴衰沉浮,固然有诸多原因,但万变不离其宗,终其一点,就是人心向背。孟子一席话道破千年奥秘:“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二、很必要读懂偃师的建制史

  这一问题有两个要点应该搞清楚。

  第一个要点是“偃师”名称的由来。关于这一点,有三种说法。其一是“遂名”说。《史记•周本纪》载:“(武王伐纣回师途中)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纵马于华山之阳,牧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釋旅,示天下不复用也。”至唐朝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当朝宰相杜佑在他编著的《通典》中说:“偃师,武王伐纣,回师息戎,遂名偃师焉。”杜佑这一释义,显然是承袭了《史记》的记载。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当朝宰相李吉甫在他编著的《元和郡县图志》中,进一步重复完善了杜佑的说法:“偃师县,武王伐纣,于此筑城,息偃戎师,因以名焉。”杜、李之说见诸于官方典籍,是称著于史的权威说法,因此受到历代学者的尊重和采纳,以至于今,“遂名”说通用于世。

  其二是“利簋(gui古代食器)”说。武王伐纣回师途中,在偃师举行庆功大会赏赐有功将士。有一个叫“利”的将军,把被赏赐的青铜器铸造了一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纪念品,叫利簋。簋上的铭文记载了战胜纣王是公元前1046年农历二月初四日,在偃师举行庆功大会是二月十一日。这件利簋近代在陕西出土,簋上的“偃师”二字,证明“偃师”作为地名,那时已经存在。此说的合理性,还有待史家进一步考证。

  其三是人名说。《列子》里,讲了一个“偃师造人”的故事:

  第二个要点是偃师作为县级建制的沿革变迁。根据《偃师史料选注》所引用的史料以及其他学者的研究,偃师作为县级建制大致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是东周时期。《史记•周本纪》载:“(周赧王五十九年卒)。后七岁,秦庄襄王灭东周。(《集解》:徐广曰:‘周比亡之时凡七县:河南、洛阳、谷城、平阴、偃师、巩、缑氏。’)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徐广是晋朝人,他的注释说明,晋人认为在东周末年已有“偃师县”。虽然当时东周管辖的范围已很狭小,“偃师县”不过一城而已,但毕竟是一个县。

  第二阶段是秦、汉时期。真正意义上的县,应该是在秦始皇统一全国实行郡县制之后,这时的偃师县,才是大一统国家的一级行政组织。秦享国短暂,史料短缺,而两汉史书均有记载。《后汉书•地理志》“河南郡”中有“偃师”条目,班固注:“尸乡,殷汤所都。”《后汉书•郡国志》“河南尹”中有“偃师”条目,并注释:“帝喾所都,是为西亳。”

  第三阶段是曹魏、西晋、北魏时期。偃师作为京畿之地,多次省入(并入)洛阳、缑氏,废置不一。

  第四阶段是隋朝以来。隋时,因偃师已失去国都地位,遂恢复县级建制;至唐朝,因武则天长子李弘葬于缑氏,使缑氏县政治地位提高,与偃师县互有省入;宋朝时省缑氏县入偃师县;元、明、清时期,偃师作为县级建制没有变化,沿袭至今。

    这两个要点,就像一个人的面貌、履历一样,要了解偃师,则不可或缺。

  三、还应该读懂偃师的名人史

  偃师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福地。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这里涌现了许多彪炳史册的名人巨子,他们或诞生于斯,或建功于斯,都给后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如玄奘、苏秦、吕蒙正、郤正、徐有功、武亿、毕构等,每人都是一首诗,一支歌。要读懂偃师历史,就不能不对他们有相当的了解,他们身上所折射的高风亮节和智慧光芒,他们践行的人生轨迹,足以垂范后世,警示今人。
特别是唐代名人玄奘,更应该读一读,读懂他。这是由于两个原因:其一,玄奘大名,妇孺皆知。2004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将孔子、孟子、老子、孙子、屈原、玄奘确定为第一批对外宣传的我国历史文化名人,可见其历史地位。了解偃师而不知玄奘为何许人,是肤浅的,可笑的。其二,受历史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形象的影响,许多人认为玄奘是“愚僧”,恨他而不爱他。今天,我们有责任还玄奘以真实的历史面目,让世人通过了解玄奘而了解偃师。

  玄奘是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人。隋朝开皇二十年(600年)生,12岁剃度为僧,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8岁时,走上了“西行取经”之路。纵观玄奘一生功业,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取经往返17年,历尽千难万险,在沙漠、雪山、风暴、饥饿、囚禁乃至死亡面前,“宁可西行而死,决不东归而生”,游历了138个国家、城邦、地区,对那里的历史、地理、民俗、物产、宗教等有很多了解。后经其口述、弟子笔录而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古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的传世之作。二是求知若渴,对佛学论著探微穷奥,融会贯通,终于成为内外学兼修,大小乘皆通的顶尖学者,佛学的集大成者,以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扬名五印度。三是从印度带回大量佛教经典,计有:大乘经224部、大乘论192部、上座部经、律、论15部、三弥底部经、律、论15部、弥沙底部经、律、论22部、迦叶臂耶部经、律、论17部、法密部经、律、论42部、说一切有部经、律、论67部、因明论36部、声论13部,凡520夹,657部,用20匹马驮回。四是回国至逝世的19年间,共译出佛教经、律、论75部,1335卷,占隋唐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比中国佛教史上其他三大译经师所译经论的总和还多。正是由于这些不朽功业,玄奘65岁逝世后,唐高宗李治仰天长叹:“朕失国宝也!”并泪语群臣:“朕国内失法师一人,可谓釋众梁摧也。”

  鲁迅先生称赞玄奘是“中国的脊梁”,梁启超先生认为玄奘是“中国佛教第一人”,季羡林先生说“玄奘的佛经翻译在中国翻译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才是真正的玄奘,真正的偃师骄傲。读偃师,当然应见贤思齐,走近他,读懂他。除了玄奘以外,我们再介绍几个偃师的历史名人。

  吕蒙正:三居相位立身正

  吕蒙正,偃师佃庄镇相公庄人,北宋时曾三次拜相。

  吕蒙正出身苦寒。母子住于破窑,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然而吕蒙正自幼立志报国,附读于村塾,划地识字,一丝不苟;年长后游学龙门,凿山为洞,栖身9年。31岁考中状元。

  吕蒙正37岁任副宰相,之后三任宰相。无论顺境逆境,他都以国事为重,敢于犯颜直谏,力陈朝廷得失,修明政事,成为国之干城。

  吕蒙正清正自律。有个人为邀宠升官,送给他一面古镜,说能照200里,他说:“我面孔不过碟子大,哪里用照200里呢?”拒而不收。宋制,宰相之子授五品官,而吕蒙正恳请朝廷自己退休后才能授给其子官职,并且只能是九品官。自此成为定例。

  吕蒙正有识人之明,荐才之量。皇帝向他征询大贤之人,他不推荐9个儿子,却推荐了侄儿吕夷简。吕夷简后来果然做了宰相。

  徐有功:秉公执法不惜死

  徐有功,初唐时偃师人。

  徐有功长期任司法官,“为政宽仁,不行杖罚”,量刑慎之又慎,从不随意动用刑罚。老百姓为其恩德所感动,相约道:“谁若犯了徐大人的杖刑,大家一定要斥责并处罚他。”

  武则天称帝后,为镇压政敌,信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人,他们罗织罪名,构陷无辜,一时冤狱四起,朝野震恐,人人自危,无敢言者。徐有功时任司刑丞,持平守正,秉公执法,尊重事实,犯颜直谏,前后救活数百家。为此,他曾三次被诬判死刑,幸得武则天慧眼识人,才得善终。

  毛泽东多次读《唐史•徐有功传》,并在书眉上写了批语:“命系庖厨,何足惜哉!岳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把徐有功与岳飞等忠良之士相提并论,赞赏其追求真理、不惧死亡的无畏精神。

  黄守才:造福桑梓治水患

  黄守才,偃师岳滩镇王庄村人,生于明朝末年。

  黄守才自幼父母双亡,跟随做船工的舅父谋生,一面习练水性,一面读书学习。15岁往登封嵩山书院拜师修道,潜心研究《禹贡》,终成学识渊博、誉满桑梓的治水大师。

  王庄村位于伊水之滨,因伊、洛二水连年泛滥,村舍漂没,庄稼被淹,百姓流离,衣食无着。黄守才指导乡民谋划治河事务,通河道,修堤防,终于降服水患,使乡邻安居乐业。朝廷闻知后,多次任用他治理开封、山东、洛阳等地水患,屡建奇功。

  黄守才身正气清,颇能服众,属下乐为其用。所以每治一水,必能万众一心,克期为捷。

  黄守才谢世后,清帝累赠封号为王,御赐匾额。钦命他“上管三门七井,下理九江八河”。因此,数百年来人们尊称黄守才为“黄大王”,并在他的家乡王庄村修建了“黄大王庙”,世代祭祀不断。

  蔺完植:廉介君子美名传

  蔺完植,偃师蔺窑村人,明代廉吏。

  蔺完植生于农家,经10年寒窗苦读,于万历丁未年(1607)进士及第,历任山西屯留、陕西韩城、天津武清等县知县、户部郎中、南京都察院经历等职,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
  蔺完植初任武清知县时,宦官邢洪把持县政,百姓除了交纳正常赋税外,还要额外负担“圣母香火银”、“牧马名色银”,苦不堪言。蔺完植将这些苛捐杂税全部免除,并将邢洪予以拘捕,责以杖刑。结果得罪了权贵,被贬离武清。

  蔺完植任户部郎中时,精心筹划,细心审核,裁减杂项开支,为朝廷节约开支8万多银两,缓解了边防军务急需。

  蔺完植告老还乡后,在先祖遗留的土窑内住了10余年。粗茶淡饭,乐善好施,人们称他为官清如水的“廉介君子”。他64岁病逝于土窑内,数村百姓含泪为他送葬,并立碑纪念

  祖逖:闻鸡起舞志高远

  2010年4月18日,《成语典故•闻鸡起舞》特种邮票首发式在偃师举行。这是因为闻鸡起舞的主人公祖逖与偃师有着不解之缘。

  祖逖,晋朝范阳人。年长后与好友刘琨入京师求官,任司州主簿(官署在今偃师首阳山镇一带)。二人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祖逖蹬醒刘琨曰:“此非恶声也。”遂起床舞剑习武。闻鸡起舞的成语即由此而来,形容立志报国、刻苦磨砺的进取精神。

  西晋灭亡后,祖逖南渡归属东晋政权,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他志在恢复中原,虽势单力薄,仍率领宗族亲友及千余将士渡江北伐,中流(江心)击楫(船桨)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以示有去无回之决心。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名句,即借用祖逖“中流击楫”之典。

  我想,如果能从这三个方面去了解偃师历史,将会使我们对偃师的认识有一个新的升华。圣人云:“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宣传推介偃师,首先要对偃师的历史如数家珍,假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则将贻笑于大方。因此,我建议同仁们,尤其是有志于偃师历史研究的朋友,做一个“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的贤者。

  历史正在渐行渐远,它赐予后人的一切,不但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化,反而会因为我们的亲近而永恒!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河洛视听网(2013-01-0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