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俗的标准来看, 2005年就成名的摇滚歌手、豫籍在京人士孙恒至今也未跨入高、富、帅的行列。他在首都打工14年,仍然无房、无车。
但在普通打工者眼里,他是送欢乐和音乐的“带头大哥”。他创办打工者艺术团、打工文化博物馆、打工子弟学校。以“关键在做”的勇气和魄力,践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宏大目标。
●老歌手的“新旅程”
6月28日,带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意外丢掉“校长” 头衔的孙恒,从北京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孙恒这个校长当了近7年,2005年7月,在北京当摇滚歌手的孙恒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和几个伙伴发行的唱片《天下打工是一家》,获取了7.5万元版税。在北京朝阳区金盏乡皮村办起了同心实验学校,招收的全部是打工者的子女。孙恒被选为校长。
今年的6月19日,同心实验学校接到了金盏乡乡政府的停办告知书,原因是:学校在房屋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和卫生保健等方面存在严重隐患,未按相关规定程序取得办学资质等。
校长当不成了,但孙恒并没有失业。歌手出身的他,前往广东等地,开始了为打工者而歌的巡回公益演出之旅。
●为劳动者而歌
唱歌,是孙恒从小就有的梦想,老家在开封的他,初中的时候就喜欢上了唱歌,高二时开始自己写歌,他梦想当歌手,可以自由自在地唱自己的歌。
1998年,孙恒从河南安阳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教育专业毕业,回到老家开封四中担任音乐教师,为了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不到一年,他便辞职北上来到了北京。而初到首都,无钱无人脉的孙恒,只能过着街头卖唱的流浪生活。
为了生活,孙恒每晚都会去建筑工地卖唱,赚一点生活费。在一个工地,他认识了安徽籍建筑工人彪哥。与彪哥的相识,让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开始了由为人民币服务向为人民服务的重大转变。
彪哥黑黑瘦瘦,很沉默,有一双粗糙布满老茧的双手。彪哥说:“我什么都没有,就有这样一双空空的手,用这双手我要养活老婆、孩子、父母。我们用双手、血汗盖起了一座座高楼,我想拼命干活让生活更好,可是,这么多年,我还是只有这一双空空的手。”
看着眼前的彪哥,孙恒想起了自己在地下道卖唱的时光,还有那些在自己身边拼命干活拿着微薄工资的兄弟。
孙恒创作了一首歌曲《彪哥》:“你说你很想家,可是只能拼命地干,才能维持老少一家安稳的生活……一天天一年年,你拥有的只是一双空空的手……”他来到工地唱给彪哥听,彪哥边听歌边用粗糙的大手抹去滚落的眼泪。
●他们需要歌声 我需要舞台
2001年冬天,天津科技大学的学生社团去工地慰问工友,孙恒也跟着去了。
50多个人挤在一个简陋的工棚里,窗户飕飕地灌着冷风,有的工友连被褥都没有,还睡光板床。站在这样的工棚里,孙恒弹起吉他,大声唱了起来,工友们由鸦雀无声到掌声如潮,最后干脆一起合唱起来。“看到他们那么开心,我突然意识到,他们需要歌声,我也需要那个舞台。”
2002年“五一”,孙恒和三四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创办了“打工青年艺术团”, 孙恒担任团长,开始了工地义务演出生涯。其间,他们也吸引了不少“演员”加入,其中有修理工、保安、保姆、厨师……
年底,有人建议他们成立NGO组织,提议的人里有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这样的顾问。于是,他们注册了“农友之家”,不久后改名为“工友之家”。2003年,香港乐施会开始资助他们。他们在北京五环外的社区、工地等项目点巡演;周末还给打工者进行电脑培训等。
2005年,他们在皮村开办了同心实验学校,他们自己做老师,同时,来自北京几所高校的社团组织志愿者,也常来校做老师、帮忙。
2008年5月,已是校长和团长的孙恒又多了一个“头衔”,博物馆馆长。孙恒说,2006年在参观一家博物馆时,萌生了为中国的打工者办个博物馆的想法。2007年8月份开始实际运作,租了一个废旧厂房,开始搜集展品。展品的类型会触动打工者的心灵,暂住证、就业证、工资单、欠条、劳动合同、工伤证明等。
■ 对话
摇滚精神是建设不是破坏
东方今报:您从小的梦想是什么?做音乐还是当老师或其他?校长当不成了,有遗憾吗?
孙恒:我从小的梦想,是到外面的世界去四处流浪寻找更多的朋友。
偶像唱歌需要歌迷,我不需要歌迷,我唱歌的目的,是希望有一天人人都可以开口歌唱。人人都不需要崇拜偶像,人人都可以唱出自己的感觉、自己的心声。
河南是我的老家,河南人的淳朴、厚道、勤劳、善良这些优秀品质都深深地影响着我。虽然离开河南在北京打拼十几年了,但是我依然为自己身为河南人而自豪。
我当校长,是因为相关部门没有承担起义务教育的基本职责和义务,很多外地打工子女上学难,所以才创办同心学校,如果有一天,有关部门承担起了这个责任和义务,那么同心学校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期待着那一天尽快到来。
东方今报:在北京的十几年时间,有没有买房子、车子,在为他人带去音乐和欢乐时,不想让家人和自己生活得更好一些吗?
孙恒:2002年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发起创办了一家服务工人的公益组织“北京工友之家”,现在我是工友之家的工作人员。我们的同心互惠商店有一些利润,给“北京工友之家”的工作人员开一些工资,我每月有2000多元工资,这个工资可能还不如我在老家当音乐教师多。
离开家乡时,家人不理解,但现在得到了家里亲人们的理解和支持,母亲还到我们的打工博物馆义务帮忙,这是我最开心的事!
东方今报:从艺术团到博物馆,关注打工者的文化产业链在逐步形成,为什么要关注打工者的文化生活,仅仅是因为你也是打工者吗?
孙恒:崔永元曾经给打工博物馆留言,“每一个现代化城市,都是一座打工博物馆。”你稍微睁开眼睛看一看这个世界,这些高楼大厦、大街桥梁,全世界用的无数廉价产品都是中国工人制造的。
这些打工朋友用自己的双手、汗水建起了一个美丽的大都市,但是在这个社会的主流声音中,他们却是沉默的。这是社会的悲哀!
摇滚的精神是建设不是破坏。由于打工者没有自己的文化,也就很难有自己的历史,而没有历史就没有将来。毛主席说过,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我愿意实践这个教导,这就是我的出发点。
【人物档案】
孙恒:京华时报2011年度优秀志愿者。知名公益组织“工友之家”总干事。河南开封人,毕业于河南安阳师范学院,1998年秋天来到北京,起初在歌厅、酒吧唱歌,后来在地铁里或街道边卖唱。
■ 点评
文艺为普通大众服务,这个宏大的目标,在“带头大哥”孙恒的努力下,正一点点变成伸手可及的现实。做出河南人的精、气、神!孙恒是榜样!
点评人:河南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刘金山(原标题:《河南人在北京》孙恒:为打工者输送快乐的带头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