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新闻资讯 >> 浏览开封

谁传广陵散 清旷自高古——走近国家级非遗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丁承运

2013/10/12 9:47:40 点击数: 【字体:

    “手挥五弦,目送归鸿……”自神农伏羲造出第一把古琴,一个个把古琴植入民族文化的先帝圣贤早已消失在历史深处,而其独特的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却通过一张张琴谱、一段段佳话,留给我们后人。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上古时被称为“国之乐器也”,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2003年,中国古琴艺术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的丁承运先生,现为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琴会副会长。丁承运号夷门居士,河南开封人,曾执教于河南大学,2001年调任武汉音乐学院教授。

    丁承运先生是国内外著名学者与古琴演奏家,自幼热爱中国文化艺术,师从古琴大师顾梅羹与张子谦先生,治琴学凡50余年,形成了其苍古遒逸,儒雅蕴藉,气象高远,一派灵机的琴风,运指如行云流水,于中正和平中寓雄浑磅礴之气,是当代最有成就的古琴家之一。

    近日,记者在郑州有幸聆听丁承运先生聊古琴。丁承运先生留着艺术家标志性的过耳卷发,身着月白色唐装,从内到外都透着一种由古乐陶冶出的端严与静气。谈起和古琴相处的时间,丁先生说,快60年了。郑州晚报记者 尚新娇

    A

    古琴“入世”,把“遗产”交给未来

    丁承运先生现为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会长,我们的话题就从古琴“入世”谈起。丁先生拿2001年和2003年相继“入世”的昆剧和古琴来作比较:“昆剧有一定的定式,它的传播受到时代的限制,而古琴不同,它在历史上没有中断,一直在伴随人们的精神生活,它的节奏可以根据时代的审美习惯而变化,即‘随性释乐’。所以古琴有着较强的生命力。”

    “古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给予古琴的一种荣誉,也是世界音乐文化对古琴的一种肯定。”丁先生介绍,古琴拥有一套独立完整的记谱体系,从明朝至今,发现了近200部琴书谱集,记载着3000余首不同派别的传谱。

    丁先生说:“中国古琴艺术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学习古琴的人明显增多了。当时能够熟练掌握的人数也就52个,现在一个城市恐怕也不止这个数。这些都与保护‘非遗’有关。”

    多年的教学和实践,丁承运早已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大多在高校教古琴,和他一样,做着传承的工作。而作为“非遗”,古琴演出也多次走进高校,受到大学生们的喜爱。

    “很多人想学古琴,古琴有一定的门槛吗?”丁先生笑言,“古琴很人性化,年龄不应成为障碍。我最大的学生68岁,只要入门,都可以达到自娱娱人的目的。”

    “学习古琴,可以了解古代相关文化,调整呼吸,从身体到精神都有积极的作用,可以修身理性,返璞归真。”丁先生讲。

    B

    尽可能还原它原来的生态环境

    “在君子四艺琴棋书画中,琴占首位,说明琴因为承载了更多的古代文化信息而备受文人青睐。”

    丁先生介绍,古琴一直活在我们的音乐生活中,有很强的生命力。最初魏晋名士视琴为生命,一曲《广陵散》为嵇康的一生画上句号,王羲之之子留下所谓“人琴俱亡”的故事,爱琴却不会弹奏的陶渊明吟出“即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唐代的李白、韩愈,宋代的欧阳修和苏轼、范仲淹与琴都有不解之缘。还有伯牙弹琴遇知音,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借助琴来表达爱慕之心等更为千古传颂。

    对于从小即与古琴相伴左右的丁先生来说,古琴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面对着它,往往还是几百年前的古琴,就像是面对着天地宇宙,拨动先贤们发明的蚕丝做成的琴弦,发出一种苍茫淳厚的天籁之声,立刻就会把你带入一个旷古幽邃的境界去,体验到天地人琴合一的和谐与自在。”

    “我平日最适意的活动有二:一为弹琴,一为书法,都是由动入静,由静入神,手心双畅,怡然自乐,更能从其中品味出隽永的韵致来。大凡艺术活动多有此境,但能引人入静而具有养生之功效者,舍琴道与书道之外,我不知道还能否举出第三种了。”

    作为琴家,丁承运涉及的领域比较宽,琴道、琴史、演奏等,几乎涵盖琴学的全部领域。此外,丁先生在诗文书画方面也有相当造诣,这样做是为了“在做古琴文化时,尽可能还原它原来的生态环境”。

    在各种传统文化门类中自在游走,为此他深深体悟道,“那苍老浑厚的琴音,不就是画家笔下老辣的笔触,而似断还连的琴韵,不就是书法中的萦带留白吗?而文章的波澜起伏,诗词的含蓄与韵律,琴音都能兼而有之。”难怪丁先生为此稽首醉心了。

    C

    南北融合,演绎泛川派全新境界

    丁先生出生于艺术世家,10岁就跟着二姐丁伯苓学古琴,常常是在伯苓姐的琴声中入睡。12岁那年,还为到沈阳音乐学院读书的二姐写过一首诗,“家姊远游学,抱筝为我鸣,天风闻环佩,九皋孤鹤行,伯牙尚有遇,子期何难逢,弟虽三尺子,独解曲中情。”后来,他拜川派古琴代表人物顾梅羹教授为师,成为清代泛川派古琴的第四代传人。

    “我的基础还是泛川派的。泛川派风格与我的性格比较契合,泛川派比较刚健、奔放,与南方的委婉、秀丽不同,它更近于中原人的气质和性格。”丁先生又说,纯粹弹泛川派就会过刚,他吸收借鉴了广陵派的多变、取音的灵活和细腻,这样对整体风格是一种调节与补充。

    在操缦生涯中,丁承运先生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深究与理解,逐渐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气息贯通于琴音中。

    “中州派的传统已经中断了。但中州恢宏的气象会对我产生影响,”丁先生坦言,“一个人的演奏风格,与他的成长、知识结构、审美取向、文化修养、个人性格都会有所关联。”

    作为中原人,丁先生高古端严、恢宏大气的艺术气质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出来,其出音沉雄苍古,如棉裹铁;运指如行云流水,举重若轻;琴风雅正蕴藉,气象高远,形成了他独具个性的风格。

    从河南到武汉,从黄河之畔到长江之滨,南北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形成了琴家丁承运的全新境界。

    《潇湘水云》《流水》《梅花三弄》《醉渔唱晚》《忆故人》《白雪》《神人畅》《流觞》《南风畅》《六合游》《洞庭秋思》等皆为丁承运先生擅弹的代表曲目。

    D

    《琴瑟和鸣》成为乐坛佳话

    “把前人的误解重新释解,断掉的东西接续上来,将音乐史上散轶的东西重新打通。”丁先生古琴文化活动,可以用“继绝兴亡”来概括。他的《中国造琴传统抉微》《吟猱论》《清平瑟调考辨》《古瑟调弦与旋宫法钩沉》等受到琴界关注;打谱发掘琴曲《神人畅》《白雪》《六合游》《修禊吟》《流觞》等10余首。

    近年来,丁承运与夫人傅丽娜演奏的《琴瑟和鸣》成为乐坛上的佳话。丁承运介绍说,瑟曾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弹弦乐器,先秦时期与琴齐名,且两者往往相提并论。像《诗经》等古籍中就有琴瑟合奏的大量描写,如“妻子好合,如调琴瑟”,“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不过,上古时代瑟的演奏方法,在唐代以后就失传了。”

    近几十年来国内考古出土的古瑟有近百之多,主要集中在湖北省,河南南部、湖南等地也有发现,有明显的楚文化特征。丁承运通过古文献研究和对出土文物的直接取证,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战国古瑟、河南淅川战国楚瑟和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初期瑟提供的实物形制数据,还参考河南淮阳于庄汉墓鼓瑟陶俑的双手弹弦姿态,最终考证出古瑟定弦是相差半音的两组五声音阶,可以进行较广泛的旋宫转调。

    在此基础上,丁承运与身为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的妻子傅丽娜开始研究古瑟的演奏法,发掘古曲,并逐步与古琴演奏相和,让《神人畅》《卿云歌》等上古时代的乐谱得以“复活”。

    近年来,这对夫妻组合的“琴瑟和鸣”演奏会,使得今人能聆听琴瑟和鸣的美妙意境。许多听过二人演奏的古琴爱好者为这种 “无言是大道”、“大音希声”的意境所感动。所到之处,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在美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均获成功,并得到了国内外业内专家的认同。

    “从周易上讲,琴是飞龙在天,瑟是厚德载物,两者相合是天地交融,达到和谐极致。”丁先生如此阐释其发掘恢复意义,“琴瑟和鸣寓意夫妻和美,家庭和谐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部分。”

    有评论称,相对于民族器乐逐渐偏离传统文化的轨迹而单纯重视技术、文化意识淡薄的倾向,丁承运与傅丽娜二位先生的执着与坚守,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当代的“正乐”活动,他们让古琴回归到琴学正位和文人音乐本色。(原标题:谁传广陵散 清旷自高古——走近国家级非遗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丁承运)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郑州晚报(2013-10-1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