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在雕刻
阅读提示
开封有一位中学美术老师,多年浸淫于瓷盘雕刻。他手中的锤子、凿子可以在易碎的瓷盘上“舞蹈”,刻画最简单的黑白,表现出最丰富的世界。近日,记者闻讯前往拜访这位老师。
1
中学美术老师痴迷在盘子上雕刻
橘色的灯光下,刘涛正埋着头,对着一个瓷盘“叮叮咚咚”地敲着,声音时缓时急。随着细小瓷屑的不断落下,盘中央,一顶栩栩如生的帽子便呈现眼前。
一张小方桌,一把木椅,一盏台灯,两把小锤,近20种不同大小的凿子,这就是刘涛用于瓷盘创作的全部家当。
今年48岁的刘涛是开封一所中学的美术老师。他很小的时候就显现出很高的艺术天赋,9岁时,他被著名美术家韩喜增先生一眼相中,进入山门,开始接受正规的艺术训练。1987年,他被河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录取,在艺术殿堂里学得如痴如醉,大开眼界。其间,受德国女版画家柯罗惠支的影响,刘涛开始钻研版画与水彩画,为以后的瓷刻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从事雕刻20多年来,每天伴着叮叮当当的声音是我觉得最快乐的事,要是长时间不雕刻,反而觉得不对劲儿了。每一份作品从前期筹备到最终成品,少说也要几个月,它就像自己的孩子,在雕刻的过程中总是要很小心,一旦出现错误就会前功尽弃,看到他们健康出世就是最大的快乐。”刘涛说。
2
读懂了人物性格才去刻画,作品多次获奖
1998年,刘涛的作品《母亲》荣获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1999年,作品《仕女图》参加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大展,被评为一等奖;2004年,他创作的《红楼人物》等10幅作品,作为艺术珍品被收藏于中央组织部办公楼;2007年,作品《清明上河图》片段在“中原文化天津行”河南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珍品展中荣获金奖……
种种成就,并非偶然侥幸拾得,而是刘涛用自己的热情和努力换来的。他利用的都是空余时间,兴之所至、刀之所及,因而风格凸显、荣誉不断。
“每一次雕刻人物作品,我都要先画出草稿。我要先了解这个人物的特征,再思考怎样构图才最能表达主人翁的性格。”刘涛告诉记者,“就以《鲁迅》那幅作品为例,在创作中,我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打了10多份草稿,才最终确定构图方式。”
3
灵感来时,丢下鱼竿就往家跑
创作是需要灵感的。刘涛告诉记者,当缺乏灵感的时候,他就会去钓鱼,让内心恢复平静。“在钓鱼的时候,突发灵感,我会丢下鱼竿就往家跑。”
当记者问刘涛,像他这样忙完工作还要进行瓷刻,会不会很少有时间陪家人。刘涛端起一杯茶,若有所思地说:“我感觉亏欠妻子、女儿的很多,有时候,为了寻找创作灵感,我会外出写生,一走就是大半个月,但她们从来没有抱怨过我什么,女儿还常常鼓励我。”
刘涛的妻子告诉记者,刘涛其实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为了不影响她和女儿还有邻居休息,他把工作室挂上厚厚的窗帘,还在瓷盘下铺上沙土,尽量减少雕刻时的噪音。
传统的瓷刻是以线条为主,刘涛的瓷刻进行了大胆创新,采用以点为主,线条辅之,追求浮雕的效果。此外,他以人物为主的瓷刻,也改变了过往瓷刻以书法作品为主的状况。
随着作品的不断问世,上门求画者趋之若鹜,但是刘涛却说:“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我的作品,我很高兴,但我的目的不是卖。虽然这只是一个直径40或60厘米的瓷盘,可这一幅作品中,不但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浮雕、版画、国画技艺,还融入了很多西方艺术元素。我希望更多人来了解中国瓷刻,喜欢中国瓷刻。”(原标题:开封一中学老师有绝活普通盘子经他雕琢成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