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韵古雅 蕴藉内敛——胡秋萍书法艺术赏析
2014/7/28 16:29:05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品读胡秋萍的书法作品,能够传达出一种"气足"的信息,其作气象高古、气韵典雅,既恣肆遒健雄浑豪放,又蕴藉内敛,淡逸明朗,温润动人。
"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孟轲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养吾浩然之气";曹杰主张"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谢赫的"气韵生动"更是成为品鉴中国书画艺术的核心标准。历代文人对"气"均有精辟论述,从胡秋萍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她在书法创作中对整体的气象、气势、气韵以及笔气、墨气的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这也是构成作品形式美的重要因素。
胡秋萍书法作品流露出的雄强劲健之气势,一直为书界同道所叹服。她的大草朴厚沉稳,结体夸张,以简胜繁,又清逸洒脱,极富艺术感染力。解读其作品,可感受到她在对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中,自觉地进行了创新和探索。她在对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中不是简单地摹仿前人的构成和技巧,而是结合自己的独特体会去进行临写,是用心参悟精神和内在的韵致,并在其创新过程中把哲学理念,文学意境,美学理念有机地融合于笔端,把笔墨技法和意识修养统一到创作之中。把传统书法中的精华按照自己的审美思想进行取舍,着意强化运笔的节奏感和线条的精神性,以多变的运笔和线条营造出新的视觉和精神美学形式。正是这种长期的磨砺和钻研,使其作品渐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书风。
中国传统书法的主题,最大程度地践行和彰显了中国传统的"心性"文化,将"心性"从隐性的心态活动通过纸、笔、墨诉诸于文化视阈。因此说,传统书法的主题是靠"养",但流于"平"。胡秋萍的书作不像现代、后现代,很多书家作品的主题是靠"做"出来,她是在基于继承之上的超越,是把"心性"思想作为支撑,通过融入自身的书法理念和时代精神,完成传统笔墨的现代转换,从而更准确、更完整地延展了"心性"的内涵,更趋至书法的艺术真谛。
胡秋萍早期的书法作品,是以王铎理论为皈依,把金石书风的篆籀气与之化合、创新,近期又追求古雅、内蕴、淡然雅致,其间体现出了其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执着努力与探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和融合已成定势。古老的中国书法艺术如何创新,如何赋予其时代精神,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再现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艺术魅力,是胡秋萍多年来践行和思考的重要课题。从她的作品中我们既可感受到她试图探索一种更为宏广卓大的,与天地大道合一的精神追求。那洋洋洒洒、气势恢宏极富表现力的大草书作,空灵淳厚、行云流水般地自然飘逸,直达笔情墨趣精微奥妙之灵魂,充分展露出了她的灵性、才智和情怀,能给人一种直指佛心的心灵感悟和震憾。
看一位书家旨趣的高下,不仅要看其书技功力,还要看其学养和境界的高低。胡秋萍敏于行而讷于言。于艺术,她默默耕耘,不慕时风,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对人事,她坦荡诚挚,谦和低调;对慈善公益事业,慷慨大方,奉献爱心。这在艺术市场化的今天,其超脱的表现实为难能可贵。
胡秋萍在她的书法艺术道路上,一直坚持手脑并用、博涉约取、兼收并蓄,并能执著探索和创新,她善于发现摄取不同艺术门类中感动她的东西,不断丰富其书作人文内涵,使其书法作品更富现代气息和意蕴深厚的传统文人格调。如今,胡秋萍已是书法界颇具代表性的女性书家,我们相信,只要她能一如继往地坚持下去,不断提升认识和境界,定能走向一个更加开阔的新境地。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2010-09-16)